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遇到重大的紧急事态,常规、常态被破坏,机体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发生在个人层面,这是正常的、必要的,不要难为情,不要害怕我们的“害怕”。重要的是尽快定下神来,找到定力,找到方向,调整身体和心态,进入从容应对的战斗姿态。
灾害及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提供针对各种人群和个体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非常必要。心理救援是指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主要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对灾害相关人群联合实施的紧急精神卫生服务。
从医学角度看,心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急性应激性障碍、创伤应激后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医学专业顺利进行躯体治疗、对伤残康复有重要的促进效果。在微观上可以助人、救人,保持、提升一线战斗团队战斗力;宏观上可以为各个层面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如果与政府的管理行为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世界各地的大量事实和经验证明,运用心理学技术处理现场事态和后遗问题极有价值。一些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抢险救灾、防治疫病中的心理卫生服务。此类服务,并非只是针对受害者的慈善、医疗服务,而是覆盖深广的心理管理措施,应该在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全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