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抗过敏药物,用还是不用?

1.某2个月大的女宝,混合喂养,满月就开始起湿疹,湿疹膏抹上就管用,不抹就复发。

2.某5个月大的男宝,配方奶粉喂养,偶尔添加米汤为辅食,湿疹严重,换了多种品牌的湿疹膏,湿疹倒是没有继续加重,但总不见痊愈。

抗过敏药治标不治本,形象点说,就是在帮你“割草”,并不能彻底地“拔草”。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一般比较容易对牛奶蛋白过敏,进而诱发湿疹。另外,过早地添加辅食,也会让宝宝产生过敏。皮肤上的过敏不适,可以适当使用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湿疹膏,但这种抗组胺的药物也不是万能的,只能消除过敏症状,不能改变整个过敏过程。宝宝用了湿疹膏之后,湿疹得到了控制,但并没有消除过敏原,随时还会复发或严重起来。

医学界已经证实,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的药物及激素类药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体肥大细胞产生组胺,并帮助消退组胺,缓解过敏不适或暂时抑制过敏反应的恶化。具体原理参见下图。

很明显,抗过敏药物只是把过敏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给阻止了,对抗的只是组胺,过敏原依然存在。它根本没有办法干扰过敏反应前面所有的环节,不能解决根源问题。所以,当宝宝的湿疹反复出现,并不是湿疹膏不好使,而是因为导致湿疹的根源没有得到根除。至于过敏药物要不要使用,还是听从医生的安排吧!毕竟宝宝难受,父母也不好受。 qlxo8KkDXH9nRUdk2V9oj18ci83/+gxDKxcc8YG/xdLTTc49CMJXtU9sXIdrQZ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