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要

赵履鳌,字海仙,清代医家。江苏高邮人。生活于十九世纪。名医赵术堂之孙。承家传,必得独多。生平乐善为怀,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

赵冠鳌,字穉松,为赵履鳌之弟。

《旌孝堂医案》记载医案近二百。常先论病机,次述脉证,立法处方有当。

所载医案包含内、外、妇、伤、五官等多种疾病,从目录上看,涉及四十余种病证。反映出二位医家学识 广博,勤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医疗经验。

大多数医案先论病机,次述症状,使人对病证的 认识一目了然。如崩漏中一案:“肝脾既不统藏,任带又疏约束,天癸妄行,有块,腹痛作哕,谷食减少,脉象 弦细而数。再延有崩漏之渐。”开门见山点明病机,直指关键之处,是值得借鉴的医案书写方法。

既病防变是中医宝贵的治疗思想,临床价值颇大。这在该医案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常见:“再延有……之虑”“谨防……”“再延防成……”等语句,可以看出其重视早诊早治,防止疾病传变、加重的指导思想。

无论外感、内伤,所列处方中,半夏、陈皮、茯苓、

姜(干姜或生姜)几成必用之品。医家重视胃气,治病而护正的精神可见一斑。

气机涩滞,则郁而病生。赵氏十分重视调畅气机,理气开郁。苏茎(即苏梗)、郁金、橘皮、川朴等常常用之。

从所载医案看,医家采用多种治疗手段,不仅用汤剂、丸剂、膏方等内服疗法,而且还配合灸、敷贴等外治法,以期提高疗效。这些综合疗法也值得今天中医临床借鉴。

本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代抄本整理。 t5Z/wS8VMXASfJO7AlRH2/q7siT2AzuVnhR4kKqyxm2h7TrkXJpbunqu+iO8z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