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要

作者彭用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医家。精医术,善太素脉。除《原幼心法》外,著有《体仁汇编》6卷(1549年)、《简易普济良方》6卷(1561年)等。

《原幼心法》共3卷。上卷主要论述孕产及小儿养护所应注意的问题,中卷及下卷以证为纲,将小儿病自幼及长分成27门,每一门又分别论述病因病机、四诊用药、治则治法,并据证定方。书中还采用诗歌、赋形式,并附有图谱,使全文形象易懂,便于记诵。全书方论证治完备,广征博引,间述新见,于治则治法论述颇多。该书具有下述特色:

推原本始,重视胎教。书名的“原”字,即推原本始之意。作者认为“小儿内无七情六欲之交战,外无大风大寒之相侵”,小儿病源应“究其父母与乳母之病源”,从胎孕之时就应注意胎教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从父母的嗜好及其所处地情民俗、受孕时间、孕妇的起居与饮食禁忌、婴儿的护理、哺乳及诸病的成因、证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从胎儿到婴儿,为人父母者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以证类方,论述颇多。全书将小儿病分为初生、变蒸、惊风、诸疳等27门,以证类方,共收入450余首方剂。强调小儿为哑科,医者必须心存仁慈,耐心询问,仔细观察,故书中对各病病证论述详细,引经据典,辨证论治,类方用药。

治法多样,重视外治。作者对于小儿病的治法,除了内服药外,还采用多种治法,尤其是灸法及外治法的运用较多。如初生儿用甘草黄连汤拭口,以猪胆汁煎汤洗浴,吸咂前后心及脐下、手足心通便,乃至贴囟、点眼、塞鼻、吹耳等,对于不易喂药的小儿来说,十分方便而有效。

广征博引,图文并茂。从书中可以发现作者平时博览群书,对于小儿病的证治,并不拘泥于常用治法,而是兼采诸家之长。全书引用20余位前代医家近30部医学论著,可见作者涉猎很广。其中作者最为推崇的是钱乙、杨仁斋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论述。但作者并非单纯“拿来”,而是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予以评论,加以取舍,师古而不泥古。全书附插图6张,并在行文中加绘图形,使文意一目了然。同时还采用了诗、歌、赋的形式,便于后学者记诵。

该书成于明代,而能提出诸如“不信巫信医”“无子之因不可尽归咎于母”等医论,实属不易。

《原幼心法》作者系彭用光,但本书据字体来看为两人所抄,不知抄录者为何人,因文中多处直用“彭用光曰”“用光按”等字样,而行文中又有“余曰”“愚按”等说,根据古人的行文习惯,可见本书是抄者在抄录彭用光原书后,又加上自己的见解而成。

本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余秘谢氏永耀楼抄本整理。 VcupbVyzp/NnmLLSj7yK9SpgbnqaraQX2Z/zkGu4HGTxG4ttSMqt1voh82sPmo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