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根据各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可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分为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年)、曲折发展时期(1958~1965年)、停滞发展时期(1966~1976年)、恢复发展时期(1977~1985年)、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稳定发展时期(2001年以来)六个阶段。
1.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做出了恢复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694个重点项目建设,采取“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发展方略,通过重工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极大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在这一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7.06%,大大超过该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2.曲折发展时期(1958~1965年):1958~1960年国内开展了“大跃进”,在工业发展中大炼钢铁,重工业、轻工业增长迅速,国内职工快速增加,在控制农村人口流动方面也失去控制,城镇人口比重从1957年的15.39%增加到1960年的19.75%,年均增长率达到1.45个百分点(叶裕民,2001)。1958~1960年的城镇化已经显示出过度城镇化的特征。此后,1961~1965年,中国进入第一次“逆城镇化”时期。“大跃进”使得城市购买力的增加和城市商品供应不匹配,再加上自然灾害、与苏联关系恶化等因素,国家逐渐对城市政策进行调整,通过户口管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调整市镇建制、三线建设等手段缩减城市职工的规模和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使得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直至1965年这一调整过程结束,城镇人口的比重降至17.9%。
3.停滞发展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范围内再次出现“逆城镇化”的现象。三线建设进入高峰期,工厂进山入洞,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陷入停滞。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尽管1971年开始城市的事业单位开始恢复在农村人口中招收职工,但是该时期农村人口增长速度更快,至1976年,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下降至17.4%。
4.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8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把工作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推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战略。至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改革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居民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大批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走出了倒退的低谷,城镇人口的比重连续12年实现增长。
5.快速发展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随着城市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城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再加上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工业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大大加速,城市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成为城市城镇化水平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该时期,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的经济部门,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城镇化的质量不断提升。小城镇也成为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1983~1992年中国的建制镇增加11571个,小城镇成为转移农村人口、减轻大中城市人口压力的重要工具。
6.快速发展中期(2001~2012年):21世纪的世纪之初,“十五”纲要确立了“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加入 WTO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讲,这一阶段城镇化仍然以数量增长为主,201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中国大陆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实现了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体系优化、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等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凸显,也成为制约中国城镇化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瓶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出口疲软,工业化进程面临总量增长慢、结构调整压力大的问题,另外,受国内住房市场消费不足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开发需求减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7.新常态下稳定发展时期(2012~今):党的十八大指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五大体制改革要点,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户籍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等,为进一步市场优化城乡劳动力配置和城乡间人口流动提供了政策基础,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提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朝着提升质量、注重存量的发展模式,城镇化将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2013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应该走“自然之道”,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不能过度追求城镇化指标,更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强调城镇化质量,保护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我国城镇化将迎来全新的以质量为核心的稳定发展时期。不可否认,城镇化质量提升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城镇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飙升等“大城市病”,城市贫困、收入差异加大、社会不公平等城市社会问题;城市与村镇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东中西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等。
上述城镇化过程通过实际城镇化率数据来体现,表4-1、图4-1显示了中国60多年来的城镇化过程(按照城镇人口比重法计算)。根据城镇率发展规律理论(图4-2),城镇化水平进入25%之后,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该过程将持续至城镇化率达65%,此后城镇化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发展趋于平稳。据此来看,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建设将继续迎来新的增长。
表4-1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中国城市化率
图4-1 基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城市化率
图4-2 世界城市化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