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脉饮
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

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仅靠血液就能充盈的,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输液把体液补足就可以的,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滴注,为了使静脉充盈,把血压恢复上去。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起来了,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了。中医“生脉”是为了使人体的功能提高,特别是心肺功能提高,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是会“伤心”的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是个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个夏天很热,她是很爱出汗的人,那个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着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就去看中医,得到的结论很能给大家提醒,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暗示着出大汗是会“伤心”的。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了,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的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质量。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地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保证的,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不听使唤了,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

还有一个病人,热天热得受不了了,就去冲凉水澡,结果晚上就发起了高烧,吃了退烧药没退烧,又加量,终于出了一身大汗。烧倒是退了,但从床上站起来人就瘫在地上了,四肢软得跟棉花似的。家里人吓坏了,怎么治发热治出了瘫痪?赶紧往医院送,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值班医生,一看瘫软的样子就怀疑是脊髓出了问题,正开了CT申请单要他们去检查的时候,值班主任来了。一问情况当时就取消了CT单,马上去查了个血钾,一看结果,比正常人低多了。正常人的血钾是3.5~5.5亳摩尔/升,他才1.5亳摩尔/升。这才知道,问题出在他的大汗淋漓上,是出汗造成的“低钾血症”,马上静脉补钾,人立刻有劲儿了,瘫痪的症状全部消失,家里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微量,但能决定生死。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就是缺钾,之前是因为腹泻,有点脱水。往医院走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不能迈步了,脑子很清醒,但就是身体是软的,像瘫了一样。开到眼前的车一点准备都没有,差点撞上,边上的人把他抬过了马路,送到医院,发现也是低血钾的原因。

钾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它充足的时候,人就不至于无力,它降低了,马上就表现出肌肉的酸软、松弛甚至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缺钾性软瘫”,那个过马路过程中突发的瘫痪病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呼吸肌、心肌,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清楚,治疗起来很简单,静脉补钾就可以了。

俗话说“血汗同源”,《灵枢》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如果治疗的话是忌汗的,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也会带走血钾,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失。

如果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时,虽然没到瘫软的地步,但人会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如果是孩子,可能更危险,会因为脱水而危及生命。这时候如果想马上起效的话,应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药店也有卖的,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如钾、钠和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很快就能改变疲惫无力的状态,然后再根据体质进一步用中药补养。同时,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白开水或糖水,而要喝些果汁或糖盐水,特别是橙汁,补钾最快,茶叶也含钾,所以夏天喝茶解暑,也就是防止出汗导致血钾过分降低,水果中的香蕉也含有丰富的钾。

当这一切非常情况平稳了,就该吃“生脉饮”把出汗造成损失的气补回来了,否则人会就此虚下去。

唯一能在夏天吃的补药

那个容易出汗的退休教师,其实应该在夏天刚开始的时候就吃生

脉饮,就不至于大汗淋漓,导至血钾丢失了。生脉饮由三味药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是补气的,麦冬补阴,五味子是酸味的,中药里酸味的药都有收敛的作用,可以收敛被汗耗散的心气,在“开源”的同时“节流”。孙思邈在他的《备急千金方》中,就对生脉饮中的五味子特别推荐:五月用五味子养心气,因为五月属于火,属于心,心气容易耗散。别小看这三种药组成的小方子,现在由它提取出的静脉注射液,是可以用来治疗休克的。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觉得夏天不能吃补药,补药会“上火”。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关于补养季节的完整观点是“春夏养阳,秋冬补阴”。就是说,春夏还是应该吃补气药的,到了秋冬才适合吃补血、补阴的药。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补血的药都是滋腻的,如阿胶、熟地黄之类的,如果是个胃口本身就不好的人,即便是秋冬也不能随便吃,至少要在舌苔很干净的前提下。如果舌苔还很厚,那先要吃几天二陈丸,把胃肠打扫干净,把消化系统调理好,否则吃了也吸收不了。

为什么到秋天以后就可以吃这么不好消化的东西呢?因为秋天是封藏的季节,阳气也藏了起来,人体的阳气主要分布在体内了,所以秋天、冬天容易感冒,因为阳气顾不上外边了。但是秋冬天人的食欲往往会好,因为藏在里面的阳气帮助了消化功能。因此,可以在这个时候开始吃补血、补阴的药了。就像我们看到的树木一样,秋冬季节会进行休眠期的灌溉,就是要利用阳气内藏的季节,把体力补足。等待来年开春、夏天的时候,人体的气血主要都集中到体表去了,身体里面是空的,所以夏天的时候很少感冒,但胃口一般都不好,甚至会出现“苦夏”。而且腹泻、肠炎容易在夏天发生,因为内里气血不足,没能力消化食物,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适。

这时候,气血也是最容易耗散的,因为它们就浮在表面,很容易被炎热消耗,因此夏天的补养也非常重要,而生脉饮是唯一一个可以,而且也应该是在夏天吃的补药。特别是气虚体质的人,这种人不仅夏天爱出汗,而且冬天还怕风,也特别容易感冒,种种征象都是因为气虚不能固护体表造成的。

即便没有出汗的问题,但有心律失常的问题,这种人很常见于女性,本身就很瘦弱,有气无力的,检查心电图的话可能是“窦性心律失常”,或者是有“传导阻滞”。不管哪种,在犯病之后人都会变得很虚,腰都直不起来,总觉得气不够用,像“捧心”的西施一样柔弱,这就是典型的气虚。而这种虚反过来也加重病情,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气虚和心律失常互为因果了。这个时候,生脉饮就很合适,补足了的心气才能震慑住失常的心律,才能打断这个恶性循环。

对于气虚体质、容易出汗、容易疲劳、有气无力的人,有两个药是需要经常吃的,一个是生脉饮,一个是玉屏风散,在药店里卖的叫玉屏风口服液。

生脉饮是用于被炎热的夏天或者劳作之类消耗气血之后,对身体的补充的;玉屏风口服液适合在立秋之前开始吃,因为秋天之后,人体的毛孔要逐渐关闭以防止寒邪的侵袭,这个时候再挡上一道“屏风”就更安全了。

这个药也很简单,也是三味药,黄芪、白术、防风。前两味都是补脾肺之气的,防风有抵御风邪侵扰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就是帮助那些很容易感冒的、表气虚的人,在体表之外树起一个有保护作用的“屏风”,一来能防止过多地出汗,防止阳气再被消耗,二来提高身体的御风抗寒能力,也就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所以,当流行性感冒之类的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对那些平时就很容易感冒的人来说,用“玉屏风”的价值远在一般的疫苗或者抗病毒药物之上。

人参补气是有条件的

一说到补气,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人参,不是比生脉饮更直接、劲儿更大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虚,人参都能解决,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这个人的阴不虚。

因为人参是一个“从阴引阳”的药物,所谓“从阴引阳”的意思就是把死气沉沉的阴精点化为阳气,为人体所用。但前提是阴不能虚,精血不能枯,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让人参的点化本事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一个人虽然气虚,但阴精尚且充足,只是不能化气的时候,用点儿人参,马上就能把气引出来。但是,如果这个人已经肝肾精亏,阴血都不足了,非常消瘦,腰腿总是发酸发软,而且总觉得口渴,那就属于典型的阴虚,甚至阴虚有热了,舌头也是红而且偏瘦的。这种人如果吃人参就适得其反了,因为阴已经很虚了,人参拿什么化气?而且即便是化了,也类似于对阴在“竭泽而渔”“拔苗助长”。还有一个问题是,人参本身的热性也会加重虚人原来的虚热,最终以病态的亢奋表现出来,人会觉得心里烦热,坐立不安。有一部电影,陈佩斯和陈强演的,其中陈强演的那个父亲就是因为吃了人参,燥热得顶着雨在院子里疯跑。《素问》里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这个“壮火”是指气味纯阳的、热性很高的药物或食物,“少火”是指气味平和的药物或食物。“壮火”的热性要大于“少火”,所以会消耗人体的正气,导致气衰,人参就属于这种“壮火”之物。

现在很多人喜欢刮痧,觉得自己“上火”了就用刮痧板刮刮。但有的人怎么刮也没痧,有的人一刮,痧就出来了,皮肤下有大量出血点。光是这点区别就能看出身体的强弱,出不出痧和刮痧时用的力量大小没直接关系,而要看被刮者的体质。没痧的人是因为体质弱,火力不足,气血不能应着刮痧的力量顶出痧来。这种人,就是把皮肤刮破了,痧也未必出得顺畅。你如果问他,他肯定会经常疲倦,这疲倦就是气血不足导致的,所以他才连痧都顶不出来。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用力刮了,而且不应该选择刮痧,相反地,应该通过针灸或者吃中药的办法,先把气血补上去再刮,才能出痧。

当一个人阴血亏了,人参所补益的气无用武之地,这时候还一味用人参,就等于对一个体弱的人强行刮痧。所以,很多中医并不轻易用人参,在他们眼里,除了适合那种特别气虚的人之外,其他的人用人参,就类似使用兴奋剂,即便改善了疲劳状态,也是一种虚假“繁荣”。在人参这类药里,现在用得最多的是西洋参,因为它的力量没有人参补气的力量那么大,对阴精的耗散也就小,可以气阴双补,在某种意义上,倒是和生脉饮有类似的作用。

你可以自制的生脉饮

中药里叫“参”的很多,但真正有补气作用的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

人参的作用最强,但是用起来有禁忌,稍微有点热象的都不适合,阴虚的人或者是气阴双虚的人,服用就更加危险,有进一步伤阴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生脉饮里一般用的都是人参,如果热象很明显,比如舌头很红很瘦,最好吃自制的生脉饮,就是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自己煎汤喝。用西洋参代替中成药里的人参,因为西洋参性质平和,能兼顾气阴双方,甚至可以清虚火,即便在夏天也适合用。

西洋参也可以单独吃,虽然没有敛汗作用,但仍旧可以补气阴。现在的西洋参有片状、有整参,片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像喝茶一样喝到水中没有参的味道了把参片嚼碎吃掉。如果是整参,最好是隔水蒸:将西洋参放在小碗中,用水没过,再将碗放在蒸锅中,在锅中加水,蒸至西洋参质地变软,之后喝掉参水,再用开水再次冲泡,待水中没有参味之后,嚼服参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冲泡还是蒸,放参的碗或杯最好都用盖子盖上,避免参的成分随蒸汽挥发,这样更能保存西洋参的药效。

还有一个参叫“太子参”。现在有个词叫“山寨”,就是说一个正品出来之后,有人模仿。太子参就是西洋参的“山寨版”,因为太子参可以益气生津,属于阴阳都兼顾了的补药,只是整体的力量肯定比西洋参弱了,但价格便宜,也是有效的替代品。用它自制生脉饮的时候,剂量要加大,可以是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

·服用方法·

生脉饮是口服液,配制成液体也是为了吸收快。常规是一天两次到三次,每次一支,饭前服用。如果这个人虚得明显,可以适当加量,每次可以加到两支。

中医有“萝卜反人参”的说法,因为萝卜是破气消滞的,而需要吃人参的人一般都是气虚。正常人吃起来没什么的萝卜,气虚的人吃了却可以克住他们原本已经很虚弱的元气,为此才不让萝卜与人参同时吃,不是有什么化学反应,而是消除了人参的补益之气。吃生脉饮的人也有这个问题,他们同样是因为气虚,所以在饮食方面,萝卜尽量少吃。

作用类似的中成药

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也是从名方“四君子汤”演化而来的,其中就四种补气的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主要的作用是补气,但它更侧重于补脾气,所以适应的人是气虚,有气无力的同时,消化很差,问题也多集中在脾胃上。

而生脉饮主要针对的是心肺气虚,能改善心功能的不足,比四君子丸作用更直接,力量更集中,更适合在急救时用,而四君子丸就是个慢工了。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也是从名方“补中益气汤”演变过来的,它的作用类似四君子丸,又比四君子丸更针对脾胃的具体问题,也属于慢工,要缓慢地培植脾土,但能逐渐改善脾气虚的体质,所以没有直接补心气的生脉饮那样起效快。 ujCZcaWMQERhixu2SQ2spxp4B69yrl0hijQucj5HISTICWu4oiJsY97rs2MB6n2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