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涯是指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整合了人的一生中各种生活角色和职业,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的核心特征是发展性,生涯是跨生命个体整个周期并且不断变化的过程,是生命个体持续不断地积极构建自我的过程,是自我与工作、生活环境的桥梁。
生涯充满变量与未知数,但它依然可以有清楚的目标,能够规划。人的一生中有些事物无法掌控,有些可部分掌控,有些则是完全可以掌控的。例如,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的意外、气候变化等,是人无法掌控的;考试成绩、业绩好坏、健康状况等是人可部分掌控的;而学习状况、职业选择、工作态度等,则是自己完全能够掌控的。无法掌控的事,我们花时间去争取也不会有结果;可以掌控的事,不去努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生涯规划的功能就是去认清何者可掌控、何者不可掌控,并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可掌控部分,以产生最大的成效。如果放任人生而不做任何规划,原本可控的部分也会变得不确定。
生涯规划是一个人有意识地计划个人全部生活,并采取行动,积极地在自己所处社会环境中实践这些计划的过程。它包括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闲暇及对各种关系的处理。一般来说,生涯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 自我认知、自我探索和自我实践,以达成自我成长的目标。
★ 在变迁的社会环境中,掌握各种必要的调整、适应与应对变化的方法,以达成生涯发展的目标。
★连续不断地在内在特质和外在环境中,找到均衡点的种种历程。
★各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工作形态的抉择。
★帮助个人突破阻碍、面对挫折和激发潜能,以实现自我。
★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己,即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知彼,即社会环境认知,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高中学业,了解自己心仪的国内外大学及专业设置、相关职业发展要求等信息。决策,即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行决策并确立自己的目标。行动,即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积极地建构,朝向目标努力实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中生对自我及环境了解得越透彻,越能做好生涯规划,成功的生涯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且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
生涯规划流程图
   生涯规划步骤图
   张同学写就的《十年》,正文:
玉兔迎春,揭开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送来了我人生中最灿烂的十年。
离高考还有858天,我来规划我的青年期:我的十年。
博览群书,寒窗苦读,迎接党和人民的检阅,高考。佐之以自主招生考试,迎接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昂首挺胸地跨进北大校门,让门前的石狮子向我致敬,欢迎我这来自江南的娇客!
在博雅塔下听着蔡元培先生萦绕百年的谆谆教诲,在大学中丰富学习和认识阅历,精修英法德西四国语言。考雅思,夺来大洋彼岸的梦想。在西欧各国广交朋友,勤练语言,横扫拉丁语系。半工半读,自给自足,加之以国内北大的零花钱,完成梵蒂冈朝圣的梦想,参拜教皇,传达来自遥远东方的信众的崇高敬意。
学成归来,回报祖国,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进入外交部工作,完成驻外的使命,常驻西欧各国,为中欧人民搭起友谊的桥梁。回国述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展望未来,已越十年之限。我辈正当青春年华,更应奉献青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火炉中去!
文章人物说明:张同学,2013届毕业。当年综合各种因素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16年作为交换生到美国杜克大学留学一年,2017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秋季入德国科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他的灿烂人生之路正按照他当年的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奋然前行!
1.公安一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在体、艺、技方面至少各有一门特长,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请问,你自己的高中生涯中,如何界定自己的生涯任务?
2.走进高中,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阶段,学习方式、思维模式、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你认为生涯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什么?
职业选择是一个人一生中重大的决定。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因为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不同的工作形态,你的人际交往、家庭生活、休闲活动等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如果你选择的工作是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好恶的,它就会让你感觉好像穿了一双合脚、舒适的鞋子,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生活也充满希望、成就与满足;如果选择时忽略或未顾及兴趣、能力等因素,可能你的生活就会充满无奈、厌烦与不满。
生涯规划的价值在于厘清个人愿景,有效认识自己,客观认知环境与所需资源,并用合理可掌控的方法,逐步将其整合,达成目标,完成个人使命。所以,生涯规划的意义是认识自己、掌握人生、实现理想、发挥生命的最大可能性。
一个懂得自我发展管理的人,他会在每个发展阶段给予自己不同的塑造与训练。例如,如果想要经商,就要学习相关经营管理知识与技巧,收集相关发展态势与情报,积极参加一些相关活动,积累商业经验等;如果想从事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就要奠定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等。不管选择哪一条路,走好这条路的基本条件就是:需要有生涯规划意识,确认好自己的志趣,然后做好相应准备。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普通高考录取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3个科目成绩构成(6选3),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学得好、感兴趣的学科作为高考科目。这种形式上的变化,不仅是选考科目的调整,更蕴含着巨大且深远的教育变革,即鼓励每一位中国新时代的高中学子既找到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又了解职业世界,链接高中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面对高考改革后的一系列变化,生涯规划教育是配套解决方案。因此,处于生涯探索前期的高中生要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索方法,找到学习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将国家的使命和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生涯才更有价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