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肿胀

(案1) 一儿,遍体浮肿,此风水也。拟上下分消法。

干葛 羌活 防风 熟苏子 大腹皮 木通 泽泻 车前 新会皮 江枳壳 桑皮 茄皮 灯心

服二剂,肿势减半,去羌活、枳壳,加白术、茯苓、山药。

(案2) 一儿,腹胀五十余日,渐至妨食呕吐。此脾胃两虚。拟温补为主。

人参 白术 干姜 淮山药 广藿香 乌梅 甘草

(案3) 一儿,数岁。因丧母悲思太过,致心脾郁损,身热脘闷,面无华色,神倦形瘦,下部浮肿,阴囊胀大。一医以食积治,投消食清热之剂,遂畏寒呕吐,转增泄泻,皆久服寒凉克伐,脾胃衰败之象,恐医药难挽。

人参 白术 淮山药 米仁 杜车前 泽泻 木瓜 山萸肉 肉桂

服二剂后,六脉代止不匀,胃脉绝矣。奈主强药,勉议一方,即前方去萸肉、木瓜、肉桂,加附子。服之究竟不起,可悲也。

(案4) 一儿,阴囊肿亮,少腹胀急。由坐 卧于阴湿处,以致摶于皮肤而成此症。宜解表、行气、利水。

粉葛根 薄荷叶 防风 陈皮 木通 杜车前 莱菔子 枳壳 苏子 山楂

(案5) 一儿,患疮,忽腹胀气急,上、下俱微肿。此先有疮毒,复感风邪,内外相摶,荣气不从,乃成肿胀。宜先以散风为主。

防风 荆芥 干葛 江枳壳 新会皮 桑皮 苏子 杏仁。

(案6) 一儿,肿胀日久,脾气已损,复感风邪,咳嗽。

羌活 防风 前胡 桑白皮 熟苏子 杏仁 木通 猪苓 甜葶苈 天花粉 腹皮 生姜

(案7) 一童,泻久,肢肿腹胀,乃土虚不能制水,当补中利水行湿为主。

陈皮 茯苓 白术 生米仁 淮山药 人参 半夏 厚朴 大腹皮 建泽泻 木通 山楂

(案8) 一女,十岁。秋间曾患疮疡,虽已痊愈,饮食尚少,至望前夜发潮热,腹胀脐突,晚卧不安,咳嗽气急。咸以疮毒入腹治之,以其便难,又行下法,诸症更剧。延予诊视,脉俱洪数,系积热既久,脾土衰弱,不能生肺金,木寡于畏而来侮土,故腹胀如鼓。兼之睡卧气促,痰火上升也。《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乃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法当降火清金,补脾行湿。

麦冬 黄芩 川黄连 云茯苓 厚朴 泽泻 腹皮 甜葶苈 杜苏子 山药 半夏 桑皮

(案9) 一儿,遍身浮肿,少腹胀痛,小溲不利,欲吐。因痰涎胶固于膈,且久乏谷气,不敢妄行攻击。

陈皮 木通 甜葶苈 杜车前 泽泻 枳壳 腹皮 青防风 上云珀

(案10) 一儿,向有积热哮喘,触之即发。前患疟疾,月余方愈,然脾气已损,以致遍身浮肿,哮喘频发不得卧,食则稍可。此虚火炎上之 征。但久病之后,脾肺两虚,能进参、术,犹可挽回,若仍用利水之剂,则非余之所知。

人参 白术 茯苓 麦门冬 桑白皮 桔梗 陈皮 苏子 马兜铃

(案11) 一儿,水肿,上部已退,饮食未进。宜补中、行湿、利水。

陈皮 木通 建泽泻 杜车前 白术 茯苓 山药 山楂肉 建神曲 藿香 半夏 腹皮

(案12) 一儿,先肿后喘,手足逆冷,不思饮食,脉小而沉。此脾传肺也,《经》谓之“阴水”。理宜补脾扶元。以其喘急,先治其标。

炙桑皮 茯苓皮 苏子 车前 腹皮 细木通 建泽泻 陈皮

(案13) 一儿,身多疮疥,浴后疮势稍减,忽遍身发肿,心胸头面更甚,气促不能眠,日晡更剧。乃疮疡久耗其真元,腠理不密,风邪入客于肺而肿且喘也。宜疏肺解表治之。

甜葶苈 杜苏子 桑皮 杏仁 枳壳 炙麻黄 青防风 荆芥 前胡 gm8ezyrCxo5TefR9YULXhjAvAqHQwrnxWsFATKhzlbtXA1K/Fea/MBXP6v4KEP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