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非常重视阴阳的平衡,认为只有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才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具体表现为能吃能睡、气色良好、心情愉悦等。反之,人体内的阴阳不论哪一方偏盛或偏衰,都有可能引发疾病。脾胃作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同样也会面临阴阳失衡的问题,尤其是宝宝的脾胃非常娇嫩,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出现阳虚或阴虚的情况。宝宝一旦脾胃阴阳失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变得很容易生病。
脾虚就是身体吸收、运化食物的功能出问题了,实际上主要跟我们身体正气不足有关,它会使得营养无法吸收,最终导致正气不足。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统血,主运化、升清,负责输布水谷精微(指营养物质),为“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后,各脏腑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均可引起脾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能伴有脾虚。
脾虚会导致营养吸收减少,没法运输到全身,四肢接受的营养不足,故四肢会无力,肌肉会消瘦(所以说脾主四肢、主肌肉);另外,脾虚导致肺气也会变弱,因为“脾土生肺金”,肺气的来源是脾胃之气生发,而“肺主皮毛”,肺气弱的结果就是人体体表的防卫系统——皮毛功能变弱,出现头发没有光泽、掉发、皮肤干黄等现象。
脾和胃,都是属于消化系统的,在中医理论中,它们构成表里关系(互为表里关系的还有肝和胆、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脾胃不和就是脾胃不能合作了,本来一个是管接受的,另一个是帮助吸收的,但是如果能接受却不能吸收,不能运化,不能向全身输布,就是脾胃不和。通俗地讲,比如说,胃亢进,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但同时脾弱,吃了就腹泻或者吃了以后肚子越来越胀,这就是胃强脾弱。
脾胃不和通常还指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不能协调,比如肝气不舒、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脾胃不和,严格地说,这种脾胃不和叫作肝脾不和。
还有一种情况,是脾胃和外界不合。比如说突然到了一个地方,水土特别不服,吃了当地的食物,或喝了当地比较硬的水,之后闹肚子,这也叫脾胃不和,是脾胃跟外界不合,跟环境不合。
脾胃不和症的临床表现,多为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会同时出现;因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至会出现小腹胀坠、脱肛等。
人有五脏六腑,脾是五脏之一,胃是六腑之一,脾胃实际上指的是五脏六腑其中的一个脏器。中医理论中脾是主运化、主四肢和肌肉、主统血的。我们吃的任何食物,都会先进入胃,所以胃也是主运化的。食物在脾胃里经过初步消化以后,继续向下传导到肠,精华部分经过脾胃功能运送到全身,让各个器官得到营养,所以说我们全身的营养都来自脾胃,当脾胃失调的时候,就会产生许多疾病。
脾胃失调是指脾胃生理功能失常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状态,包括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寒湿阻滞、湿热蕴阻、中焦气滞等。
在中医学里,脾胃虚弱的含义比较笼统,包含了多种中医证候,其中宝宝比较常见的证型是脾气虚、胃阴虚、脾阳虚、脾胃虚寒这四类,家长们可以通过下表来大致了解一下。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宝宝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跟脾胃有关。“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句话出自《脾胃论》,意思是说,如果脾胃受伤了,那身体就会滋生各种疾病。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里也说,治疗宝宝病“阴阳证,二太擒”。这里的“二太”,一是指膀胱经,二是指脾经。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是寒邪最先侵犯的:脾经对应人的脾胃。所以,这句话意思是说,对于宝宝的病,我们只要解决好外感的问题,养护好脾胃,基本上就没什么大碍。所以说,要想宝宝身体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好脾胃。
宝宝脾胃失调时会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疾病,希望家长们能仔细观察,防微杜渐,加强宝宝的脾胃养护。
● 经常外感、发烧
● 经常发生咳嗽、肺炎
● 食欲不振、腹胀
● 厌食、积食
● 经常便秘、腹泻
● 消瘦或肥胖
● 面色萎黄
● 精神差,没力气
● 睡眠不安
● 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
以上都是脾胃虚弱的宝宝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宝宝的病其实大多与脾胃有关。所以,当宝宝生病了,与其带着他一趟趟跑医院,吃药、打针、输液,还不如从养护脾胃入手,把脾胃养好了,宝宝就会少生病、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