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陆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大课题。”城市化始于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的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中国早期的城市化则主要由贸易和商业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等城市在近代都是重要的贸易港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40年中几乎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用100多年时间走过的历程,建设起上海、北京、深圳等堪比纽约、伦敦的国际性超级大都市。

汽车作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几乎与现代大都市同时出现,相伴而生。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开始,汽车产业便持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和经济支持,城市功能的增强又反过来为汽车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正是这种“产城互动”,对改善民生、刺激投资、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汽车工业涉及100多个相关行业,以1:10的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即汽车工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就会给钢铁、石化、橡胶、玻璃、电子等上游产业带来0.76元的增值,给金融、保险、维修、旅游、租赁等下游产业带来0.89元的增值。汽车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国家信息中心分析认为,汽车产业(包括零部件企业在内)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7个就业岗位。因此,汽车产业成为各大城市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作为典型的关联度高、资本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汽车产业尤其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汽车、互联网、电子、通信、软件、材料等跨行业融合发展、创新碰撞,使得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空间与物理束缚被不断打破,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大都市圈和大产业的网络化协同。目前,我国大致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以长春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集群区,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集群区,以武汉为代表的中部集群区,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集群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集群区,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集群区。

产无城不立,城无产不兴。当城市脉搏与汽车引擎共振合鸣时,汽车工业的布局、暗战和竞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城市的命运沉浮。汽车城底特律作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总部所在地,全城440万人口中约有90%是靠汽车为生;而在中国,长春市的工业产值增长曲线与一汽集团的产值增长曲线基本吻合,两者成为同呼吸的命运共同体。

当然,在产城融合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人。作为连接城市与产业的纽带,城市居民是这一轮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最终受益者。在中国,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8亿,城镇化率达到58.5%(2017年数据)。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城镇化率将超过60%。产业能够为人提供工作,是人在城市安身立命的关键。城市为人提供活动场所和居住条件,人的活动又带动了城市功能的增强。可以说,城市的兴起源自人的聚集,城市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承托起人类对物质文明的美好希望。

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正与中国古代的“以利养民”思想一脉相承。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就认为“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善民生不仅是振兴经济与道德文化的基础,也是治国富民的根本。后来北宋王安石提出的“农尽力”“工尽巧”“商贾流通”,促进农工商全面互动、协调发展,则是进一步集上述思想之大成。

从远古的农业社会一路走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出行市场。本书出版之际,世界正处在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始阶段。在经济与科技两个革命的周期共振之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成为拉动城市化和产业增长的新动力。同时,恰逢中国汽车行业经历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思变之潮席卷全球,全行业都在探索破局与变革的产业命题。大多数专家学者都倾向于从宏观经济和供给角度寻找创变之路,汽车之家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互联网平台,一直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汽车消费和汽车生活服务为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者,并见证了汽车社会过去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当下的分析,以及对趋势的展望,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城市和人文视角的微观洞察,揭示单一竞争、竞争与合作、多元共创的不同阶段特征,探讨中国汽车产城融合的共生性进化逻辑,以及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比如书中所提到的被工业浇筑的山水之城柳州,在燃油车时代,这里诞生了全国最畅销的汽车,汽车工业成为柳州第一个、广西第二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柳州造”汽车年产量在2015年突破230万辆,位居全国第三位。在电动汽车时代,柳州市政府与汽车制造企业密切合作,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使市内电动汽车达到4万多辆,创新地发明了新能源车推广的“柳州模式”,引发全国关注。这正是产城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促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商业模式的典型样本,也说明在商业地理语境基础上的汽车产业分析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在酝酿、策划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蓝狮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衷心谢意!

2019年8月 IACEZRKtFrWpidsWW/rJpo5RQ68LLUmle67Q4fOtOFY0f5s/rfPE6T0+RE0wO/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