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甲寺在今河西区东部,小围堤道以北,湘江道、重华大街以南,海河之西。
挂甲寺这块地方从有人烟起,至今有近一千五百年历史了。相传隋炀帝开凿运河并在杨柳青栽种杨柳之后,遂沿海河顺流而下,看到一片花明柳暗之地,在杨柳之间有几户人家,炊烟萦绕其间,很有一派太平盛世的桃源景象。在高兴之中,炀帝便命人建造一座太平古刹,并赐名庆国寺,后来才改名挂甲寺。
说起挂甲寺的寺名由来,有两个传说。一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二次征辽打朝鲜,得胜回朝,其中一支部队由大将尉迟敬德率领,由营口乘木筏渡海进入海河,溯流而上,到了庆国寺这里。时值三伏天气,走了一程,不觉大汗淋漓,尉迟敬德便把盔甲脱下来挂在庆国寺旁一棵古树杈上。等返回时,竟然忘掉了,后来来取盔甲的士兵从乡民那里找到。当地人便把这件事神化起来,从此庆国寺在当地人们口中便多了两个名称:一叫将军庙,一叫挂甲寺。没过多久,那里便成了人烟密聚的村庄了。还有一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将尉迟恭护佑下御驾征辽奏凯归来。班师还朝途经大直沽,发现庆国寺及周边环境清幽洁净,遂下令在此休整数日。太宗一行临时驻跸庆国寺,大军驻扎在大寺周围。君臣将士皆解甲歇息,晾晒甲胄。寺院内外锦襜成片,金甲如林,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太宗向前来献茶的僧人慈航要来纸笔,亲书“挂甲寺”匾额,作为凯旋纪念。
至于挂甲寺村,原名叫大孙庄,是以村中的首户孙大官人的姓为村名的,而挂甲寺(庙)也坐落庄内。后因寺名声望越来越高,超过了村名,久之,大孙庄之名没人称呼了,习以寺名称村名。寺名逐渐取代了村名,故得名挂甲寺村。
史书对挂甲寺地方有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重建挂甲寺碑记》就记有“大直沽迤南三里许,有古刹曰庆国寺,后名挂甲寺。其由来远矣,图经无考,得于父老传闻云:当年大唐征辽奏捷,驻师此寺,因更名焉。世远倾颓,遗址尚在”,可谓古老。当年挂甲寺“栋宇嵯峨,象设赫濯,遐迩士女,瞻谒云集”,香火十分鼎盛。历代文人慕名朝拜,出征武将前来拜祭,已成时尚。寺院香火旺盛,每逢阴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开寺朝佛,善男信女,香客游人,进香膜拜。挂甲寺初期仅占地两亩半,由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组成。挂甲寺濒临海河,洪水泛滥,河堤坍塌,常殃及寺院。
明代以后,挂甲寺又重新修建多次,清光绪十三年(1887),挂甲寺第一次南迁重建,但重建规模小,只建有一座菩萨殿。三年后,直隶四品候补守备周上达集资建造一座大殿,就是后殿。1932年,改建菩萨殿,成为前后两座殿堂。1944年重修山门。1958年,寺院再次被毁。第二次在清朝末年,1944年又第三次重修山门。1994年5月,河西区政府重建挂甲寺,1997年7月第一期工程竣工。重建的挂甲寺现占地15亩,由寺前广场、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禅堂、千佛塔、东西配殿、钟鼓楼等组成。禅寺建筑宏伟壮观,错落有致,布局协调,色调明快,古朴大方,基本保持了原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重建后的挂甲寺题写了匾额。
挂甲寺历尽沧桑,昔日的古刹、村庄早已不存,其名沿袭。如今这里已是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市区。这座小小的寺庙,也为人们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带来了一丝宁静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