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城镇化定义与内涵

一、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人口、地理等诸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复杂概念,是城市发展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复杂过程。中外学者基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本国城市的发展情况,对城镇化有不同的定义。埃德瑞基(Eldridge,1956)将城镇化定义为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表现为集中点的增加和原有集中点面积扩大两种形式;米切尔(J.C.Mitchell,1999)将城镇化定义为人口向城市(镇)转移、农业活动转向城市职业以及对应的行为形态随之改变的一种城市(镇)形成的过程;麦多斯(Meadows,1992)等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由于技术与社会交互影响形成城市文明的一种过程;日本学者山田浩之(1980)认为城镇化是包括在经济基础领域的城镇化和城镇生活方式深化和扩张两个方面内容的城市发展过程。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文中指出,城镇化或城市化主要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由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的术语开始广泛使用,此后展开了对中国发展语境下城市化定义的讨论。

基于中国城镇化发展中人口迁移的现状,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农业人口变成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基于地域视角,有学者提出城镇化就是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在地理空间上发生分离和农村区域转变为非农业区域的过程;有学者从劳动力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就是在工业化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地区和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转移的过程;还有的学者基于生活方式的视角指出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向城镇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化”的过程;最后,也有学者从综合的视角定义中国的城镇化,认为城镇化是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城镇的发展与扩张,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和基础服务设施等随之发生演变的城市发展过程。

二、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表征主要体现在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增量表现为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新城镇产生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建;存量表现为现有城镇更新、城市再开发、土地再利用等。城镇化的内涵是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具体包括城市用地扩展、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所承载城市文明的扩展与传播。

1.城乡空间城镇化

空间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城市空间扩展,其二是城市空间的更新,其三是城市空间立体开发。城市用地空间扩展主要体现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和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主要有以下特征: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城镇;已有城镇向外围扩展;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转变成建设用地;土地性质的改变,由此带来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的变化。土地利用的城镇化意味着相比农业土地利用更集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的土地利用结构。

城市空间更新体现为城市土地与空间的再开发,包括了城市废旧工厂区、港口码头、仓储等“灰色”地区(Grey Area)的再开发利用;旧城区棚户区、贫民窟等地区的改造和再开发;城市建成区内的开敞空间和绿色空间(Openand Green Space)的开发建设,这种模式也叫填充式开发“Infill Development”。

城乡空间城镇化不仅仅体现在水平尺度上的新开发和再开发,还包括了在垂直尺度上空间开发利用。主要体现为在土地利用类型、功能等不变的情况下,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种类型的城镇化也叫“垂直城市”(Vertical City)。

2.人口城镇化: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的迁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城镇化的重要表征,是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其实质是人口所从事活动的转变过程。人口城镇化的机制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在生活和收入上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土地上的有效投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劳动力中依附于耕地的劳动力比重日趋下降,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和生活质量差距的扩大化增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推力。

城市的拉力也加速了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增强,使得城市的中心作用日益突出,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更大的市场引力,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方面的巨大拉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

3.经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层面上的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经济规模上来看,经济规模较大,能够形成有一定地区影响力的跨区域经济实体,形成经济部门齐全、功能完备的经济体系;其次,在经济结构上,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具备较发达的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体系,第一产业的功能下降,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第三产业将会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

城镇化在经济方面的动力是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联系紧密,特别是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会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以工业为基础的城市集聚在空间上具有密集性,对应密集的空间组织安排和资源配置结构,因此必然会对工业化发展所依赖的共同资源、交通运输、市场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增加投入,进而使城镇规模扩大,或催生新城镇的建立。

在经济方面的几个变化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条主线。城镇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表现为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研究表明,城镇化的数量水平与产业结构存在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城镇化水平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将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反过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又会带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4.人居环境的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改善

城镇化过程的外在表现,还包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满足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是城镇发展的根本。城镇化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如给排水、道路和通信等)及文化福利设施(如医院、学校等)应当根据城镇的发展和人口增加的需要进行及时的建设和更新、维护,为高效率地组织生产、消费及维持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为城镇居民的生活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城市的景观也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努力营造宜居、绿色、节能、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城镇的永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5.生活方式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的表现除了人口迁移、建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变化之外,还包括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农村生活方向的城市化变化。主要体现在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会向城镇模式变化。在此过程中,进入城镇的人口通过不断学习和接受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城镇居民也会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对周边农村的生活方式进行扩散和传播。与农村的生活方式相比,城镇化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更加快节奏和高效,文娱活动丰富,对外联系便利,拥有较高的消费水平和更好的社会保障,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较高。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文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媒介向农村地区渗透,尤其是在城郊地区,或者与城市具有强烈的城乡联系的农村地区,使得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过渡,消费和文化观念发生变化,社会行为准则也随之变迁。这些媒介包括了新闻媒体、网络通信等虚拟方式,也包括了进城务工者或者已经城市定居的农村居民。 dEdp53Dvlpsph9KaqNTwlE2ElraN0L/HTGXhuvhPEeiElzr3XiudvOornzIXGcX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