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系管理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当企业还在招聘员工时,员工关系管理就已经开始了。员工关系管理可以包括员工的衣、食、住、行、工等方面。员工关系管理的个别事务型工作可以外包,但要让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或员工的直属上级对企业文化、企业环境、员工特性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要经常主动接触员工。因此,大部分员工关系管理工作不适合外包。
企业实施员工关系管理,要遵循如下原则。
1. 以追求心理契约为核心
能够留住员工在企业工作的,有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两类契约。劳动契约包括劳动合同、社会保障、薪酬政策、劳动保护等企业依法应当为员工提供的内容;心理契约包括职业发展、工作授权、福利政策、企业文化等具备企业特色的内容。
劳动契约一般是有形的,心理契约通常是无形的;劳动契约能够留住员工的人,心理契约能够留住员工的心。企业要做好员工关系管理,在做好劳动契约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契约建设。
2. 以统一文化制度为根本
企业中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上下级关系,决定了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质量。企业的良性发展依赖多方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企业实施员工关系管理不应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应当对全体员工采取统一的标准。
企业应当根据统一的企业文化标准和规章制度标准建立企业与员工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根据统一的晋升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合理平衡企业各方的利益关系,保证员工关系管理的和谐发展。
3. 以直属上级参与为导向
员工关系管理的关键并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是员工的直属上级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关系管理过程中充当着“配角”的角色,“主角”是员工和员工的直属上级。
在日常工作中,员工的直属上级和员工直接接触,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员工的工作、生活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对员工实施员工关系管理。员工的直属上级对员工实施员工关系管理,能够提高团队凝聚力,让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协调,更容易实现企业的目标。
4. 以员工认同企业为目标
员工对企业的认同能够换来双方更好的发展,员工关系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发展以及让企业各利益相关方满意。实施员工关系管理,可以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愿景、企业理念。
从微观角度看,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但从宏观角度看,企业和员工之间是共赢关系。当员工认同企业的时候,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会更容易得到落实,企业的组织能力也会更强。
员工关系管理的前提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实施员工关系管理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要注意合情合理。员工关系管理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从宏观角度来讲,企业中只要与人有关的工作,都和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联系。
企业中常见的员工关系管理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1. 员工纪律管理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制定并维护企业统一的制度、流程、规范或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通过在员工纪律管理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宣传、引导、纠偏、奖惩等方式,提高员工行为的统一性和组织纪律性。
2. 劳动关系管理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办理员工入职和离职手续;预防入职和离职过程中的相关风险;人员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保障物资管理;处理员工投诉;处理劳动争议;处理突发意外事件。
3. 员工沟通管理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并维护员工上下级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并维护合理化建议制度;建立并维护员工参与企业部分决策的方式;引导并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员工的民主管理。
4. 员工支持服务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优先解决员工最关注的问题;监测并处理劳动风险事项;提供与员工生活和工作相关的知识普及培训服务;提供员工身心健康服务。
5. 员工活动管理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创建并维护员工各类业余活动的方式、地点或氛围;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实现劳逸结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6. 企业文化建设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并维护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维护工作;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将企业的愿景和规划与员工的愿景和规划连接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