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暑湿( 沈案

(案 1) 顾, 三四。 阳虚之体, 迫受暑湿, 气分窒塞, 脉濡, 舌白, 头胀, 心悸, 口渴。 治以 桂苓甘露饮。

(案 2) 钱, 四六。 当年久泻用三神丸得效, 是脾肾两固兼理气分之滞, 体质阳虚, 遇冷病加,今病延长夏,小水 不通,必因夏湿阻其宣化,久则气血凝着而为肠红,姑与桂苓甘露令消其湿。

(案 3) 祈, 五二。 脉缓濡, 夏季过饥, 吸 受暑湿, 膜原浊痹, 清气不宣, 脘胀腹满, 阴囊、 足跗皆肿, 得泄气少舒, 湿与热传至经腑, 当分 消其气分。

大腹皮厚朴木通防己莱菔子金沙茯苓皮萆薢

(案 4) 殷。 湿热未尽, 气分受伤, 形软不 舒, 即是热伤元气。

葳蕤绿豆皮炒川贝地骨皮知母生草

(案 5) 某, 四六。 湿温长夏最多, 湿蒸 热郁之气由口鼻而入, 上焦先病, 渐布中下, 河 间所谓三焦病也, 治法与风寒食积迥别。 仲景 云, 湿家不可发汗, 汗之则病, 湿本阴邪中人 也, 则伤阳, 汗之则阳愈泄越, 而邪留不解, 湿因热郁,发现为黄,熏蒸气隧之间,正如腌之比,斯时病全在气分,连翘赤小豆汤可以奏绩。今经一月,邪弥三焦,自耳前后,左肿及右,痈疡大发。盖痈者,壅也。不惟气滞,血亦阻塞,蒸而为脓,谷食不思,陡然肉消殆尽,胃气索然矣。商治于今,补则治壅,清则垂脱,前辈成法一无可遵,因思湿热秽浊结于头面清窍,议轻可去实之法,选芳香气味,使胃无所苦,或者壅遏得宣,少进浆粥便有进步。按:《经》云:从上病者治其上。《灵枢》云:上焦如雾。非轻扬芳香之气何以开上。

青菊叶 马兜铃连翘射干银花川贝绿豆皮荷叶边

以清水拌湿,铺入甑中,蒸露杯许,和入金汁 一杯,常以茶挑服

(案 6) 时。 刮痧震动经脉, 体虚不耐, 颇 觉不安, 亦无妨害, 但暑湿皆伤气分, 气无形质, 流行则邪解, 今以六味填阴, 滞浊暑气, 恐无此方法。

竹叶心天花粉银花连翘川贝郁金

(案 7) 钱, 十六。 脉左小坚劲, 色苍, 形 肿, 当午热灼口渴, 晨必微寒, 食物皆减, 此暑邪 乘虚致病, 状如疟症, 因吐血屡发, 表散非宜, 姑 以玉女煎方, 得热止再议。

(案 8) 钱, 四七。 宿病劳伤, 新感暑热, 咽痛, 舌糜, 目黄。 宜清上分消。

连翘麦冬竹叶心川贝马兜铃六 一散

(案 9) 俞, 四六。 脉小, 舌白, 小溲淋闭, 大便不爽。 仍流此暑湿着于气分, 气阻窍窒。 当治其上, 以水出高源也。

滑石通草桑皮茯苓皮米仁芦根

(案 10) 沈, 四七。 阳虚不喜凉食, 气阻 膈间, 脉沉, 目黄, 必有冷湿之气内着, 用辛温补 通之。

半夏茯苓厚朴益智仁广皮白

(案 11) 金, 十九。 暑邪内伏, 暑必兼湿, 伤于气分, 渐布三焦, 三焦变疟不成, 邪归伤阴, 痢不尽, 邪又变微热, 不食不饥, 九窍不和, 尝闻 病起在气, 病久入血, 延绵经月。 再治肺邪, 愚 老人见不及此。

牡蛎川连川柏秦皮远志人中白

(案 12) 郑。 暑必挟湿, 二邪皆中伤气 分, 阻而无质, 首从治肺极是, 以邪由吸入, 自上 而中也。 夫肺主卫, 心主营, 卫营失和为寒热。 肺邪逆行, 犯及心包, 遂热炽神躁昏谵, 汗出不 解, 邪非表受, 即大便通利而痞闷, 仍然亦非胃 家实热可攻而愈, 由无形气结日郁, 郁久必热, 久蒸痰聚而为不饥不食之症矣。

(案 13) 某。 风寒必从六经, 暑热必究三 焦, 况乎上受之邪, 当治其上, 开其上结, 取气微 辛, 取味微苦, 体质素虚, 勿用重剂伤损阴阳。

复诊,昨方辛胜于苦,取乎开多降少,恰在胃脘之上,方中草果知母两和脾胃以止疟,服已胸脘有辛辣气味。今午诊左数右寸尺大,胸次按之微痛,舌上白腻,亦不渴饮,决非实热滞结,思表散过辛必泄肺,肺馁不司肃降,上气遂致凝结。《内经》以气过于辛,有食甘以缓之之义,然甘味皆守气,钝非为合法,况秋分得天气之降,今金气无权,未能应乎天气。拟商缪仲醇方法,平衡轻剂,仍从上治。 Qe50k6rajPfCZfnaMPYJs/deFyY34VC8m23iotERTIU77RVAL6b/Jwp6ZSsCAX3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