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序

无论是否喜欢他,人们都无法否认:鲁迅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存在。

思考现实,回望历史,探寻未来之路,常常都要想到他。不仅追随者把他当作精神灯塔,即使那些厌恶他的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也往往首先拿他开刀,因为他的确像一块碍手碍脚的大石头。

他活着时,曾希望自己的文字速朽。但事与愿违,一个世纪即将过去,他的文字依然鲜活,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常常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发言。尽管“绍兴调”和“五四腔”与今日流行的“普通话”距离甚远,但80年过去了,90年过去了,甚至是100年前的言论,却至今难以有所替代。

别的资源当然有,比如胡适,比如陈独秀,但他们之间只可互补,而无法取代。

选编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忽然想到一个词:“精神贵族”。

人世间有一种精神,叫“贵族精神”;又有一种人叫“精神贵族”。精神贵族不一定物质上富有,但精神上则必须富有。这富有的标志,主要在于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可以接济别人。其实,富有本是相对的概念。怎样才算富有?腰缠百万或腰缠亿万,都有可能还是穷。这穷与富的分别,就在于是否能拿出一些“普济众生”。物质上的穷与富是这样,精神上也是这样。

所以,贵族的标志并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对周围人们有所承担,有所给予。贵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是对责任和荣誉的看重。无论对人类,还是对族群,只要不愿承担责任,就成不了贵族。靠自骄和自贵,是无济于事的。

有一种人往往被误认为精神贵族。因为他们往往有文化也有修养,而且有高高的楼台,不但门前雪扫得干净,而且装饰也华丽而优雅。然而,他只是追求他的艺术或学问,周围人们的疾苦和命运都与他无关,除了他自己的那点儿事,天下事不值得理睬。这样的人即使再有才华和学问,即使取得什么成就,也成不了真正的精神贵族。对于这样的人,人们是有理由不尊重的,因为他并不关心我们,我们凭什么要理睬他?

然而,鲁迅却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什么叫精神上的富有?什么叫胸怀的博大?“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唯其如此,才有对芸芸众生的关切,才有对民族命运的忧思,才有对人世间各类人物的大悲悯。

这种精神,与读书人有血脉相承,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收在这个集子中的,多是一些“轻”而“柔”的文章,而不包括鲁迅那些血泪蒸腾或横眉怒目的文字。然而,轻与重,刚与柔,都是相对的。如果作者本身重,他笔下的文字即使选最轻的,也可能还是沉甸甸;如果作者本身是刚性的,即使选他最最轻柔的文字,也可能还会含有金刚砂。这就像我们从当代某些主流作家那里选“重”和“刚”的作品一样,即使专选重而硬的,也还是免不了软绵绵加轻飘飘。

多年之前,有人就曾发出警告:鲁迅能引发地震。其实,地震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地壳有问题,即使没人引发,迟早也是要震的。轻柔而冲淡的文字,当然更不必为地壳的变动和火山冰山的爆发或倾塌承担责任。

半个世纪之前,他曾被捧上神坛,而且这神像的模板不是慈眉善目的菩萨,而是横眉怒目的战神。可是,鲁迅就是那个样子吗?读这本书,或许能看到鲁迅的一些侧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辑有几篇随感录的题目是编者加的。鲁迅的随感录本来多半无题。当时的《新青年》有个栏目叫“随感录”,所发短文无题目,而只是以这个栏目发表的次序编号,从设置这个栏目开始,一、二、三、四排下来,到鲁迅为它写第一篇文章,已经是《二十五》,第二篇是《三十三》,夹在这中间的,则是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的作品。到了后来,鲁迅开始为自己写的文章加题目,于是就出现了《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五十八·人心很古》这样的标题。再后来鲁迅把这些短文编入《热风》,却没有使题目统一起来,而是出现了这种很不一致的情况:《随感录二十五》《三十三》《三十九至四十二》《六十五·暴君的臣民》……其实,离开了《新青年》,这些编号已无意义。所以,在与周海婴一起主编《鲁迅大全集》时,我就曾想为之加题目替代编号,但因为编委会有几十位专家,意见不易统一,还是一切照旧最省事。这次把文章选出之后,面对《三十九》或《四十一》这样的题目,忍不住又想动它。想来想去,最后是效法民国时期中小学课本选入这些文章时的做法,去编号,加标题。

本书的选与编若有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9年 天津社会山花园 ZVdQrMSJVTMwzZF4exFV6nijty3kvugu22K3OLYrw+a+bj/IGrrJCmEbPDRwDQ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