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古代的社会政治背景

日本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古代(含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中世(含镰仓时代、南北朝、室町时代)、近世(含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近现代(含明治时期、大正时期、昭和时期、平成时期)(表1-1)。

表1-1日本历史分期

续表

日本列岛形成于约2亿年前,本来为大陆的一部分,新生代第三纪(2500万年前)出现全球性海侵使日本列岛与大陆分离。距今1万年前,基本形成日本列岛、日本海现在的自然状态。约1万年前,地球冰期结束,气候温暖,人们开始定居化,日本进入绳文时代。人们大部分居住在靠近海岸、河流、森林的竖穴式住居里,依靠狩猎、采集获得生活资料,并形成聚落。 大部分聚落具备中央广场,作为共同作业和祭祀的场所。

公元前3世纪,日本进入弥生时代,由原先的狩猎、采集时代,转变为以稻米耕作为核心的农耕社会。水稻农业、金属器具均由中国大陆传来,从九州北部扩展到日本其他地方。在弥生时代,日本列岛先后出现了环状聚落。环状聚落的选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绳文时代主要位于山丘上转移至能够种植稻田的低平地方。 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地区性的政治集团。公元4世纪中期以后,大和地区豪强联合,创立了大和政权,逐渐统一了日本。大和地区出现了集中的巨大古坟,表明坟主是拥有强大权力的政治集团首领。此后古坟广大到各个地方。大和政权通过外交和移民,吸收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学习使用中国的汉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公元6世纪末,日本进入飞鸟时代,政治中心为奈良的飞鸟地区(都城藤原京)。由于受到朝中贵族支持,自中国经过朝鲜半岛传来的佛教发展迅速,以飞鸟为中心,建造了大量寺院。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派遣遣隋使,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并积极推行以天皇为中心的官僚体制。

646年,日本开始根据唐朝的制度模式,对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其内容主要是建立律令制国家,树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废除部民制,实施班田收授法。中央设置“二官八省制”:二官为太政官和神祉官,太政大臣为中央政府最高长官;八省为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八个中央部门。地方区划方面,将全国划分为8个区域,京城附近的区域为“五畿”,其他的区域称为“道”,包括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阴道、山阳道、南海道、西海道。道下面的行政单元为“国”,中心城市称为“国府”,由中央政府派遣国司进行管理。这样形成了5畿、7道、68国,国进一步细分为郡、里,分别由郡司、里长管理(表1-2)。

表1-2 5畿7道与所属国

710年,日本迁都平城京,进入奈良时代。这一时期,日本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和佛教,派遣遣唐使,吸收中国文化与技术。唐风盛行,文化繁荣,产生了《万叶集》《日本书纪》《古事记》等作品。经济上推行三世一身法,大力开垦荒田。奈良时代,佛教成为最重要的宗教,分为南都六宗(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圣武天皇时期(701—756),创建了国分寺和东大寺。国分寺在全国各地均建寺院,寺内营造七重塔,安置释迦牟尼像。东大寺位于奈良东,寺门重建时采用了天竺式样,寺内大佛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构佛殿,殿内供奉铜铸佛像。奈良东大寺、西大寺、法隆寺以及兴福寺、大安寺、元兴寺、药师寺合称为南都七大寺。

天应元年(794),桓武天皇将都城移至平安京(京都市),开始了平安时代。桓武天皇推行新政,严格修改律令,同时抑制国司权力,严禁国司侵占农田,整顿纲纪。这一时期,佛教与政治分离,限制了佛教对政治的渗透。最澄(766—822)在比睿山延历寺创建天台宗,空海(又名弘法,774—835)在京都东寺和高野山金刚峰寺创建真言宗,使得佛教呈现密教化、贵族化倾向。神社与佛寺相结合,出现了神宫寺。平安前期多次派遣遣唐使,继续受到中国唐文化的影响。

安和之变(969)后,日本进入了摄关政治 阶段(平安时代中期),贵族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一时期与中国的联系减弱,在建筑、园林、美术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和式风格。佛教中流行末法思想,灾害频繁,人民普遍感到不安。与之相应,净土宗获得较大的发展,寺院里出现了大量的阿弥陀堂。

白河天皇退位后(1086),日本进入平安时代的后期,即院政时代。律令制国家瓦解,贵族大量进入寺院,佛教进一步与世俗相结合。武士阶层开始强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力。武家的平氏、源氏先后登上政治舞台。庄园经济发达,私民武士集团开始强大。 coGOq7e4OETdKwRHjXndfLryS5/TEx42+3x4Gmwh4/VgVD3SoChuKGIFGCxO5vm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