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参归脾丸
“慈母综合征”的首选

最早出处:宋代《济生方》

使用时间:750年

主要成分:人参、白术(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典型征象:面黄肌瘦,失眠健忘

中医方剂中,一切补气的方子都源于四君子汤,一切补血的方子都源于四物汤,气血双补就首推八珍汤和归脾汤了。归脾汤是宋代医家严用和创立的,药物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而且用药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得很全面。

以前有人把加味逍遥丸比喻为“怨妇综合征”治疗用药。那么,归脾丸就可以用作“慈母综合征”的治疗用药,也就是说,归脾丸是开给一个像母亲一样操心、劳累的人的。因为操心劳累耗伤了气血,其中的药物侧重在补血。而最早记载这个方子的严用和,将它归结在“惊悸怔忡健忘门”中,也就是说,血虚是可以引起健忘失眠的,而一个劳神操心的人确实会把自己的肝血、心血耗虚。

归脾丸可以把黄瘦子吃成白胖子

很多瘦子想增肥,但难度不亚于胖子减肥,他们的瘦是因为脾胃出了问题,要么不能多吃,要么吃了也白吃,消化吸收不了。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很多后天因素决定了脾胃的强弱,一种是生病,伤了元气;一种是平时吃东西不注意,愣把胃给吃坏了,比如冷的热的乱吃,不按吃饭的时间吃;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忧思。

大家都有经验,即便是对着一桌美味的盛宴,可突然来个噩耗,那再好的食物也没了胃口;再比如孩子复习考试,用脑过度,很少有胃口特好的。消化系统,也就是中医的“脾胃”是和用脑、用心关系最密切的器官,用脑过度、操心太多可以直接伤脾,这就是中医讲的忧思伤脾的含义。

这个药应该是“脑力劳动者专用药”,因为动脑子的人肯定也要动心,他们的感情比其他人细腻,更容易产生忧思,所以是脾虚的高发人群,经常会面色萎黄、失眠,年纪轻轻就开始健忘了。对这种人来说,人参归脾丸是应该常备的,工作忙的时候一定别忘吃几丸,别蓄积到心血亏耗的极致,那样治疗恢复就困难了。

为什么脾胃受伤了会影响到睡眠?

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阴出于阳则寤”。寐就是入睡的意思,人入睡的时候是要阳气藏到阴血之中的,也就是心气、心神要回归到心血之中,好像“游子”,白天在外边折腾一天,到了晚上是要回家的。“游子”是心神,“家”就是心血。如果心血少了,甚至枯竭了,这个“家”就没了,“游子”就无家可归,真的成了到处流浪的“游魂”,心神没处寄居,结果自然是失眠。

而且这种心神无所寄居的人,还特别胆小,一点声响可能就会吓一大跳,之后好长时间心都放不下来,总是一惊一乍的。这也是因为他的心神没有心血的收养、保护,始终颠沛流离在外,所以才比正常人更容易受惊。心血为什么会虚呢?就是因为脾气先虚了。

中医对血的描述是,“中焦取汁化气,变化为赤,是为血”,可见血是通过脾气对食物的吸收转化而来的,这在西医里也一样,只有保证了营养,才能不贫血。但是中医的血比西医的血的概念又宽一点,中医的血里面包含了气,或者说,中医的血是不能离开气的。

我多次说过,中医的“气”就是功能、能量,没有功能、能量助推的血是死血。所以很多女孩子去体检,没发现贫血,但总觉得头昏疲劳、脸色发黄,月经来的时候颜色很淡,拖拖拉拉地超过七天,一看中医就诊断是“血虚”。也就是说,她们一个都没少的血细胞并不是一个顶一个地能干,很多细胞虽然完好,但没本事干活,所以她们就会顶着正常的指标但仍旧是虚。

由此可见,中医的血是要依靠脾气才能行使功能的,所以中医补血的时候很少只开补血药,一般都要同时补脾气,就是要赋予血细胞干活的能力。比如归脾丸里就有黄芪和人参,就是使血不虚的同时,让血充满活力。

归脾丸也可以叫作“补心丸”,因为通过归脾达到了补心血的目地。心血足了,睡眠就好了;脾气足了,就有可能上养清空,大脑的供血就充足了,健忘就会好转;脾气不虚了,原来不好的胃口会被打开,过去吸收不了的营养现在可以被吸收,一个能吃能睡的人,还愁不长肉?

如果你是一个抱怨消瘦的人,而且在消瘦的同时并没被夸苗条,相反倒给人憔悴的感觉,像个黄脸婆,那一定是皮肤缺乏光泽,身材失于丰满。这个时候人参归脾丸其实是个从根本上帮你美容丰腴起来的药物,甚至是保健食物,可以长期吃。这是因为脾虚的纠正乃至心血的补足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要有一到两个月的过程才能使疗效巩固。

另外,归脾丸的组成很周到,其中除了直接补血的龙眼肉、当归,还有能补气,使血细胞增长的黄芪、人参,不是简单的“授人鱼”,而是“授人渔”。就是教给一个想吃鱼的人捕鱼的本事,以后想吃的时候自己去捕,而不是每次吃都要借助外力,向别人要。所以是个从根本上改变血虚的方子,既然是从根本上改变,就要给它作用的时间,“授人渔”肯定比“授人鱼”要起效慢一点。

严用和在创立这个方子时,考虑到了味甘的补血药性质会滋腻,会影响胃口,使刚强壮起来的脾气再受影响,所以加了性质偏温、偏燥的木香,避免单纯吃补药带来的胃口变差或者上火等问题。

《黄帝内经》说: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很多学中医的人都拿《黄帝内经》当教材,其实,《黄帝内经》不是单纯的中医教材,其中具体的诊疗技法是有限的,却涉及了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类似于中医里的“宪法”。比如《黄帝内经》就将虫分为五类: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

人是倮虫,倮虫属土,作为一个属土的生物,无论是什么样的治疗,都应该从土着手,比如从土中求金、求水、求火、求木。土是其他4种元素的基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属于土的脾胃才被授予了“后天之本”这么高的“称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才编写了《脾胃论》,从脾胃里找众多疾病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张仲景的《伤寒论》虽然不是以脾胃为主导的,但他的《伤寒论》中有112个方子,用药不过百味,常用的更是只有几十种,但甘草一味却在70个方子中都用到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味。

很多人以为用甘草只是调和药性,其实,甘草的更大价值是补脾。因为甘草是黄色的、味甘,黄颜色和甜味都是入脾经的,每个方子都用了入脾经的甘草,就是为了保护脾胃,可见名医们对脾胃之重视。

《黄帝内经》对食物的评价是把粮食排在第一的,所谓“五谷为养”。而五谷中,小米是黄色的,所以是入脾经的,脾胃不好的人,应该长期吃小米。煮小米粥时,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黏稠物,其具有保护胃黏膜、补益脾胃的功效,最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病人食用。

大米是白色的,入肺经,南方人的皮肤比北方人好,除了气候关系外,他们长年吃大米也是原因之一,因为“肺与皮毛相表里”,入肺经的大米同样养护了皮肤。大米是长在水里的,因此比小麦性质寒一点,很多胃不好的人,一吃米饭就胃疼,总觉得是米饭不够烂,其实还是因为水稻的性质决定的。

豆子的形状和肾相近,特别是黑豆,颜色黑,入肾经。肾虚所致的腰痛、耳鸣者,有个经常被推荐的食疗方: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烂,加入各种调味品后食用。

前面说了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吃大米,但他们适合吃小麦,因为小麦没有水稻的凉性。北方的冬小麦一般是每年九十月份种,第二年五月小满节气的时候收,这个时候阳气最重,所以小麦本身是温性的。有的人消化功能很弱,在西医是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吃点凉的就胃疼,硬东西也消化不了,这个时候医生会建议他们吃中成药如“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补气的同时助消化。其实,这个时候可以把烤馒头片当成一种偏方,当作零食经常吃,因为小麦是温性的,烤过之后性质更温了,正好纠正了脾胃的虚寒,很多胃溃疡病人吃一两年烤馒头片就把胃溃疡吃好了,是有道理的。

病人能吃,治愈希望就大

美国有医学专家对80岁以上死亡的老人做遗体解剖时发现,1/4的人体内是有肿瘤的,但他们并没有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脏病等其他疾病,也就是说,他们和癌症一直和平共处到死。

还有一位中国学者,在欧洲做访问学者,他做了200多例遗体解剖,发现其中80岁的老人,无一例外地体内都有隐匿的肿瘤。他推测,如果人活到100岁的话,每个人体内的肿瘤将达到3~4个,但他们却到死都不发病,为什么?就是因为脾气尚存。

很多肿瘤病人做了手术,把肿瘤切除了,之后相安无事若干年,突然有一天肿瘤又来找事了,为什么?肯定是那个阶段身体虚了,给了潜伏在体内的癌症有了可乘之机,这个虚首先就是脾气虚。很多癌症病人回忆,发生癌症之前都有过非常劳累或者非常不顺利的阶段,很多是被累出来的或者被气出来的。因为无论是累还是气,首先伤害的都是脾气,是思劳伤脾中的重要一环,脾伤了,毛病就来了。

有经验的中医看一位病人的预后,一定要看他的食欲,肯定要问:胃口怎么样?或者通过摸脉感知其脉有没有胃气。只要能吃,脉有胃气,医生就有信心,因为胃口好是脾气不虚的重要证据。我在病房值班的时候,经常遇到两个类似情况的病人,都躺在那输液,病情都很重,但是其中一个能吃东西,另一个不能吃。一般情况下,能吃的那个很快就能拔掉输液瓶恢复起来,但始终不能吃的那个就可能治不好。其实吃进去的那点东西实在不足以保证其所需的营养,他们真正指望的都是静脉给的药物和营养,之所以能吃的那个最后能战胜病魔康复,就是因为他有胃气,有与疾病做斗争的免疫力,他的脾胃没虚。

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一个脾虚的人肯定是面黄肌瘦、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反过来,肌肉的骤然消减也是对脾气的重大打击,所以,减肥过度就会减出问题,作为后天之本的脾土一伤,就百病丛生了。所以,健康、安全的减肥方式,是1周减重500克,这样慢慢便于形成习惯,既不影响抵抗力,不会因暴瘦而出现皱纹,也不会反弹。

·服用方法·

这个药是蜜丸,一次2丸,一天2次,最好空腹服用,清晨起床时吃一次,临睡时吃一次。

这个药兼顾了补气血,性质有些滋腻,而且一般服用时间比较长,其间难免感冒发热,如果发热感冒,就要暂时停用,等发热好了,但舌苔还是很腻的时候也要先用二陈丸之类的药先“打扫”一下肠胃,等舌苔干净了,只剩下薄薄的白苔时再继续吃。

需要注意的是,有种药和它只一字之差,叫“人参健脾丸”,主要用于脾虚遇到了消化不良的时候,里面没有补血的成分,是虚人专用的助消化药,和能补血安神的归脾丸有很大差异。

作用类似的中成药

柏子养心丸

这也是一个补气养血的方子,但其中还有朱砂,所以比人参归脾丸更针对睡眠问题,如果你是因为脾气虚导致心血虚而失眠的,两个药可以互换着用。但如果你想解决面黄肌瘦、月经不调的问题,柏子养心丸就不对症了,它主要是针对失眠的,不用在失眠上,其中的朱砂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枣仁安神口服液

这是一个比较平和的安神药,其中也有补气、补血的成分,但补益作用没有人参归脾丸大。而且如果想用中成药来安神,促进睡眠,都不会有吃完了就能入睡的效果,它们要吃两三天才能起效,因为是养血安神,所以要有养的时间。 xeLTAbCRwLfpQBOK/qA5Qpdx2f/1RM4g8mzW676s6zwWKc4WKQxq63iIDChfOV2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