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热河翼龙属于小型蛙嘴龙科翼龙类,其化石于20世纪末被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野外地层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蛙嘴龙科化石。宁城热河翼龙化石保存了精美的翼膜以及遍布全身的可疑“毛发”,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价值与生物学意义。
宁城热河翼龙虽然个头不大,但拥有相对较大的翼膜,十分擅长飞行。它们的双翼展开后长度接近1米,同时轻巧的身体减轻了其飞行的负担。在捕食猎物的时候,宁城热河翼龙可以在空中快速地转动身体,猛然提速,然后一口把猎物吞到肚子里。
化石宁城热河翼龙标本
和发现的其他蛙嘴龙科化石比起来,宁城热河翼龙的化石近乎完整。通过化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宁城热河翼龙的一些外表特征,如长有略短的脖子、较短的掌骨以及长长的脚趾等。
相比于其他爬行动物而言,宁城热河翼龙无论是从外表上还是从食性上,都更加接近现代哺乳动物的翼手目成员——蝙蝠。
古生物学家在宁城热河翼龙的化石上发现了古怪的“毛发”。难道这些“毛发”是翼龙的原始羽毛吗?最初,研究人员的确是这样想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渐渐发现,这些“毛发”实际上是一种粗丝,和羽毛完全是两种东西,与哺乳动物的毛发也截然不同。
宁城热河翼龙身上的“毛发”既然并不是羽毛,那到底有什么用呢?古生物学家初步认为,这些“毛发”应该与调控体温、辅助飞行以及在捕猎时消音等功能有着紧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