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秦,左。咳伤肺叶,风火扬威,痰血并出,音哑声雌,最有肺痿之累,脉弦数而洪。当先清肃为治。一切高声叫唤及鲜肥油腻之物宜忌。
旋覆花 桑叶 蒌仁 元参 桔梗 杏仁冬瓜仁 白薇 兜铃 蝉衣 炙草 知母 熟石膏 冰糖拌 贝母 鲜萝卜汁
(案2) 胡,左。刻诊脉象浮洪而弦,久咳音哑,痰中曾带血缕。据述病由迎风喊叫,烟焰乘机内袭,蓄于肺系,遂致金气失降,愈咳愈燥,愈燥愈损,此即喉痹重症也。阅喉关内外,嵌空玲珑,色若棠叶,理之恐非易也。
熟石膏 冰糖拌炒 知母 贝母 百部 炙草马勃 瓜蒌仁 蛤壳 紫菀 蝉衣 沙参 百药煎 枇杷叶 环头海蜇 漂
又:喉痹失音,咳痰气逆,阴虚阳亢之征。前投甘凉清润之属,脉象稍和,惟痒咳、身热、小水赤涩未止。仍宜养阴肃肺,以顺气机,略佐淡渗,以清相火,冀其渐臻佳境。
南北沙参 瓜蒌仁 冬瓜仁 玉竹 炙草於术 橘红 蛤壳 贝母 山药 白前 女贞子 竹二青 淡竹叶 灯草
(案3) 某。病由悲郁伤肺,急怒伤肝,火邪乘机上冒,气扰肝窍,以致顿见声哑,咳痒继作,并无吐血、寒热等症,其无外邪可知,刻诊脉细数带滑,喉间内外作肿。此喉癣之渐也。法宜清养太阴,兼理少厥二阴,若能慎真调理,可望向安。
沙参 元参 麦冬 川贝母 马勃 花粉知母 百合 甘草 蝉衣 玉竹 山栀 橘络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