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吐血

(案1) 过,左。咯血多年,时作时止,脉弦数,舌苔白,咳嗽气升,胸腹嘈辣。此阴虚阳冒,扰其龙雷所致。理之非易效也。

瓜蒌皮 杏仁 杜苏子 贝母 桑白皮丹皮 粉归须 茯苓 生熟苡仁 沉香 炙甘草 橘络

(案2) 邹,左。据述病由仲春患咳,略见吐血,迨秋季大咯,所吐之血,浓厚沉着而黑 ,此离络之瘀也。刻诊脉象芤涩而细。法当降气通络,以杜其发病之渐。

生锦纹 川郁金 粉归身 粉丹皮 茜草根 旱莲草 上沉香 桃仁泥 紫丹参 瓜蒌仁 杜苏子 丝瓜络

(案3) 陈,左。据述病由春季咳痰带血。农人劳力过度,复为暑热郁蒸,肺气焉得不伤,是咳日甚而血日多,阴气告竭,阳气失潜。欲望血止,必先顺气,若犹咳甚,难许霍然。

旋覆花 猩绛 花蕊石 牛膝炭 生军炭泽兰 桃仁泥 粉归身 白薇 沉香 老苏梗川郁金 参三七 炙黑草 鲜旱莲草

(案4) 姚,左。据述久咳已曾见血。刻诊脉左弦洪,右弦数,而关脉独细。此木火反刑肺金,当兹春令有血冒之虑,急宜慎调为嘱。

紫菀 杏仁 蒌仁 冬瓜仁 马兜铃 苡仁 半夏曲 橘红 贝母 山栀 杜苏子 甘草 茯苓

又:前案论及见脉弦洪而数,须防痰血大吐,今果然矣。兹当春令,肝脉理宜见旺,今则左关反细,是宿伤为病,在法为难治,姑拟方以冀血止嗽减,便是生机。

光桃仁 粉归须 丹皮 延胡 茜草根京赤芍 牛膝炭 苡仁 生锦纹 韭根汁拌 炒炭 花蕊石 先煎 炙乳没药 降香汁 藕节

(案5) 刘,左。诊得脉象左弦洪,右弦数。气逆上冲,肺金胃阴伤,其咳血正在鸱张之际,药饵恐一时鲜效也。

熟石膏 冰糖拌炒 先煎 三钱 肥知母 去毛 瓜蒌仁 三钱 杜苏子 三钱 霜桑叶 童子 手内揉熟 去粗筋 一钱 蜜百部 一钱半 马兜铃 蜜炙 一钱 炙甘草 五分 旱莲草 二钱 茜草根 一钱 川贝 去心 一钱半 二泉胶 蛤粉炒 一钱半 甜杏仁 京玄参 一钱半 大地栗 三枚 环头海蜇 三钱

(案6) 郭,左。病由负重受伤,心背脉络皆痛,咳嗽吐痰,鼻溢血块,脉数而涩,舌起红点。此上焦火炽,逼及心肺之阴,阴随阳冒使然也。若不急治,恐有失血入损之累。

旋覆花 绢包 一钱半 猩绛 五分 归尾 酒炒 一钱 桑白皮 一钱半 延胡 酒炒 一钱半 前胡 一钱半 瓜蒌仁 三钱 冬瓜仁 三钱 石菖蒲 五分 桃仁泥 一钱半 白薇 一钱半 丹皮 一钱半 杜苏子 三钱 参三七 研末 一钱 酒桑枝 五钱 侧柏叶 酒炒 三钱

又:服前剂,鼻血胸背痛均止,惟喉窒气逆,痰黏不爽。是肺阴被热灼伤,失其清肃之司。症虽小愈,病根未拔,还当加意慎调。

旋覆花 猩绛五分同包 瓜蒌仁 冬瓜仁 贝母 橘红 杏仁 沉香曲 川郁金 黑山栀连壳砂仁 竹二青

(案7) 刘,左。体弱表虚,脉形细软,平昔多汗,咳嗽痰中带血。此阴虚阳亢,藩篱疏彻,外邪最易袭入。先用疏邪肃肺理其嗽,顺气化痰清其脏,俟其平静,再议峻补。

南沙参 三钱 焦白术 一钱半 茯苓 三钱 杜苏子 三钱 冬瓜仁 三钱 瓜蒌仁 三钱 马兜铃 一钱半 霜桑叶 一钱半 炙草 五分 贝母 一钱半 橘红 五分 杏仁 三钱 玄参 一钱半 白前 一钱半 鲜藕 一两

又:二次复诊。脉仍细数,咳痰犹带血缕,自觉所下之血从巅顶而来,乃阴随阳冒,渗入络中也。服前剂汗液颇减,所虑脉形过细,恐多反复,一切起居饮食宜加意慎调。

旋覆花 猩绛五分同包 一钱半 蜜紫菀 一钱半 白薇 一钱半 丹皮 一钱半 元参 一钱半 冬瓜仁 钱半 上阿胶 蛤粉炒 一钱半 百药煎 一钱 橘红 炙草 四分 贝母 三钱 茯苓 一钱半 白扁豆子 三钱 鲜藕 一两 枇杷叶 去毛,蜜炙,三片

(案8) 刘,左。新旧两伤,均属要处,虽经医治,根株未除。兹正初冠之际,阴阳宜协,否则最有他变。近更吐血,势不甚多,而童年最宜防慎。拟方准服四剂。

全当归 中生地 紫丹参 长牛膝 桃仁泥 旋覆花 炙乳没 杜橘络 甜瓜子仁冬瓜皮 参三七 白茯苓 炙甘草 茜草根紫降香

(案9) 刘,左。吐血久延十四五载,屡止屡作,或轻或重,近以过劳伤及阳气,血随阳冒,盈盆盈碗,有不可遏制之势,殊为深虑。诊得脉左弦洪,右弦数。阴气日渐枯索矣,犹幸胃纳颇甘,起居尚健,还可措手。一切语言动作、饮食寒暄,自宜加慎。

粉归须 酒炒 一钱 粉丹皮 一钱 牛膝炭 茜草根 一钱 生锦纹 五分 丹参 一钱 花蕊石 醋煅 一钱半 真阿胶 蛤粉炒 四钱 炙黑草 五分 蒲黄炭 五分 参三七 另冲 二钱 宝珠山茶

又:二次复诊。血液大吐之后,阴气日伤,则胃气日索,精神顿惫,有不可支持之态。尝考古法治血辄以温补,所谓治血先治气也。刻诊脉左部渐平,右部细涩,两尺如无。急宜峻补两仪,俾后天生气复得一分,便能生一分阴气也。

上洋参 元米 桂圆肉同蒸 二钱 炙绵芪 一钱半 天麦冬 各一钱半 粉归炭 一钱 茜草根 七分 旱莲草 三钱 清阿胶 一钱半 大生地 三钱 炙甘草 五分 白茯苓 一钱半 生谷芽 檀香汁炒 女贞子 三钱 参三七 另研 一钱 宝珠山茶、藕节、红糯稻根三味煎汤代水。

(案10) 刘,左。诊脉浮洪而虚,吐血旧恙逢春不发,便是佳兆,但阴气未肯来复,则阳气易于上冒,还有复燃之变。仍拟养阴潜阳,以治其本,略加理表之属,以治其标。倘得脉象渐平,再商峻补。

南沙参 焦白术 茯苓 炙草 旋覆花旱莲草 芡实 白薇 苡仁 紫菀 生谷芽白芨末 淮山药 莲心

(案11) 某。肾阴不足,肝阳有余,平昔吐血伤阴,痰火凝聚,乘虚窜入络中,而成流痰之症。用药徒恃寒凉固非所宜,而过用温补亦非正治,须从清疏带补,养阴潜阳,顺气化痰,渐渐调理,俾其不至四窜,便是功效耳。

中生地 四钱 归须 酒炒 一钱 赤白芍 各一 茯苓 一钱半 粉丹皮 一钱半 钩藤 后下 三钱 牡蛎 先煎 六钱 玄参 一钱半 橘络 盐水炒 五分 甘草节 五分 夏枯草 姜汁炒 一钱半 银花 一钱半 大贝母 三钱 川芎 八分 一片 二片

(案12) 葛,左。咳嗽损及肺系,胃络亦伤,近见咯血颇甚,肺胃之阴两伤,燥气为病也。脉来细数而涩。当先顺气止嗽以平血络。一切辛温香燥都属禁例。

乌犀尖 磨汁 五分 大黄炭 五分 桃仁泥 牛膝炭 三钱 旋覆花 绢包 一钱半 茜草 一钱半 杜苏子 三钱 瓜蒌仁 三钱 白前 一钱 炙草 四分 茯苓 一钱半 沉香 五分 归须 八分 丹皮 钱半 新绛 五分 玄参 一钱半 枇杷叶 去毛 三片 蛤壳 八钱

又:前进和营凉血之属,咯血已止,嗽亦得平,已属应手,所虑脉犹细涩,防其余烬复燃耳。

大生地 归身 白芍 旱莲草 炙草 白术 女贞子 山药 茯苓 橘络 杜苏子 玄参 甜瓜子仁 旋覆花 川贝母 枇杷叶 宝珠山茶

(案13) 陈,左。前年曾患鼻衄,经治得愈,至今复发,阴虚阳亢,上干清道,刻交春令,诸阳升腾于上,阴液随而上冲,且平昔积有宿伤,是以胸胁板痛,腰膝酸楚无力等症见也。理之殊非容易。

大生地 归身 白芍 炙甘草 荆芥 二泉胶 蒲黄五分同炒 白薇 黑山栀 柏片 牡蛎 刮白龟板 炙酥 先煎 决明 丹参 淡菜

又:鼻衄止而复发,进养阴熄风之属,已得小效,脉来洪大,头晕欲仆。平素肝肾阴亏,气火无制,更值春阳震动,其势肆横不已,立夏在 ,防有咯血之累。慎调勿懈。

生熟地 石膏 知母 牛膝 首乌 菊炭决明 苦丁茶 钩藤 白芍 炙草 茯苓 霜桑叶 去粗筋 乌芝麻同打

(案14) 苏,左。脉息两手皆数,舌苔微白,时欲泛泛作呕,去冬曾见溢血,今逢春令,血虽未吐,而胸膺满闷殊甚。壮年患此,未可作小恙视也。

制半夏 冰糖拌炒 新会皮 瓜蒌仁 苡仁杜苏子 旋覆花 白茯苓 白蔻仁 甜瓜子仁白杏仁 白薇 象贝母 枇杷叶 鲜桑叶

又:痰气渐疏,肝风未静,诸恙得减,是药之效也,惟胃中余湿未化。宜于补阴中略佐熄风泄湿为治。

中生地 半夏 白芍 白术 石斛 麦冬川萆薢 茯苓 苡米 陈皮 白蒺藜 钩藤桑枝 白残花

(案15) 王,左。大凡务农者每受伤损,损及脏络则血症,《内经》所谓阳络伤则血上溢是也。兹因过劳以致溢血,始则略吐,继则颇多,病机已深沉,犹幸不甚咳嗽,用药还可冀效。

生地炭 归身 丹皮 赤芍 桃仁 冬瓜仁 甜瓜子仁 牛膝 旱莲草 茜草 阿胶蛤壳 丹参

(案16) 冯,左。肝脾不和,中脘作痛,是本病也;微寒发热,胸痞少纳,是标病也;至若咳嗽吐血,腰酸作楚,为损根之象,宜慎之。

香蒿 白薇 石斛 杏仁 莲草 淡芩知母 象贝 橘红 炙草 麦冬 茯苓 防己苡仁 扁豆叶

(案17) 辛,右。产虚,营卫失度,寒热燔灼,咳嗽频频,痰中带血,后天生气亦伤,故饮食不甘,纳食不舒,善嗳。理之殊非易。

旋覆花 甜杏仁 归身 丹皮 紫菀 炙草 冬虫夏草 象贝母 茯苓 冬瓜仁 焦白术 淮山药 鲜藕

又:咯血经治得止,误服升提太过,引动阳越,复致大吐,现更气急,胸痞少纳,后天生气亦伤矣。

旋覆花 细生地炭 归身炭 天花粉 紫菀 生牡蛎 紫蛤壳 冬瓜仁 元参 炙草旱莲草 参三七 磨冲 五味子 淮山药 藕汁 J+P/7HKPTFvVkefSZD2JLQOa0l4+5QXzLLG/JrJkosx/9fHtzazkUYR6bdct7u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