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蔡,右。刻诊脉象细涩带弦,舌苔微白,恶心,呕吐浊水,昼夜无休,左腹结瘕,攻撑作痛,病经三旬外,饮食不思。此厥阴之脉为沉寒浊阴固结也。据症合脉,殊为险恶,姑拟一方,以冀轻减为幸。
旋覆花 代赭石 淡干姜 吴萸 川连白芍 枳实汁 瓦楞子 木蝴蝶 延胡 川椒 焙 半夏 茯苓 炙草 陈皮 煨姜
(案2) 刘,右。肝邪与伏邪并发,寒热微作,胸痹,肢肿,不时咳呕痰浊,腹中结瘕上撑,脉细,舌苔白,势非轻渺。
桂木 茯苓 白术 炙草 三棱 大腹绒厚朴 苡米 木瓜 延胡 莪术 青陈皮 郁金 瓦楞子 姜渣
(案3) 刘,左。脉来细涩无神,舌白满布,中脘痞瘕,发时作痛,痛甚则呕。此脾脏有亏,痰气湿浊交黏盘踞,病经二载,根株殊深。据云食入稍减,略停欲化,其痛复作,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法当扶土逐邪,缓缓磨涤,冀其渐得微效,方是吉征。
川朴 大腹皮子 瓜蒌皮 延胡 半夏荜拨 青陈皮 茅术炭 苡仁 肉果仁 木香鸡内金 陈香橼 茯苓 丝瓜络
又:前进温通苦降之属,病势稍缓,舌苔渐化,脉亦较前稍和,惟纳食不甚运健。此肝脾气弱使然也。法当寓消于补,以冀奏绩。
党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姜皮 延胡旋覆花 猩绛五分同包 薤白头 高良姜 金果榄九香虫 千张纸 临服冲白酒一小杯。
(案4) 郭,左。沉寒痼冷,积于胃脘,年久结块,时欲上撑作呕,隐隐而痛,脉细涩无力,是兼挟宿伤,壅塞脉道,气血为之失畅也。
西党参 制半夏 新会皮 枳壳 瓜蒌皮薤白头 淡吴萸 制川朴 焦建曲 白茯苓瓦楞子 沉香曲 制香附 小青皮 延胡
(案5) 张,左。寒与气搏,积于下焦,以致左少腹结有瘕聚,近复气上冲痛,恶心作呕,曾服辛热温通之属,未得效验。刻诊脉细涩而数,乃寒邪化热之征。拟用平木顺气,择其芳香流利之品,先乃调治,俟其稍退,再商他法。
瓜蒌仁 炒 , 打 , 五钱 薤白头 一钱半 枳壳 一钱 小青皮 一钱半 桃仁 三钱 延胡 醋炒 , 一钱半 紫石英 先煎 , 三钱 炙甘草 五分 白茯苓 一钱半 半夏曲 一钱半 川郁金 一钱半 川楝子 炒 , 打 , 二钱 鸡槟榔 一钱半 瓦楞子 煅 , 二钱 归身 酒 , 一钱半 两头尖 绢包 , 二十一粒 竹二青 盐水炒 , 一钱半
又:丸药方。
高丽参 另研末 , 五钱 大熟地 砂仁末拌炒 , 八钱 湘杞子 炒 , 一两 沙苑子 羊脂油拌炒 , 一两 锁阳 炒 , 五钱 鹿角胶 陈酒溶化 , 一两 东白芍 桂心二钱煎汁炒 , 一两 漂苁蓉 炒 , 五钱 山萸肉 炒 , 一两 仙灵脾 炒 , 五钱 川黄柏 盐水炒 , 五钱 知母 去毛 , 炙 , 五钱 厚杜仲 盐水炒 , 一两 小茴香 二钱 煨木香 二钱 金樱子 去毛核 , 一两 黄鱼鳔 牡蛎粉炒 , 一两 白茯苓 一 两 车前子 盐水炒 , 一两
上药共磨细末,用雄羊腰子一副,另煮极烂,捣和为丸,如无,用猪脊髓二条,蒸熟代之,再以青盐三钱化水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申酉之间,用开水送下五十丸。
(案6) 黄,左。脉弦紧数,舌白,气上逆而短,腹中瘕聚。此肝邪与湿热相搏,气为之不疏,痰为之凝聚,乃阳不固摄耳,理之非易。
桂枝 白术 茯苓 炙草 半夏 延胡青皮 沉香 干姜 吴萸 楂炭 杏仁 桃仁煨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