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乙编

中华文化之奠基(西周)

二五 *国学之奠基

“有周一代之事,其关系于中国者至深,中国若无周人,恐今日尚居草昧。盖中国一切宗教、典礼、政治、文艺,皆周人所创也。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之有希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吾国文化统系之建立,在周。西周于吾国文化上之地位,诚如夏说。

二六 *何谓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者谓为五行,古时学说所称五种元素。《书经·洪范》已有五行之名,故其说发源极早。五行有相生相克之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七 *何谓六艺?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为周代学校之教科目。《周礼·保氏》:“教之以六艺。”《文选·司马相如赋》:“游于六艺之囿。”

礼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有六乐: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射有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御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有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六艺又指《礼》《乐》《诗》《书》《易》《春秋》六经。汉刘歆总群书而奏《七略》,有六艺略;《文选·公孙宏传赞》,亦讲论六艺。

周文王
(前1152—前1056),姓姬,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周朝奠基者
《故宫周刊》

二八 何谓六书?

六书者,造字之本,古有其实,用定其名。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二九 何谓石鼓文?

周宣王太史籀作颂纪功,鉴石为十鼓,镌文其上。今存北京旧国子监 (此1934年撰书时现状——今按) 。唐时郑余庆始得之于陈仓,移置凤翔孔庙中,亡其一。北宋复于民间获之。相传为成周猎碣,亦有谓为宣王大狩所作者。董逌、程大昌则断为成王所凿。郑樵、杨慎指为秦刻。全祖望谓不出秦前。马定国、焦竑、顾炎武皆先后疑为宇文周时所置。鼓文历久残缺,原文七百余字,宋时所见已仅四百六十五字。后人所见,字数愈少,有仅止二百余字者。清阮元重刻于杭州府学。王昶就诸家所藏,参考宋拓,及诸家摹本,补释阙文,共得四百六十四字。鼓文之详备,盖未有逾于此者矣。 (见《金石萃编》卷一)

石鼓文
(先锋本)日本三井文库藏

三〇 *《周易》主旨

《易经》由伏羲八卦 (乾天、坤地、坎水、离火、艮山、震雷、兑泽、巽风) ,经文王益成六十四卦,演绎成书。每卦有卦辞,为文王作。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爻辞为周公作。又经孔子作《十翼》,以辅翼之意,即《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易》至此而完备。

《易》一名而有三义:一为变易,即万象变化;一为不易,即万象变化而有一定之序;一为简易,万象变化不外始、中、终三相之运移。

易之根本思想有三:(一)顺天命,以达天地人之和合,以全福利。(二)以数理类归世间万象,使各定其位。(三)顺天命、依定位,使家族之分位明,社会之伦理立。

宋赵汝楳《易雅·通释》开篇即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明道也。道无形,曷从而明之,唯寓之象数而已。象数非所以为《易》,非象数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道何由而明哉?是故求道者必于《易》,求《易》者必于象数。象数之于《易》,犹木之本、水之源也。”《易》以窥天意,故曰天道。

三一 *《易》有几种?

《易》有三种:一曰《连山》 (夏易) ,以艮为首,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二曰《归藏》 (商易) ,象万物之归藏于地,以坤为首;三曰《周易》,象天道周流,无所不包,以乾为首。《连山》《归藏》久已失传,今所存者为《周易》。

三二 何谓《十翼》?作者何人?

《十翼》旧说为孔子赞易之文,旧以《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翼。亦有谓《系辞》上下、《说卦》上下、《文言》上下、《杂卦》上下、《序卦》上下为十翼者。近人钱穆、李镜池则谓《易系》非孔子所作,其所含思想远于《论语》,而近于老庄。彖传与象传为早期系统释经之传,其年代当在秦汉间,其著作者当为齐鲁间儒家者流;《系辞》与《文言》系汇集前人解经之残篇断简,并加以新著材料,年代当在史迁之后,昭宣之前。《说卦》《序卦》与《杂卦》则为较晚之作品,在昭宣后。考证极为详尽,可供参考。 (钱著《论十翼非孔子所作》,李作《易传探源》,皆载顾颉刚之《古史辨》第三册上编中。)

周武王
(?—前1043),姓姬,名发,文王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灭殷商建立周朝 《故宫周刊》

三三 *《尚书》主旨

《尚书》亦称《书经》。上古有左史、右史。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至周而柱下史职藏之。春秋时,孔子周游披览,欲供经世之用,从多数中拔其为人君必读者凡百篇而成书,即《书经》是也;亦单名之曰《书》。孔子以为疏通知远,《书》教也。《书》以鉴古识今,传布王道者,故曰地道。

三四 试述《尚书》命名之由来

孔安国:“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王肃:“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

郑玄:“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

三五 《尚书》有今古文之别,何谓今文?何谓古文?

汉文帝时,济南伏生以《尚书》教齐鲁间。文帝求治《尚书》者。生年九十余,不能行,诏晁错往受之,得廿八篇。武帝时增《泰誓》为二十九篇,以今文隶传写,曰“今文尚书”。武帝末年,鲁共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尚书》,皆蝌蚪文,故谓之“古文尚书”。

三六 *何谓《洪范》?

《书经》篇名,箕子叙天地之大法,陈于武王者也。《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

三七 *书教之意义如何?

《尚书·大传》云:“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吕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其义虽各不同,但所以宣王道而正仁义则一也。

三八 *《诗经》主旨

周代设采诗之官,王者赖以知国政风俗之得失。《汉书·食货志》云:“男女有不得所者,因想与歌咏,各言其伤。春秋之乐,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诗得诸风土人情,故曰人道。天、地、人三道之观念,于孔孟时代颇深入人心,故孟子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也。孔子删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十一篇,至秦灭学,亡六篇,今存三百五篇。

三九 *试述《诗经》之内容

《诗经》内容如下表:

四〇 *《诗经》产自何地?

《国风》为十五国之诗,据刘麟生《中国文学史》考据,十五国之所在地略如下:

四一 *何谓三家诗?

齐、鲁、韩三家诗也,汉时诗传,除毛氏外,有辕固生作齐诗,申培作鲁诗,韩婴作韩诗。今三家诗,唯韩诗尚存外传;齐诗、鲁诗,魏晋间已散佚。

四二 何谓毛诗?毛诗传授如何?

即《诗经》。汉崇三家,《三国志》尚毛氏。《汉书·艺文志》有《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但称毛公,不著其名。郑玄诗谱始称大毛公、小毛公。毛亨为大毛公,汉鲁国人;毛苌为小毛公,汉赵国人。今所传者即《汉志》之《故训传》,《四库提要》定为毛亨撰。自东汉郑玄为之笺,齐、鲁、韩三家诗遂废,独存《毛诗》,唐孔颖达有《疏》四十卷。孔子授之子夏。子夏传之鲁人毛亨,毛亨授之毛苌。

四三 《诗经》是否为孔子所删?

孔子删诗,孔子未尝自言之,《史记》言之。汉以后学者怀疑日多。唐孔颖达论: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郑樵亦以此,莫之敢信。至清代朴学极盛,一时学者如江永、朱竹垞、崔述者皆斥司马氏为无稽。朱氏曰:“诗至于三千篇,则轩之所采,定不止于十三国矣;而季札观乐于鲁,所歌风诗无出十三国以外者;又子所雅言,一则曰‘诗三百’,再则曰‘诵诗三百’,未必定属删后之言。”据朱氏之说,《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季札适鲁观乐,当时所歌之“风”,无出十三国以外;而孔子仅八龄耳,焉能删诗?且诸子说的,皆云三百,删诗除史迁外,不见其他何书,孰能断其言之非妄耶?

四四 何谓赋、比、兴,风、雅、颂?

赋、比、兴,为《诗经》文学艺术方面之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何尊
西周礼器,铭文有『宅兹中国』,此倒装句,意谓『宅兹国中』,与中国称谓无涉,未宜误会

风、雅、颂,为三种不同之乐名。风则闾巷风土,男女情思之词;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章太炎谓“雅”为与“南”对持之音乐,为奏声,亦即西周之声,说亦有当。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唯雅诗有“家父作诵,以救王讻”;《左传》有听舆人之颂,“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观此,则刺诗亦可称颂,非必尽作颂美解也。清儒阮元释颂为舞歌,颇具卓见。 (旧称风、雅、颂、赋、比、兴为六义。)

四五 何谓四始?

《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四六 大小“雅”之分以何说为宜?

《诗序》谓“雅”言王政之所由兴废,政有大小,故雅亦有小雅、大雅。严氏《诗缉》云:“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体也;纯乎雅之体者,为雅之大;杂乎风之体者,为雅之小。”章俊卿《诗说》云:“凡风之体,皆语句重复,浅近易见;雅则其言典则,盖士君子为之也。其语间有重复者曰‘小雅’,未至于浑厚大醇也;‘大雅’则浑厚大醇矣。”

以上诸说,皆强生分别,殊不知大小雅之分,端在于声乐之差异;与政之大小,体之纯杂,初无关系。此惠周惕《诗说》所以谓大小二雅当以音乐别之,而不以政之大小论。《朱子语类》亦云“小雅是‘燕礼’用,大雅是‘飨礼’方用”也。

四七 《周南》《召南》何以列为《国风》之始?

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者也,十三国为变风;故以二南列于《国风》之始。

四八 毛诗《诗序》作者何人?

(一)郑玄: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

(二)王肃:全为子夏所作。

(三)范晔:卫宏作。 (此说见《后汉书·儒林传》,最为有力。)

(四)王安石:诗人所自制。

(五)程颢:小序为国史旧文,大序为孔子所作。

四九 *《礼经》主旨

《礼》今为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本名《周官》,为周官礼,系西周朝政制度;《仪礼》为士礼,士礼不纯为周礼,又兼用夏殷之礼。此二书之区别。《礼记》则系戴德 (大戴) 、戴圣 (小戴) 所删述。《礼》与《乐》合而为德,礼为外修,乐为内炼。孔子自谓“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矩者,礼也;随心所欲,则乐矣。

五〇 *《周礼》有何异名?作者何人?

《周礼》本名《周官》,亦称《周官经》,后称《周官礼》,又尊为《礼经》。相传为周公所作。《通志·艺文略》云:“汉曰《周官》,江左曰《周官礼》,唐曰《周礼》。是《周礼》之名,至唐始定。一说《周礼》之名,始于刘歆。”

宋本《周礼》
原陆心源宋楼旧藏,现归日本静嘉堂文库

五一 *《周礼》六官何名?其各掌何职?

五二 《周礼》中有言及音乐原理者,试举出其篇名

《周礼》中言及音乐原理者为春官,如“大司乐”“乐师”等。

五三 《考工记》为何人所作?

《考工记》,凡一卷,言百工之事。《周礼》六官,冬官司空亡佚,汉人以此补之。清江永断为东周后齐人所作,亦称《冬官考工记》。

五四 《仪礼》有何异名?作者何人?

《仪礼》古时单称《礼》,或称《士礼》,又名《古礼经》。古文学家以为周公所作,今文家则认为孔子所定。

五五 何谓《大戴礼记》?何谓《小戴礼记》?

《古礼》二百四篇,与古文《尚书》等同出孔子壁中,汉戴德定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今唯存三十九篇。《小戴礼》四十九篇,为戴圣所编,今通称为《礼记》。 (《隋志》谓小戴删定为四十六篇,马融益以《月令》《明堂位》《乐记》,乃成今本之四十九篇,其说亦不无理由;唯梁任公颇非之。)

五六 大小戴《礼记》内容之分析

(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如《诸侯迁庙》《诸侯衅庙》等篇。

(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如《夏小正》《月令》等。

(丙)解释《礼经》之专篇:如《冠义》《昏义》等。

(丁)记孔子言论:如《表记》《缁衣》等。

(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如《檀弓》及《杂事》之一部分。

(己)制度之杂记载:如《王制》《玉藻》等。

(庚)制度礼节之专门考证及杂考证:如《礼器》《祭法》《祭统》等。

(辛)通论礼意或学术:如《礼运》《礼祭》等。

(壬)杂记格言:如《曲礼》《少仪》等。

(癸)某项掌故之专记:如《五帝德》《帝系》等。

五七 *《乐经》主旨

有《乐经》即有《乐记》。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为《乐经》作《乐记》,残存于《小戴礼记》。《乐经》《乐记》遭秦火而不传,其后乐官能奏其乐,而不能言其理。《汉书·艺文志》载:“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

刘向《别录》载《乐记》二十三篇篇目如下:

《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奏乐》《乐器》《乐作》《意始》《乐穆》《说律》《季札》《乐道》《乐义》《昭本》《招颂》《窦公》 (《小戴礼记》所收仅前十一篇) 。此以见西周礼乐之制下,乐理之发达。

关于《乐经》,今古文学家主张各异。古文学家以为古有《乐经》,因秦火而亡佚,今文学家则以为古无《乐经》,乐即在《礼》与《诗》中。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乐器

五八 《逸周书》之概略

《逸周书》十卷,自度训至于器服,凡七十解,自叙其后为一篇,若书之有小序同,孔晁为之注。晋太康中,盗发汲郡安釐王冢而得之,故谓之汲冢。所言文王与纣之事,故谓之周书。后人疑为战国逸民处士之所纂辑,以备私藏者。

五九 《穆天子传》之概略

《穆天子传》,出汲冢,晋荀勖校定为六卷,有序言,言周穆王游行之事,其事虽不典,文甚古,颇可观览。晋郭璞注。

六〇 *何人制礼作乐?

周公制礼作乐。夏尚质,殷尚鬼,周尚文。故孔子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之称,周文化,不仅为三代之创局,实中华文化之冠冕。周公密其法度,施以仁义,整饬社会秩序,使天子顺天意以治天下,万民为大同之乐以安居,遂致“成康”盛世,为我国先秦所仅有之局面。

六一 *西周礼乐之制何如?

西周以礼、乐、刑、政治天下。“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成康盛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周本纪》,裴骃《集解》引应劭曰:“错,置也。民不犯法,无所置刑。”)

六二 *礼乐于社会之作用几何?

孔子曰:“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入一国,睹其民风之淳与漓,可知其人君之仁与不仁也。礼乐造就君子,君子合成礼乐社会,亦即君子社会。

六三 *试略述三代之音乐

我国音乐,发源至早,黄帝时伶伦取昆仑山嶰溪之竹,作成十二律,即六律、六吕。以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之阳六为律,以太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之阴六为吕。《云门》《咸池》之乐,据传为黄帝作 (见《周礼注》) 。舜时有《大韶》之乐,禹时有《大夏》之乐,汤有《大濩》之乐;至周,武王有《大武》之乐。周公制礼作乐,推而演之,定:

(一)《云门》为祀天之乐;

(二)《咸池》为祀地之乐;

(三)《大韶》为祀四时之乐;

(四)《大夏》为祀山川之乐;

(五)《大濩》为享先妣之乐;

(六)《大武》为享先祖之乐。

乐器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以笙为匏音,以埙为土音,以鼓为革音,以柷为木音。至是,音乐乃称大备。

六四 *试述礼与乐之关系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二者相辅相成,达成德化功用,“立于礼,成于乐”。又以礼乐贯通人情,所以入人者深,“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贯乎人情矣”。故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礼记·乐记》)

礼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礼而不乐 (悦) 则礼坏;乐而不礼则乐崩。故礼可以乐坏,乐可以礼崩。此论礼乐者,从来未有发明者也。礼之末流,倒行逆施,不免阻碍进步;乐之末流,放僻邪侈,卒致民风浇漓。

礼之末流,则禁锢思想,扼杀人性,引起反动,故民初有“礼教杀人”之恶谥。盖礼不能顺时应变,转而为僵死之桎梏,不能乐人,无令人有心悦诚服之感者。

乐者悦也,虽礼之束缚,而人能心悦诚服者,乐矣。乐之末流,桑间濮上,蛊乱人心。故《礼记》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乐交互为用,遂臻于至善。礼主理智,乐主情感,由外及内,由表入里,则里应外合,故礼乐必兼施,相辅相成,不可独行。制礼作乐亦必行于同时,不可析而为两。礼乐之合为德,礼乐又曰合道之德。

六五 *试述诗与乐之关系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自此可知德与乐、乐与诗之互为表里。“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和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诗出于心,乐出于诗,德出于礼乐。

《礼记·乐记》云:“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凡世间一切声响,皆谓之声;循序且有节奏之声,谓之音;听其音而心乐 (悦) 之者,谓之乐也。一国有一国之乐,一代有一代之音。入其国,知其音,审其乐,可以就觇其政。故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诗大序》)

《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之创作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诗之诵读也;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之吟咏、歌唱也;永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者,由歌而舞也。

六六 *五经为中华文化之核心

《史记》谓《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礼记》则谓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古人为论虽多,大致不过如是。

《周易》为大道之源,天道也;《尚书》述古先王之圣言,孔颖达云:“圣贤阐教,事显于言,言惬群心,书而示法,因号曰书。”地道也;《诗经》旨在兴观群怨,人道也。三经合为一“道”字,而《礼》《乐》则为合道之“德”。“五经”构成先秦基本道德伦理体系,亦为中华文化赖以植根之基石。

吾国学问,每因循守旧,不敢突破前人,是其一病。今于六经,别为新说,试为一述:孔子时代,群经不止于五数,而孔子以周公思想为其核心,择为五经,以构成思想体系之全豹,故子曰:“述而不作。”孔子之理想,在恢复王道,即西周礼乐之治,故五经者,皆为此设。

“五经”体系为中华文化之基本核心,说如下:

《周易》衍而为古代哲学体系,包括诸子百家等,为中华各派文化之渊薮。

《尚书》衍而为古代史学体系,嗣后自《春秋》以来之历代正史野史无不以《尚书》为源头。

《诗经》衍而为古代文学体系,与《楚辞》同为历代文学之圭臬。

《礼经》《乐经》衍而为古代之政教体系。

先秦诸子呈现百家争鸣之势,其所论列之思想,大体不出“五经”之范畴。故诸子思想仍可谓“五经”之分支与流脉,“大道至简”,由此一基本线索探索中华文明,可以概见中华文化发展演进之脉络与大势。

六七 *周公于历史文化之伟大贡献

黄帝为我中华人文初祖,周公为中华文明之祖,孔子为中华儒学之祖。此以见周公于中华文化史上之地位,既尊且隆。

周公,名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一生辅佐三王而致盛世。武王崩而成王幼,摄政监国,制礼作乐,周之文物典章,灿然大备。我国后世一切文化传统,莫不出自周人,亦即周公制作也。《易》《书》《诗》《礼》《乐》皆出自西周,为中华文明之最高轨范,历代尊为经典。故章学诚谓:“‘六经’皆周公旧典。”

古代于天之信仰,其主旨在于重德;以天道为人德之规范,德为合道之德,唯有德者可以受天命。周公之依托天意,言必称天道者盖由此。周公摄政,其治理社会之秩序,经纬万端,宏织毕贯者:

首在制礼: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祀事农功,皆有法度;冠婚丧祭,各循典则。夫以礼为政治之要,而以之经纶天下者,周公实启其绪;当时之礼,观念之发达,礼教之整饬,备见《周礼》《仪礼》《荀子》《孟子》诸书。孔子乃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谓周公也。

周公
姓姬,名旦,文王子,武王弟,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制礼作乐
《故宫周刊》

其次设官:庶政以六卿综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详《周礼》)

其次作乐:周公既作勺,《汉书·礼乐志》云:“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勺先祖之道也。”又有房中之乐,以歌后妃之德。大司乐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悦远人,以作动物。 (详《周礼·春官》)

当是之时,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加于无罪,天下家给人足,四十年不用刑罚,周公改易殷商制度,节制社会各阶层,促进社会生产力之发展。周公之制,体大虑周,开启文明,不仅深具历史意义,实深具世界意义也。

中华文化之主体为汉文化,汉文化之重心,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之核心,为礼乐文化。若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乐实其圭臬;不独典章制度、礼法人情,皆以礼乐为其门径,盖一切道德之建立,亦皆舍礼乐而莫由出也。“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 (贾谊《新书·礼容下》) ,“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夏曾佑语)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之德化,垂范百世,礼乐之威仪,远播八方。周公制礼作乐,自有中国以来,文明之灿烂,乃登峰造极,洵为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之光彩。 QEoZv+tC1G8b1io6V+H/UsZDgYTtuBjTjKYr/VlOIgbZPJOjsBVAuxCRTDK+jW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