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以后,在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号为陶唐氏,他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第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
他十六岁开始治理天下,在位七十年。他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仍然没有特殊的享受,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喝野菜汤,夏天穿粗麻做成的衣服,冬天披上鹿皮御寒。衣服、鞋子都要穿到破烂不堪,实在不能穿了才更换。
尧严于律己,爱护体谅老百姓。如果有人挨饿受冻,他就会说:“这是我的失职,他们的痛苦是我造成的。”有人犯法,他也会说:“是我把他陷在罪恶泥潭里去的。”他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深受百姓拥戴。老百姓拥护他,就像爱“父母日月”一般。
尧制定了历法,规定一年为三百六十六天(每三年置一闰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使农、牧、渔、猎的生产活动按照自然规律进行。
尧身边还有一些能干的助手,一位叫后稷的人掌管农业,一位叫契的人领导军政,这些贤人把部落治理得很有生气。
尧在位七十年后,觉得自己的精力不够用了,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了,就请大家推荐贤能的年轻人来接替领袖职位。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想法后,一个首领说:“我觉得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听了,严肃地说:“不行,这家伙德行不好,不能包容别人,专爱跟人争吵。”
另一个首领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做得挺不错,他是个能干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怎么样?”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但他为人虚伪,表面上对人恭谨,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他继承我的位子,我不放心。”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也没有结果。尧只好继续寻找他的继承人。后来,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合适的人选。这次大家一致推荐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
尧点点头说:“我也听说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向尧介绍舜的情况。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瞎老头。舜的生母很早就死了,后母是一个很坏的人。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为人傲慢不讲理,舜的父亲却很宠爱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很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有德行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考察舜一番。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勾结舜的父亲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舜的父亲叫舜去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父亲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看到起火了,连忙找梯子下来,但梯子已经不知去向了。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帽子。他双手拿着帽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父亲和弟弟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穿井。舜跳下井去后,父亲和弟弟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大石头丢下去,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挖了一条通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弟弟不知道舜没有死,得意扬扬地回到家里,跟父亲说:“我这条计策不错吧,这一回哥哥一定死了。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进屋子后,舜也进去了。弟弟心里又惊又怕,很不好意思地说:“哎,哥哥呀,我是多么想念你啊!”
舜也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他们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又派舜到各地去了解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治国方针。尧发现他品行端正,才能突出。舜代替尧工作近二十年,把各种事情办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很佩服他。尧于是正式让位,历史上称为“尧舜禅让”。
几年后,尧死了,舜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同意。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舜接位后,跟老百姓一样劳动,亲自耕田、捕鱼、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在位三十九年,启用了很多贤人,能听取不同意见。他经常到四方巡视,了解民情民意。在舜的治理下,各氏族部落进入了祥和繁荣的时期。
舜到晚年身体不好,但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后来他病逝在苍梧,葬于湖南的九嶷山。舜生前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后来大禹接替了他的职位,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制度也得以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