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湿温月余,弥漫三焦,身热不清,耳聋面瘦,结胸自利,脉息弦数。深虑正不敌邪,致生歧变,拟方以尽人力。
杏仁 白蔻仁 后下 制半夏 雅连头 干姜 广橘皮 川贝母 黄郁金 赤苓 枇杷叶铁锈水 生姜汁
外用巴豆仁一粒、雅连姜汁炒,十三寸共捣如泥,用枣浆和匀作饼约如棋十枚大,每用一枚置脐上,以蕲艾小团灸,壮不计数,以热不可耐为度。
(案2) 湿温结胸自利,身热未清,脉象细濡,已五候有余。深虑正不敌邪,外生枝节,拟方获效乃吉。
制附片 一钱 制半夏 一钱五分 雅连 姜水炒,五分 干姜 四分,炒 黄郁金 一钱五分 川朴头 五分 新会皮 八分 云茯苓 三钱 六和曲 二钱 铁锈水 五匙,和服 又加葛根 八分
再诊:制半夏 雅连头 干姜 广橘皮川朴头 黄郁金 六和曲 云茯苓 苦杏仁白蔻仁 铁锈水 生姜汁
外用巴豆仁、黄连、枣浆为饼,置脐上,用艾团灸之,不计壮数,以腹中热不可耐为度。
(案3) 湿温延经月余,寒少热多,胸次不开,脉象滑数。深虑正不敌邪,致生枝节。拟方获效为顺。
粉葛根 杏仁 制半夏 川郁金 云茯苓白蔻仁 广橘皮 大贝母 川通草 大白芍
炒六曲 枇杷叶 甘露散
二诊:春柴胡 六分 粉甘草 四分 广橘皮络 各八分 川通草 三分 桂枝 六分 大白芍 一钱五分 杏仁 一钱五分 白蔻仁 七分 法半夏 二钱 云茯苓 三钱 枇杷叶 二片
(案4)
产后百脉空虚,湿温弥漫三焦,将 近一月。右边发颐
,向来肝郁不伸,湿痰内扰,所以谷食不进,脉象弦细而滑,深虑外脱 之虞。
杏仁 白蔻仁 广橘皮络 制半夏 香苏 茎 川郁金 赤苓 川通草 涤饮散 枇杷叶
(案5) 湿温后肝木乘脾,水湿困中,脘腹膨胀而大,脉象弦涩。再延有胀满之虑。
橘皮络 茯苓皮 腹皮绒 泽泻 苏茎乌扇 川郁金 制半夏 防己 朴头 附片五加皮 通络散
(案6) 湿温五候有余,身热不清,白现而未透,舌苔白滑,渴不多饮,甚则作呕咳,脉来濡数。虑其正不胜邪,致生歧变,拟方获效乃吉。
葛根 杏仁 白蔻仁 新会皮 制半夏瓜蒌皮 大贝母 云茯苓 六和曲 川朴 川郁金 川通草 枇杷叶 伏龙肝
(案7) 湿温愈而复反,身热神糊,白外现,胸次结痞。拟方获效乃妙。
粉葛根 制半夏 干姜 雅连头 杏仁白蔻仁 广藿香 川郁金 新会皮 川通草枇杷叶 生姜汁 三匙,和服 铁锈水 五匙,和服
(案8) 湿温愈而复反,神糊身热,白现而未透。拟方尽力图之。
制半夏 干姜 川连头 川朴 川郁金杏仁 白蔻仁 粉葛根 新会皮 川通草 生姜汁 铁锈水
(案9) 先后天不足,湿温结胸,自利月余不解,加之湿痰入络,左腿痹痛,伸屈不利,脉息弦数。虑其正不胜邪,致生歧变。拟方获效乃吉。
木防己 川通草 制半夏 柴胡 六和曲泽泻 葛根 苏茎 白芥子 川郁金 广橘皮络 生姜汁 铁锈水
身热已解,结胸渐开,拟方再能应手,可高枕也。
制半夏 干姜 上雅连 广橘红络 川郁金 云茯苓 白蔻衣 砂仁衣 冬瓜仁
(案10) 湿温九日,身热下利,白现而 未透,脉象细濡。深虑化热逆传。
杏仁 白蔻仁 新会皮 川朴 粉葛根制半夏 大贝母 川郁金 六和曲 赤苓 枇杷叶
湿温郁而不伸,寒热多日不清,白
未透,脉息细濡,舌苔底白罩灰。乃水极似火证也,谨防昏陷。
制半夏 附片 炮姜 杏仁 白蔻仁 川郁金 大贝母 制南星 煅礞石 童便 赤苓
鲜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