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刘,左。病经八旬,反复多端,今复寒热如疟,时止时作,汗泄过甚,此阴虚,阳不恋阴,气随上泄也。小水赤涩,大便或结或溏,乃气化不及所致。脉来弦数而紧。据病势实为险重,蜂起变端在迩矣。姑拟一方,以冀万一之幸。
制首乌 潞党参 白术 茯苓 麦冬 真阿胶 牡蛎粉同炒 炙黑草 炙芪皮 方通草 东白芍 鸡子黄 白糯米 童子手内揉熟
又:病患久延不复,二炁①造偏,气血亏损,经治后已曾得效,是千万之幸也。孰意不善调摄,一伤于早沐,再伤于食滞,遂致大汗复作,淋沥若雨,犹幸泄而肯收,是所越之阳还知潜复,尚可望其收功,若再蹉跎忽视,恐难措手耳。今拟峻剂补之,以救功亏一篑之失。
潞党参 元米炒 , 去米 冬术 归身 白芍山萸肉 淮山药 麦冬 枣仁 炙草 炙绵芪五味子 茯神 红枣
(案2) 须,左。据述病情去秋起症,时止时作,经春复患寒热,来期似疟非疟,现诊脉象弦数带沉,舌根燥厚微青,脏液已被灼伤。据症合脉,外邪已解,不必再进清散,拟用甘凉以养阴液,微苦以疏络道,调养得宜,可望霍然。务宜静养,勿劳阳气,则阴气自能潜生矣。
大原地 囫囵 麦冬 玄参 炙草 阿胶
① 炁 : 同 “ 气 ”。
柏子仁 麻仁 金石斛 地骨皮 川贝 女贞子 白茯苓 上白糯米
改方:前方去茯苓、贝、斛,加远志、枣仁、洋参、冬术
(案3) 何,左。既冠之年,体气未能充长,不时翕翕发热,鼻齿盈盈溢血,面色㿠白,惨淡不华,其为先天不足可知。脉来细数,舌白少津。急宜益脾胃,兼清灼热,俾后天生气来复,自能雄壮耳。
西党参 焦白术 茯苓 炙草 地骨皮女贞子 淮山药 丹皮 青蒿 谷麦芽 金石斛 半夏曲 麦冬 红枣
(案4) 颜,左。平素曾患吐血,去冬经治血止,至今不复发作,是深幸也。然阴气大虚,逼阳于外,以致翕翕发热,日渐羸瘦,动则气上而促,脉来数疾,舌干少津,乃劳损之根萌也,理之非易。
中生地 大麦冬 天冬 花粉 知母 元参 女贞子 金石斛 炙草 青蒿 生鳖甲生龟板 炙黄柏 阿胶 淡菜 莲心
(案5) 包,右。久病正不肯复,肺胃之阴失其涵养,遂致肺管日窒,胃口日索,是以饥不欲食,纳食不下,不时犹有寒热,脉形细弱无神。当兹春阳鼓荡、百草齐长之际,其病有加无已,求其日渐向愈,恐难应手。姑拟仲景法合东垣方,缓缓投之,以冀万一之幸。
上洋参 麦冬 旋覆花 五味子 茯苓 人 乳拌蒸 东白芍 归身 生谷芽 毛燕 去毛 , 另煎 汁冲服 冬虫夏草 京元参 海蜇
又:二次复诊。前进育阴养液之属,胃纳颇适,脉亦渐调。此胃气来复之机,实为佳兆。再能加意静调,庶无他变。
大生地 天麦冬 各 归身 白芍 炙上芪党参 元参 山药 茯苓 炙草 五味子 谷芽 牡蛎 红枣
(案6)
张,右。及笄之年,失于调养,女红针黹过勤,肝脾受病,是以头为之动摇,耳为之苦鸣,经事欲似愆期,不时翕翕发热,童痨之渐也。若再血海告竭,其患伊于胡底
,犹幸脉象未至弦洪,速宜静调,药饵尚可措手。
细生地 归身 白芍 女贞子 乌贼骨茜草 香青蒿 地骨皮 阿胶 蛤粉炒 生鳖甲干首乌 玄参 甘菊炭 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