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心肾阴亏,肝阳上旋。
制洋参 元武板
酸枣仁 淮山药 淡天冬 鹿角霜 云茯苓 大熟地 左牡蛎 女贞子
(案2) 肾肝阴亏,水不涵木,风动挟痰混 扰,气根不固则喘。治宜滋肾养肝,熄风化痰,燥热刚剂与病相左。
熟地 橘红 牡蛎 竹沥 天冬 阿胶白芍 淮麦 川贝 茯苓
(案3) 湿热蕴蒸肌表,遍体发瘰瘙痒。高年肾真下亏,风阳上旋眩晕。
细生地 桑皮 米仁 石决明 白芍药丹皮 茯苓 川石斛
(案4) 肝胆气火升逆,阳明头额掣痛,莫作风医。
黄连温胆汤
(案5) 素体阴亏,肝风挟痰扰乱。黄连温胆汤加石决明
(案6) 此肝急病也,得之思虑惊恐。若躁扰不已,则防变端。当甘以缓之,酸以收之。
甘麦大枣汤加白芍药
(案7) 气血并弱,脾虚肝热。
於术 炙草 归身 川连 茯苓 陈皮白芍 丹皮
(案8) 少阴咽哽,遍体浮肿,肤黄,舌浊,脉细弦数。阴亏肝郁之体,湿热内蒸也。当以养阴泄热,疥疮存而不论。
黄连阿胶汤
(案9) 阴亏痰盛之体,烦劳过度,心阴耗散。肝家风阳内煽,肢麻心恍。
温胆汤去枳,加石决明、枣仁
(案10)
九窍不和
,即属胃病。平肝即以和胃。
石决明 淮小麦 半夏曲 秫米 钩藤钩白茯苓 广陈皮 金斛
(案11) 恍惚惊悸,眩晕怔忡,脉芤涩,形 疲,色不华。皆由心阴过亏,暗吸肾真,水不涵木,则无风而自动矣。
熟地 白芍 淮麦 茯神 山药 甘草南枣 牡蛎
(案12) 心神不宁,痰火风阳煽动,忽恶寒,忽恶热,恐惧疑惑而动其中。当此阴阳交接之节,宜与养补元神。
洋参 枣仁 淮麦 牡蛎 生地 茯神橘红
(案13) 酒醴湿热伤中,为之头重足轻。
桑叶 黑栀 半夏 石决明 甘菊 橘红竹茹
(案14) 手不定,心亦不定。当细思之。
麦冬大枣汤加生地、白芍、灯心
(案15) 心营内耗,暗吸肾阴,少寐气短似喘。孤阳上冒,面赤足冷,肝逆犯胃,吞酸妒谷,表阳外薄,汗出津津。色脉皆虚,非补不可,更须息心静养,庶几药力奏功。
两仪 茯神 橘白 枣仁 猪胆汁拌 炙草竹茹 龟板 淮麦 煎汤代水
(案16) 精气神皆脱,真阴下竭,孤阳上越,危形已迫矣,奈何?勉与咸苦滋泄,载神返宅。
人参 方诸水 胡黄连 生牡蛎
再以咸苦直入至阴,佐以扶正。
前方加天冬二钱、生地五钱、龙齿一两
(案17) 邪说暴行又作,阴阳不相维系,而徒然昏脱。合咸苦直入至阴之外,无他道也。
人参 牡蛎 天冬 生地 胡黄连 方诸水
龙齿 龟板 白童便
(案18) 肝阳化风,内有伏痰,治当熄风缓肝,不可香开,不可克削。
甘麦大枣汤加白芍、钩钩。
(案19) 脉细左弦右涩,营虚水亏,肝木失涵,虚风内动,所以见症若此。当养肝肾之 阴,佐以滋镇熄风。
归身 阿胶 麦冬 紫石英 白芍 熟地石决明 沉香汁
(案20) 久病隐曲旁杂,不离肝脏。姑以甘缓酸泄,咸寒内沁,以消息之。
甘麦大枣汤加白芍,雪羹汤代水
(案21) 肝肾阴亏,风痰湿热上蒙清窍,耳为苦鸣,脐为之漏。
六味丸加山栀、甘菊、石决明
(案22) 真阴下亏,虚阳上冒。舍咸苦滋纳之外,别无他路。
洋参 天冬 女贞 淡贡菜 熟地 知母牡蛎 十大功劳叶
(案23) 头痛满蒙,右半尤甚,鼻塞涕浊,脉数弦滑。肝阳挟痰火上升无制,治当清降化痰。用风药升散,无怪其难忍矣。
二陈汤加生石膏、天冬、石决、竹茹
(案24) 肝胃风火,挟痰痹络,颈项牵痛核起,当清肝疏风化痰。
羚羊角 甘菊花 山栀 甘草 钩藤勾橘红 连翘 夏枯草
(案25) 脉涩右空左细,四肢麻木,形容不泽。心肾阴亏,肝木失涵,风阳窃动,当乙癸同源。
熟地 白芍 阿胶 归身 天冬 炙草甘菊 南枣 淮麦 杞子
(案26) 血虚营热,木火煽烁。酸甘以化之。
淮麦 白蜜 风雨梅 甘草 白芍
(案27) 营血久亏,肝阳化风挟痰,扰乱神明,陡然痉厥,去来靡定。
羚羊角 石决明 白芍 茯神 钩藤勾 中生地 麦冬 白薇 姜汁 竹沥
(案28)
脉象病情并无进退,而终岁哓哓
,心阴暗耗,阳岂能潜?今当秋冬,自宜养 阴,不必炼真说假。
熟地 黄精 鲍鱼 麦冬 山药 牡蛎
复诊:洋参 白芍 土贝母 阿胶石决明
三诊:今日胸腹不饥。贝母解郁,嫌其苦寒。照昨方加金柑皮。
四诊:劳伤心脾,不能生血灌溉,以致舌干腹鸣,神烦少寐。治当补养心脾,润肺滋肝。
党参 白芍 麦冬 枣仁 首乌 丹皮阿胶 茯神
五诊:且和肝脾。
白芍 炙草 炒黄米 灶心土
六诊:迩日脉形细软,两尺微数,面黄肌瘦,舌起刺。心肾之火不靖,脾阳不运,肝气升逆,肺失肃降。治宜运中固下,勿拘拘于养阴,若杂乱无章,焉能向愈?系痛痒相关,敢不沥忱
苦告候,诸同学印可。
猪肚丸
晨昏各服一钱五分,炒黄米汤送下
过冬至再议。
七诊:养阴清肝。
毛青布 决明子 阿胶 夏枯草 生白芍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