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章,幼。痧后八九日,沉伏太早,余邪乘机下陷,复因过食生冷,以致邪凝气滞,太阴脾脏湿阻,郁毒上扰则喉肿蒂腐,咳嗽频频,痰黏不爽,下注则毒聚肠胃,澼澼下利,上下交病,盘踞中都,饮食不思,而成噤口。阅手指经纹混混不显,按脉细数带弦。症势非轻,从丹溪、东垣法,拟苦降泄其热,甘凉养其阴,以望轻减为幸。
鲜沙参 细川连 半生半炒 淡黄芩 生甘草焦枳壳 地榆 银花 牛蒡子 大连翘 贝母青皮 赤苓 莲子 甘蔗皮 嫩竹叶
又:痧后余邪留恋未清,四肢肿胀时冷,晨轻暮重,脉象细数,舌白尖红。此脾虚气陷,土衰不胜水。恐延重恙,宜补中益气,兼佐化痰为治。
上洋参 焦白术 白茯苓 东白芍 桂枝同炒 粉归身 软柴胡 绿升麻 广陈皮 小青皮生谷芽 檀香屑同炒 老姜 大枣
(案2) 包,左。气虚,腠理不密,风邪乘之,留于分肉之间,发为丹疹,脉形浮而濡。当用益气疏邪,以清表热。
南沙参 大麦冬 荆芥 甘草 茯苓 山栀 贝母 连翘 橘红 丹皮 枳壳 玄参银花 蔗皮
(案3) 钱,左。脉形搏数而弦,舌干苔厚微黄,病经半月,未得畅汗,刻现便泄腹满,口渴而不多饮。此邪欲达不达之象,防有斑疹之变。拟进透邪养液,以望转轻为幸。
鲜沙参 大力子 连翘 薄荷 象贝 桔梗 枳壳 淡芩 羚羊角 皮杏仁
钩钩豆卷 甘草 芫荽
(案4) 金,左。遍体发生赤斑,搔痒无度,四窜不已,此阳毒症也。用药当从血分理之。
细生地 归身 丹皮 赤芍 蒺藜 地肤子 紫草 白茯苓 泽泻 鲜首乌 生草
(案5) 刘,左。遍体发瘰,搔痒无度。病由毒触清道,羁留于分肉之间,若失其治,最有成疯之虑。拟方以候尊裁。
鲜首乌 柏子仁 苏合油 苡仁 豨莶草金银花 茅术皮 白藓皮 生草节 萆薢 泽兰 枳壳
又:前年曾患漆疯,经治得痊,晨下复发,加以耳衂溢血,脉芤数。数为气热,芤为血虚。当以甘凉益其阴,苦降泄其热,络道得清,可望宁复。
鲜生地 鲜首乌 归须炭 白芍 黄柏橘络 青蒿 荆芥炭 炙草 钩钩 银花山栀
(案6) 某。痧后正气未复,早于起动,风邪乘虚而入,复因滞物停中,以致复病。病经五六日,其中变态多端,虽经大解,而表里之邪仍未清泄,将有邪陷痉厥之变。刻诊脉象乍疏乍数,时大时小,舌苔尖红根垢,其色灰黄,神识若明若昧。据症合脉,已入险途,姑拟一方,以冀轻减为幸。
(方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