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要

《剑慧草堂医案》三卷,清·卧云山人(一名甘苦宜人)手录。作者生平未详。《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称清·潘文清辑,但原抄本未见相关字样。全书所载医案以内、妇科为主,兼收五官、外科病证,共计67种。上卷载咳呛、音嘶、哮鸣、痰饮、泄泻、痢、疸及风温、风燥、暑湿、疟疾、霍乱、湿热等外感病。中卷列虚损、鼻衄、失血、淋浊、肝胃气痛、胁痛、肿胀、肺痿、痹症、怔忡、痞聚、鼻渊、串疬、肠痈等内、五官、外科病证。下卷专收女科病证,先载咳呛、痰饮、便泻、肿胀、风温、癃闭、肝火、眩旋、心悸、肾积等女科杂病,后列调经、崩、带、子悬、恶阻、产后瘀阻妇科病证。

作者善用仲景方、《千金方》、时方治疗痰饮、肝胃气痛、咳呛、温病、瘕等常见病及外感昏迷、出血、虚损、癃闭等疑难病症。各证医案多少不等,少则一二则,多则数十则,有的复诊亦多,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辨证经验、用药进退及治疗效果。例如肺失肃降的咳呛,作者善于将旋覆代赭汤、泻白散、三子养亲汤、千金苇茎汤、黛蛤散、二陈汤、二母散等方融会贯通,随症化裁应用。书中所用医方,除汤、丸剂外,尚有治疗痰饮、疹 和平补三阴、气血双补的膏方四首,可资临证参考。在药物炮制方面,案中大量使用药对或配伍的中药进行加工,颇具特色。如代赭(旋覆拌)、旋覆(代赭拌)、白芍(桂枝拌)、白芍(银柴胡拌)、白芍(桂心拌)、山栀(大豆卷拌)、地黄(秋石同捣)、石决明(青黛拌)、竹茹(姜汁拌)、竹茹(玫瑰花制)、归尾(茴香拌)、茴香(归尾拌)、滑石(粉甘草拌)。又不同药物采用同一种药物拌制,用于不同病证,如苏梗(川连拌)用于妊娠恶阻,藿香(川连拌)、佩兰(川连拌)治湿热,煨木香(川连拌)治泄泻,吴萸(川连拌)用于霍乱,枣仁(川连拌)用于安神。惟所收各案,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地址、时间,药名下大多无剂量,或有而不全,处方没有服药帖数,少数医案仅述病机或主症,记录过简,为其不足。

方中所用药名,有些药物存在着两药合称为一名,一药有全称与略称多种名称并存的情况,前者如元丹参(玄参、丹参)、青陈皮(青皮、陈皮)、白前薇(白前、白薇)、潼白蒺藜(潼蒺藜、白蒺藜)、茯苓神(茯苓、茯神)、赤白茯苓(赤茯苓、白茯苓),书中保留原样。后者对略称作必要的注释,如铁斛、铁皮斛,即铁皮石斛。原斛、扁斛、原金斛,即金石斛。若简称会引起误解的,改为全名。例如仙鹤,全部改为仙鹤草。如略称使用了俗写字,则依书中的全称或《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年7月第1版)改。葶力改为葶苈,必甲改为鳖甲,紫苑改为紫菀,香元皮改为香橼皮等。

本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整理。 i/pObqPAl1LU2d/sB3bPmMufPAArtwgu1mdRU3nHyybUltOZZunQHXLAhJvQTFU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