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风 类中 与阴阳虚参看 (俞案)

(案 1) 向来精神健旺, 习于操劳家事, 素 无所苦, 惟左足大指时常发麻, 近连右足大指亦 或发麻。 考之丹溪、 东垣诸论, 谓麻属气虚。 而 足大指乃肝脾二经发源之地。 今麻已一年, 且 渐延至足胫, 是肝脾二经气衰而血亦耗, 恐有风 痱之患。《 内经》 云: 肝藏血, 脾统血。 血虚则 火易旺, 故齿痛, 兼生牙痈。 血因痛而愈耗, 遂 有心悸不寐等症。 近来闻响动心即惊跳, 或遇 恼怒, 彻夜无寐。 若使此夜不眠, 明日诸疴竞 作, 盖不寐则阳不入于阴, 阴愈衰而阳愈亢, 种 种不安矣。 麻发之时, 自觉头目虚眩, 此血不养 肝, 肝风内舞。 治法必以养血滋肝为主。 而血 从气生, 须兼培补元气之药缓调以图渐痊。 诊 脉左手细涩, 右寸大, 右尺不应。 先用宁神补心 汤加减。

生地 麦冬 丹皮 枣仁 茯神 杜仲甘菊 小草 石斛 灯心 三分 十帖后去灯芯加参须

(案 2) 头眩体倦, 右边手足酸麻, 是气血 不能充灌, 将有偏枯之患。 纳谷作胀, 尤属脾虚 确据, 些微之参, 岂能补益? 依方制合为妥。

人参 另入研加 五钱 百蒸於术 土炒 二两 云苓 一两五钱 苡仁 二两 归身 二两 杜仲 二两 制首乌 三两 白芍 一两五钱 焦锅巴 二两 新 会皮 一两

(案 3) 谷纳渐减, 步履如蹈空, 此下焦衰 乏, 恐成类中之病。 诊脉左大右软, 宜补心脾。

黄芪 於术 洋参 根生地 麦冬 茯神 白芍 稆豆皮 杜仲 大枣

(案 4) 失血亦不过多, 而左手麻木, 午后 神昏, 视其气象, 殊非憔悴羸瘦者比, 则昏麻二 症, 乃内有积痰, 肝风鼓动, 上蒙清窍, 将来痱中之机也。脉浊右手如促如动,往来之间,如有阻滞,痰血郁于隧道耳。宜补气血以疏通之,使其渐轻可也。 其病更有纳减便溏

人参 云苓 於术 半夏 归身 钩钩 橘红 甘草 阿胶 加真琥珀 镑屑杵极细 二分 、竹沥 十匙 ,同冲服。

(案 5) 中指属阳明胃经, 痛强麻木, 不 能屈伸, 此阳明虚而气不到, 防其肿痱, 延成 重症。

云苓 虎膝骨 牡蛎 生地 归身 白芍 秦艽 苡仁 石斛 桑枝

又,手中指属阳明,阳明虚,故屈伸不便。计维归脾汤兼针灸以通经络,方可获效。归脾汤去木香加杜仲。

(案 6) 头眩, 左肩臂麻而无力, 是中风之 兆, 脉细。 宜补以散之。

黄芪 白术 党参 归身 秦艽 桂枝半夏 甘草 海风藤

(案 7) 此类中风也。 左手足不用, 舌音 不清, 乃邪在经络, 宜大秦艽汤。 约三四十岁

秦艽 桂枝 羌活 半夏 归身 橘红茯苓 杜仲 钩藤 炙草 桑叶

(案 8) 当风沐浴, 以致口眼 斜。 虽用 药得痊, 而病根三载未除, 近加吐痰, 肋时痛, 以 风邪散入手足太阳阳明之经。 脉象左弦右滑。 宜大追风散加减。

川乌 漂七日夜 去皮 切片 晒干生用 五钱 生黑豆 去皮 二两 全蝎 酒洗去毒 三钱 北细辛 炒一 熟半夏 一两五钱 熟石膏 二两 白芷 八钱 黄芩 一两 五钱 生甘草 四钱 白附子 四钱

为末,用老姜一两、陈茶叶一两,煎汤泛丸,每夜服二钱。 raJIfa6hIUg+mXnnYWrUjQG1GlfakRCDgbK53RwoQJi+jsss22Cne9a9H28+8k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