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肌肉活动

赫胥黎的肌丝滑行学说(Huxley , 2004; Kraemer et al., 2016)试图解释肌纤维是如何产生力的。这种力的产生是从肌节通过两种主要收缩性蛋白的相互作用开始的(即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如图1.3所示)。

正如前面内容所述,放松状态下的肌肉是条纹状的。当肌肉处在收缩(完全缩短)状态时,仍然有肌肉组织是条纹状的,但是它们的样式不同。这种样式的改变是由肌动蛋白朝着肌球蛋白滑动引起的。肌动蛋白固定在肌节的末端Z线处。肌肉收缩时,暗带保持长度不变,明带缩短,拉动Z线向中间靠拢。肌动蛋白滑入H区使该区域面积减少并变暗。明带变得越来越短,因为两Z线离末端的肌球蛋白越来越近。当肌节放松并恢复原有长度时,H区和明带也会恢复原有的长度和明亮度(图1.6a~图1.6d)。

参与肌肉收缩的神经信号汇聚在ZOMA——位于脊髓中的α运动神经元体。这个神经元能够被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反射神经所刺激(或抑制)。如果刺激物的数量足够多,就能产生电子信号,从而高效地达到在ZOMA中的运动单位的刺激电子阈值(即去极化),这个信号(即动作电位)会沿着传出运动神经的轴突延伸到神经肌肉接头。此信号会引起神经末梢化学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释放。随后,乙酰胆碱会移动到与肌纤维的外膜(肌纤膜)连接的位置。当乙酰胆碱到达肌纤膜时,会触发乙酰胆碱受体,从而对肌纤膜起到去极化的作用。最终电信号到达肌纤维,随后迅速遍及全身肌纤维。电信号触发肌浆网中钙离子的释放,并且内流至肌纤维。肌浆网是一种遍布肌纤维以及储存大量钙离子的膜状结构。钙离子与肌钙蛋白分子结合,由此触发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位置的改变,使肌动蛋白充分暴露,从而允许肌球蛋白横桥的结合。这便是收缩过程中的兴奋——收缩耦联阶段(图1.7)。

赫胥黎的研究团队和另外一支团队提出的肌丝滑行学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人们已发现了更多关于肌肉蛋白纤维相互作用的机制。休息时,肌球蛋白纤维的突起或横桥可以触碰到肌动蛋白纤维,但无法相互作用使肌肉缩短,因为只有肌动蛋白横桥与肌球蛋白纤维相结合才能够引起肌肉缩短。但是,休息时,活跃点被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覆盖,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是与肌动蛋白微丝关联的常规蛋白质(图1.8)。

图1.6 随着肌肉收缩,Z线之间越来越近,明带(I带)宽度减小,H区减少,但是暗带(A带)宽度无明显变化。相反,肌肉拉伸,明带和H区均增多,但暗带仍无变化

图1.7 肌肉收缩电信号(动作电位)传至肌纤维表面,促进钙离子从肌浆网(SR)中释放。肌肉收缩结束后,再把钙离子输送到肌浆网(SR),这个过程需要三磷酸腺苷(ATP)的参与

图1.8 休息时,肌动蛋白上移动的部位覆盖着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使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附着位点,从而与肌球蛋白头结合

一旦肌球蛋白横桥附着到肌动蛋白的激活点位,就会产生肌节的收缩(缩短)。肌球蛋白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导致肌球蛋白的头向前扭动,促使肌动蛋白滑向肌球蛋白,导致肌节缩短(肌球蛋白头的扭动通常被称为做功冲程)。此时,运动停止,肌球蛋白横桥仍与肌动蛋白相连。为了进一步缩短,横桥必须从肌动蛋白中脱离出来,向后扭动,与肌动蛋白的另一个附着位点相结合,即与先前结合的位点相比,更靠近Z线的位点。

肌动蛋白的分离是由三磷酸腺苷分子与横桥的结合引起的。随后ATP破坏二磷酸腺苷,使横桥往回旋转至最初的位置。这时,一个横桥周期完成(图1.9)。如果肌动蛋白上的附着位点仍然暴露,那么横桥可以和一个更靠近Z线的附着位点结合,肌节就可进一步缩短。肌球蛋白横桥的此次结合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是横桥周期循环中唯一需要消耗能量的环节,由肌球蛋白横桥上的三磷酸腺苷酶分解ATP提供所需能量。因此,对于人大多数的生命活动而言,ATP是唯一直接用于肌肉缩短的能量来源。脱离一个附着位点与另一个附着位点结合的过程称为复位。这个循环过程(被称为棘齿理论)反复进行,直到肌节缩短到足够短, ATP不再供能,或者肌肉开始舒张。

图1.9 横桥循环。① 横桥与肌动蛋白上的附着位点结合。② 运动冲力将肌动蛋白引向肌球蛋白。③ ATP附着于横桥,然后从肌动蛋白上的激活点分离。④ 三磷酸腺苷酶分解ATP,横桥往后扭动至最初的位置。如果肌动蛋白出现新的激活点,横桥便可与新的位点结合,从而整个循环继续进行(想了解更多肌球蛋白头,参见图1.8。)

肌肉的整体设计

肌肉的总体设计在肌肉的功能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够影响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速度。总的来说,肌节按顺序排列得越多(使肌肉变长),肌肉收缩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因为每个肌节都有一个最大收缩速度,当肌节是按顺序排列时,它们的收缩速度就可以相加,从而整个肌肉收缩的速度都得到了提升。肌节按顺序排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在保持肌肉最佳长度-张力关系(肌节刚好产生最大力量时的长度)的同时加快全肌的收缩速度。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横桥,存在一个最佳数量,在给定长度内可产生最大的力量。在这个范围以外,只存在较少的交互作用,或者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全部堆挤在一起,无法从肌节产生更多的肌肉力量。

与速度相比,肌肉收缩力量的增加是许多肌节平行排列的结果(使肌肉变宽)。每个肌节都有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当肌节平行排列时,它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就会使肌肉收缩的力量增多。这样,很多力量可以在无须改变肌肉长度的情况下产生,且可能让个体肌节保持接近其最佳长度-张力关系。

全肌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羽状角(图1.10)。羽状角为定向肌纤维和不定向肌纤维之间的角度。羽状角的角度越大,可使越多的平行排列的肌节挤入一块肌肉的起点到止点的空间里,从而提高该肌肉产生力量的潜能。羽状角也有不足之处:当羽状角的角度增大时,肌纤维与肌腱所产生的合力就会减小。但是,在损失额外增加的更多肌纤维的力前,羽状角的角度必须大于30度。

图1.10 羽状角、肌纤维长度(FL)和肌肉长度(ML)起着增强力量或提高速度的作用。相比而言,长的肌纤维使肌肉更适合高速运动,而平行排列的短纤维使肌肉更适合力量型运动

当脉冲(或信号)从运动神经元末梢传来时,肌肉开始舒张。没有运动神经元持续传来的信号流,钙离子停止释放,已经释放的钙离子被激活,输送回肌浆网储存。至于横桥周期循环,这个输送机制需要ATP能量的分解。因此,无论是肌肉的缩短还是舒张都需要ATP的参与。钙离子一离开,肌原蛋白和原肌球蛋白的原位上会有肌动蛋白的附着位点。肌球蛋白上的横桥没有位点与肌动蛋白结合,只好翻转肌球蛋白。此时,肌肉松弛,横桥活动暂停,除非有重力或外力将肌肉拉到可伸长的位置,否则肌肉会一直保持缩短状态。肌肉只能主动缩短;没有任何一种机制能够引发该肌肉的主动拉长。

一次收缩期后,高阈值的运动神经元比低阈值的运动神经元恢复得更快(即可以更快地被激活)。这样,在循环周期内,高阈值的运动神经元比低阈值的运动神经元被激活得更快。因此,虽然高阈值Ⅱ型运动神经元容易疲劳,但是快速恢复的能力让它们成为理想的可重复、短周期、高功率的神经元。 xVGYjEwdlla9BFPk2bX19locDS3balSwOUqQX+nyBtQwJucTus25dAl4dWzGIj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