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间结构战略
1.发展紧凑、均衡的城市形态
积极推动实现城市居住、工作、商业、娱乐空间均衡、紧凑布局,努力在一定区域尺度内实现“职业-居住”平衡,减少居民通勤和日常交通的出行距离,减少居民的小汽车出行依赖,实现城市机动出行总量的不断减少;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提高城市建设开发活动的约束标准,努力推动“多中心、次中心、卫星城”的发展,严格控制城市“单中心摊大饼式”空间无序扩张;有序适度的将就业、人口及各项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疏解到次中心,推动实现城市地域空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因空间不均衡发展导致的长距离、高能耗交通量增长的问题。
2.引导大城市多中心发展,避免过度集聚
城镇人口的多中心分布能够有效降低中心城高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成本,缓解大都市区集聚不经济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因此,为实现大都市区经济效益及能源等基础资源的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应当坚持和强化多中心发展的城市空间政策,防止“摊大饼”式的外缘扩展,实行有重点、有次序的差异化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政策倾斜,重点培育具有初始优势的外围地区成为次中心,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以提高大都市区的空间经济效益。同时,多中心战略并不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因此,政策上要防止一哄而上,避免战略层面上的失误。表3-5中列举了不同规模城市可以采取的能源高效型城镇的空间战略。
表3-5 能源高效型城镇的空间战略框架
3.坚持高密度、多样性的空间发展导向
坚持城市高密度空间发展导向,努力推动用地和基础设施“高强度、集中式”开发,实现在适宜空间尺度内的各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组织,促进能源、土地等基本资源的高效利用;坚持多样性的土地利用开发导向,坚持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实现居民的高能耗机动化比例不断降低,低能耗的出行比例不断提高(步行、自行车出行、公共交通);在高密度、多样性的空间发展导向下,促进能源、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等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加强建筑空间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交通和建筑两大领域的能耗量的不断降低。
4.贯彻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
在街区空间发展上,贯彻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为导向,坚持以居民的生活宜居为本,优先考虑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部分,努力打造公共空间、绿地、广场型邻里中心;对于内部交通,主张设置较密的方格网状道路系统,控制街道宽度,保持主干道宽度在10m左右,标准街道在7m左右,较多的道路联结节点和较窄的路宽可有效降低行车速度,从而营造利于行人和自行车的交通环境;促进社区的紧凑、多样性发展,实现土地和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适度提高建设容积率,提高社区建设的经济效益。
·哥本哈根城市的空间拓展沿轨道交通干线发展,向外伸出5个带状发展轴(图3-28)。
·用地开发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或交通中心进行,郊区形成紧凑、高密度的布局。
·各发展轴带之间保留农业用地和绿地。
·2004年的《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空间的均衡发展,重视东伦敦、北伦敦等非传统中心地区的发展,形成多个复兴的城市次中心。
·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以绿带形式明确了发展边界,从此大伦敦空间扩张被约束在绿带内,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被有效控制(图3-29)。
图3-28 哥本哈根“指状”城市空间结构
二、土地利用战略
1.从传统的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
传统的将农业用地、荒地开发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量开发用地模式,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快速消耗,基础设施及资源的低效使用,机动化交通量快速增长等诸多城市问题,是导致能源使用不集约的重要因素。
图3-29 大伦敦多中心+绿带的城市空间结构
能源高效型城镇的土地利用开发,要坚持以城市用地供给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土地更新和再开发为导向,不断挖掘存量土地、建成空间的潜力,提高存量用地的使用效率,大力推进老旧城区、老旧工厂区、棚户区等低效建成用地的再开发,将城市空间再造、城市产业转型、土地更新有机结合、协调共进,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集约使用。存量更新要求城市的用地供给由郊区的新开发用地转向城区内衰败的老旧住区、工业厂区等土地的再利用,老旧城区改造和工业用地整理(棕地改造)是两类典型的存量土地开发类型,在伦敦、马尔默等能源高效型城镇的土地开发中均有成功实践。
2.坚持精明的土地开发策略
在土地开发上,坚持以精明的土地开发策略,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土地-用地开发一体化”开发策略,大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适当先于用地开发的导向型开发。坚持以“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为导向,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开发的关系,在微观用地规划中,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街区中心到街区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并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混合配套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努力实现一定区域尺度内的多样性和宜居性,从而推动公共交通、步行等低能耗出行方式取代汽车成为主导出行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建设活动、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3.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混合度
以最大化提高能源、土地资源等基本资源的使用效能为纲,在不减少空间宜居性、舒适性的标准下,适当提高城市用地开发的强度,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提高住宅、商业、产业等各类建设项目的容积率标准,强调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集约化使用,提高基础设施类用地的服务半径,以高强度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住宅项目等服务更多人口。提高用地的混合性和多样性,推动实现在大型住房建设项目中混合配套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各项城市活动分布的均衡性,确保居民能够在适宜空间范围内便捷的获得各项日常生活服务,从而降低居民出行距离和机动化出行量。
表3-6 能源高效型城镇策略的土地开发策略
三、交通战略
1.坚持可持续的交通路网规划和设施建设
坚持以可持续、高效性的城市交通路网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导向,适当减少道路宽度及机动车道数,增加步行道、车行道宽度,提高道路路网密度,增加道路联结节点,提倡方格路网式的高密度路网结构,给予出行者更多出行路径选择的弹性空间,减少交通主干道和节点的交通拥堵,大力推动绿道、自行车道建设,提高道路环境的多样性,保持邻里社区尺度的主干道宽度在10m左右,标准街道在7m左右,促进步行、出行车友好型道路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机动车位额度管理,控制机动车位的建设规模,引导机动车使用减少,提高自行车位、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规模,鼓励自行车出行等。
2.大力推进交通需求管理实践
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TDM)是指通过影响出行者的潜在出行需求特性,从而实现减少或重新分配实际出行对空间和时间需求,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从交通供给端机械的扩大道路供应追赶交通量增长的传统被动交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被证明是会引发更多交通量、交通能源消耗、加剧城市拥堵问题的不科学方法TDM是一种主动控制交通需求发生量,主动引导需求时空分布,主导寻找交通供需关系平衡点的交通管理理念与思路(图3-30),因高效性、可持续性被广泛实践于能源高效型城镇的交通管理中。
图3-30 传统交通供给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路径对比
基于TDM的能源高效型城镇交通发展策略和措施框架由三个控制维度展开,要求从软性管理和土地开发策略上引导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改变。第一,严格控制交通产生,促进区域开发的均衡性,实现区域职住平衡,实现交通发生源和吸引源的减少;第二,引导出行方式选择,升级公交服务,鼓励公共交通出行,限制私人机动车的使用,重构慢行网络,优化慢性环境,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鼓励合乘车、共享出行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第三引导出行时空分布改变,完善各类引导政策,实现高峰的时空分区趋于均衡。
表3-7详细总结了各项具体的TDM措施,部分措施已经在城市中有所实践,如:伦敦、斯德哥尔摩在高峰时期的市中心征收“拥堵费”,哥本哈根、新加坡实施的土地交通一体化发展,美国的HOV(高承载率汽车Car-sharing)计划,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建设等。
表3-7 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的能源高效型城镇交通发展策略
续上表
四、绿色建筑战略
1.以全方位政策法规推进绿色建筑
通过法律和经济作为调控手段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建筑节能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各项绿色建筑指标和评估标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大力推动和扶持绿色建筑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深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奖励、免税、快速审批、特别规划许可等绿色建筑鼓励发展措施体系;加强节能和绿色建筑教育宣传,提高民众节能意识,促使绿色建筑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具体经验可以从推行绿色建筑较为成功的国家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一套科学、完备、适合本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和指导绿色建筑的发展如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则》,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强制和引导发展商申请绿色建筑认证,一些州与地方政府采取命令的方式要求政府投资以及超过一定面积的新建筑,包括私人建筑与政府投资建筑(符合绿色建筑标识的要求),一些州与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者、业主减免、扣除税收,对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新建筑给予快速审批并降低审批费,还根据建筑获得评价标识的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2.以适应性技术研发支撑绿色建筑
大力推进各项绿色建筑技术和管理实践体系的研发,不断增加各部门对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完善绿色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体系,制定绿色建筑研发成果的评估标准和鼓励政策,制定科学、合理、可实践的年度研发计划,建立绿色技术的引进体系,不断构建绿色技术的本土化策略体系,强调技术研发的实用性和可实践性。
具体来看,绿色建筑技术包括两类:一类是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等“关键”技术;一类是“适宜性”技术,需要将引进的成熟技术进行选择与创造本土化的绿色建筑,将合理的低成本工艺与新技术产品结合,强调低技术与高技术结合,如自然通风、外遮阳措施、科学使用能源、雨水收集等低成本改造,实现技术实践和使用的高效益性。
3.以全寿命周期视角实践绿色建筑
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实践绿色建筑,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践策略,不断推进绿色建筑在6个环节的实践:不断深化绿色建筑的规划理念,强化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提高绿色建筑施工质量,完善绿色建筑的运行和管理体系,加强绿色建筑的维护和养护意识,开发绿色建筑拆除后的再利用模式。
绿色建筑实践的6个环节涵盖了建筑业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规划编制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建材生产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安全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需要在各个环节对各涉及部门建立起完善的发展策略体系,建立高效的沟通、反馈、协商平台,协调各环节部门的利益,推动绿色建筑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