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桂枝汤

桂枝汤 《玉函》

治风伤卫气,脉浮缓,发热,自汗,营卫不和。

桂枝 三钱 白芍 二钱 甘草 炙,二钱 生姜 五片 大枣 掰,四枚

五味水煎温服,啜热稀粥一盏,以助药力,覆暖取微汗,效。不汗,少顷再服。

小建中汤 《玉函》

治风木乘脾,寒热腹痛。

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三钱。

黄芪建中汤 《金匮》

治虚劳,感寒发热,自汗。

桂枝汤加黄芪钱半,胶饴一合。《千金》多人参二钱。

桂枝汤和营表药,倍芍药,加胶饴,便能建立中气。以芍药之酸敛护营血,胶饴之甘培养中土,更加黄芪以实卫气,营卫脏腑俱和而受益多矣。《千金》于小建中方加入当归,名曰内补建中,其调和中外之力可知。

阳旦汤 《千金》

治冬温脉浮,发热,项强,头痛。

桂枝汤加黄芩钱半。

阴旦汤 《千金》

治冬温内寒外热,肢节疼痛,中挟寒食。

桂枝汤加黄芩钱半,干姜五分。

阴霾四塞,非平旦之气无以开启阳和。桂枝汤原名阳旦,开启阳邪之药也,《千金》于中加入黄芩之苦寒,性轻以治冬温在表之邪热,仍以阳旦称之。若兼挟寒食,再加干姜之辛温散结,以治中土之停滞,遂因之曰阴旦,与经络之阴阳风马牛不相涉也。

独活汤 《千金》

治风懿,奄忽不知人,咽中闭塞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 曳。

桂枝汤桂枝易桂心,去大枣,加独活、栝蒌根、生葛发其汗。不得汗,去独活、栝蒌根、生姜,加防己、防风、麻黄。喑痖 不语,并皆治之。

当归四逆汤 《玉函》

治阳邪入犯厥阴,四肢厥逆。

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三钱,细辛、通草各一钱。

邪犯厥阴之界,有入无出,虽有热邪,势必从阴而为厥逆。故厥阴篇中有厥深热深之例,以振发传经之变端。病邪至此最为紧迫。医者苟无成识于胸中,临病将何措指?南阳先师乃毫不以厥逆为意,仍取太阳例中桂枝汤方,加入当归协济芍药以护厥阴之营,细辛引领桂枝以为厥阴向导,通草通利膀胱以疏厥阴出路,与桂枝平分力量,为分解之捷径。虽厥阴与太阳两经接壤,邪入阴,断无复传阳经之理,先辈六经例有不罢再传之说,大可喷饭。而桂枝方中独去生姜者,恐辛辣性暴,不待气味入阴,便从太阳开发,转虚其卫,再有何力以振驱邪之任欤?由是广推大小青龙、大小柴胡和解营卫两歧,表里交界之邪必用姜枣为一定之法。若麻黄汤则专主寒伤营证,便与生姜无预,逮至三阴等治,从无一方泛用生姜者。生姜为手头常用之物,尚尔若此之慎,况有不察厥深热深之旨,一见四肢厥冷,漫投姜附、四逆,于此能无戚戚乎?

内补当归建中汤 《千金》

治产后血虚,虚羸不足,腹中刺痛,少腹中急,或感寒发热。

桂枝汤桂枝易肉桂,加当归二钱,胶饴六钱。

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钱,阿胶三钱。产后一月服四五剂,令人强壮。

桂枝龙骨牡蛎汤 《玉函》

治虚劳梦泄,恶寒发热。

桂枝汤加龙骨(煅)、牡蛎(熬)各钱半。

桂枝大黄汤 《玉函》

治太阴中风误下,引邪入内,腹满痛。

桂枝汤加大黄一钱。

桂枝汤,表药也,以其误下引邪内贼,而腹满痛,浑是表邪在内不解之故,故仍用桂枝汤,略加大黄因势利导,病既变,则药亦不得不随之而变也。

桂枝葛根汤 《玉函》

治太阳经柔痉,自汗,脉浮。

桂枝汤加葛根二钱。

栝蒌桂枝汤 《金匮》

治痉,太阳证备,身体强 然,脉沉迟。

桂枝汤加栝蒌根二钱。

桂枝加附子汤 《玉函》

治亡阳漏风,肢体屈伸不和。

桂枝汤加熟附子一钱。

桂枝加黄芪汤 《金匮》

治黄汗,发热,经冷,腰以上汗出,下无汗。

桂枝汤加黄芪二钱。

芪芍桂酒汤 《金匮》

治汗如柏汁,肢体肿,发热,汗出而渴。

桂枝汤去甘草、姜、枣,加黄芪五钱,苦酒和水煎。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

治血痹,身体不仁,如风状。

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等分。《千金》桂枝易桂心,加人参,名黄芪汤。

茯苓甘草汤 《玉函》

治风邪入犯膀胱气分,小便不利。

桂枝汤去芍药、大枣,加茯苓二钱。

苓桂术甘汤 《玉函》

治心下有支饮,胸腹支满,目眩。

桂枝汤去芍药、姜、枣,加茯苓二钱,白术一钱。

此仅用桂枝汤之半,以流动中外之支满;兼四君子之半,以运行在里之痰气也。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金匮》

治肺痈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

桂枝汤去芍药,加皂荚一枚(去皮、核,酥炙)。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金匮》

治气分,心下如盘。

桂枝汤去芍药,加麻黄、附子各一钱,细辛半钱。

病在气分,非麻桂不能分解;病气盘错,非辛附不能破结。去芍药者,恶其酸收也。

小青龙汤 《玉函》

治溢饮,喘咳,自利,发热。当发其汗。

桂枝汤去姜、枣,加麻黄三钱,半夏二钱,炮姜、细辛、五味子各半钱。

小青龙加石膏汤 《金匮》

治喘咳上气,烦躁,心下有水气。

小青龙汤加石膏鸡子大一枚(碎)。

桂枝麻黄各半汤 《玉函》

治太阳证,脉微,恶寒。

桂枝汤加麻黄、杏仁。

桂枝二越婢 一汤 《玉函》

治营卫俱伤,风多寒少而烦满。

桂枝汤本方各二钱,加麻黄二钱、石膏三钱。

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

治肢节痛,脚肿如脱。

桂枝汤去大枣,加麻黄二钱,白术半两,知母、防风各四钱,熟附子二钱。

炙甘草汤 《玉函》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及肺痿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虚劳不足,汗出而闷。

桂枝汤去芍药,倍甘草,加人参二钱、生地三钱、麦门冬二钱、麻子仁一钱、阿胶二钱。

是清润调补药中,但用桂枝一味以流动经脉之滞,麻仁一味以滋润肠胃之结,而脉虚结代、心虚动悸,一切虚劳不足得以荣养,则脉虚自复,心悸自宁矣。

芍药甘草汤 《玉函》

治营血受伤,热不止。

桂枝汤去桂枝、姜、枣。

芍药甘草附子汤

治发汗病不解,反恶寒及疮家发汗成痉。

桂枝汤去桂枝、姜、枣,加附子一钱(炮)。

黄芩汤 《玉函》,一名黄芩芍药汤

治伏气发温,太阳少阳合病,白利。

桂枝汤去桂枝、生姜,加黄芩三钱。

黄芩加半夏汤 《玉函》

治伏气发温,内挟痰饮,痞满,咳逆。

桂枝汤去桂枝,加黄芩三钱,半夏二钱。

黄芩汤本治春夏温热,热自内发,故于桂枝汤中除去桂枝、生姜之辛温,易以黄芩之苦燥,转温散为凉解,大匠运斤,妙用不可思议。后世借以治下利身热,亦不出此。其黄芩加半夏汤治自利而呕与夏秋下利白沫,若合苻 节,异病同治,总不出南阳之绳墨也。 BVZ6VuvSWAxd6FmPY5tkJa4N/7FvjcV8MHwjThr01ujxpyA6TlN4mOUQc2xBGw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