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社会生活

人在没有走上社会之前,生存问题主要依靠父母和家人,因为还没有生存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长大成人走上社会独立以后,生存问题要靠自身来解决。要想在社会上能够生存下去,必须学得一手生存的本领,还应该懂得社会生存的法则,使自身处在纷繁社会关系之中生存和生活得更好。

一、生存的价值

一个人长到快要成人就离开了人世,临死前的一瞬间是痛苦的,因为,尝到了人生美好的滋味,刚刚嚼出一点味来就死了,所有的希望全都破灭了,于心不甘,“上帝”太不公平,到了阎王爷那儿,也要告“上帝”一状。

一个人到了中年离开了人世,不仅品尝到了人间美好的滋味,还有许多美好的生活等待他去享受,临终前看到悲痛欲绝的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未成年的子女,以及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可是“老天”太无情,硬是要把你拉走,“阎王爷”无情地告诉他,这个人间世界已经不属于你了,快到我这里来报到吧!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当一个人完成了人生所要做的事情,子女已成家立业,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到了寿终正寝的時侯,“上帝”的昭唤,也就安心地离开了人间,去完成另一段物质演化的周期,以另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活在”地球上,该做的都做了,该享受的都享受了,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了。

人是具有意识生命体的物质生活在地球上,当完成一个生命周期演化过程,地球上容不下过多的生命,就要让一部分人以消灭肉体的方式来解决。死的只是人的意识,并非是组成生命体的物质,人的躯体以转换物质的形式而存在,让另一部分人出来占领生命的舞台,如此循环下去,承前启后,基本保持地球人口数量与资源配置的大致平衡,沿着人类尚不知道的目的地去探索。

人能够顺利地降生,又能够活下去,这就叫生存。人不只是单纯地为了生存才来到人间世界,而是要能够体味到人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而来的,当生存价值展现以后,那么,人类就不只是为了满足生存,而是要向生活目标迈进。

如何使人能够活下去,并可以生存得更好,必定有人类的生存法则,为什么有的人生存不下去,而有的人生存得很好,这里面有太多的奥妙,首先不能不谈到动物的生存法则。

1、丛林生存法则

所谓动物生存法则,亦称丛林法则。自然界的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每一种动物都有它们的生存本能,否则就无法活下去。人从动物进化而来,就无法摆脱动物的某些属性,同時也保留了动物生存的本能,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指自然人生命存在和延续的法则,把丛林生存法则引进来,这是为了凸显人类生存法则的意义。

自然界的动物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自然有它们生存的道理,人类至今还无法证明,自然界为什么有如此厐大的动物种群?动物是怎样起源的?为什么有些动物是胎生的?有些动物又是卵生的?这一系列的科学难题,有待人类将來揭开它们的谜底。

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对人类起源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达尔文的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界的动物生存法则,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进行演变,并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同。

笔者认为,这只是反映动物浅层的生存法则,以及特殊的生存法则,实际上动物的生存法则要复杂得多,超出了上述法则的范畴,并没有完全反映动物生存的客观规律。笔者絲毫没有否定达尔文先生的研究成果,由于当时科技手段的局限,难以认识到更深层的生在法则,在当时科技水平条件下,认识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了不起。

前人总结了动物生存“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这里所指的“物”为动物,“竞”指它们的生存本能,“天”指的是大自然的生存环境,“择”指自然环境决定动物生存的去留。

物竟天择这种进化理论,它的基本前提是动物生存完全是被动的,没有考虑动物自身进化的问题,尤其是动物基因变异与进化的因素。在动物的基因中,不仅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应该还有因环境变化而自身进化的能力,凡是能够生存下来的动物,都会有它们生存的特殊功能,动物的生存能力,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如果不是自然界食物链的断失,或者是无法抗拒自然力的毁灭,许多动物种群将会无限扩大,由于相互制约,才保持了动物种群的相対平衡。

造成地球上某些种群灭绝的原因很复杂,恐龙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动物,几乎没有天敌,侏罗纪恐龙的消失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种解释难以自圆其说,陨石不可能只在有恐龙的地方撞击地球,陨石没有撞击的地方,恐龙又怎么消失的?地球表面温度的急剧变化,以及食物链的断失,都有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动物的强大并不代表生存能力的强大,老鼠兔子都是很弱小的动物,无论自然界环境如何变化,它们都完整地活了下来。

“优胜劣汰”这一理论有些含糊,这里“优”与“劣”指的是什么?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动物可以随着环境变化而进化,不会永远停留在某种生存能力上面。某些动物种群的灭绝,不一定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可能是还不知道的某种特殊原因,或者是无法抗拒自然力所致。动物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优势之别。

关于“适者生存”的理论,适者指的是什么?哪些动物是适者,那些不是适者?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也有可能是人类还不知道的某种原因,过早地下结论,它会误导人类进行科学研究。

至于“弱肉强食”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自然规律。地球上老虎狮子出现的時侯,同時也出现了马牛羊兔等被食肉动物,如果有一天把它们吃完了,食肉动物也都饿死了,它们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恐龙和大象很强大,它们对老鼠兔子没有任何威胁。强并不完全是食,弱并不一定是肉。“弱肉强食”这只是特殊现象,不具有普遍意义。

动物生存有它自身的规律,人类一旦想要破坏其规律,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一些看似没有用的动物,将来就可能对人类大有用途,人类正在不断发现动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药用,有些还可以作为其它科学用途。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均来自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人类的首要任务。

2、社会生存法则

以上论述了动物的生存法则,那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又有什么样的生存法则?现实社会人类的生存法则又有哪些?

一个人从娘胎出来的那天起,他就注定要在社会上生存,因为别无选择,所以必须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能够站在所有自然界动物顶端的原因,而动物则做不到,因为动物只有生存,人类不仅有生存的能力,而且还有生活的能力。

当我们离开家庭独立的那天起,就要学会在社会群体中如何生存,当今時代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如果你慢节拍,那么,在社会上生存就成问题。我们不能太高看自己,社会上能人很多,我们并不比别人强多少,也不比别人差多少,不必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社会没有太多的机会供你选择,抓住了机会就不要轻易放手,要想比别人生存得更好,通过多年对人类生存法则的观察,总结以下几点认识。

(1)、树立合理观念,摆正自身位置。要知道我是谁,自己在社会上是什么角色,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会懂得在社会上如何生存立命,不要小看了它,位子摆不正会活得很累。凡是那些后来居上之人,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韬光养晦,积蓄力量,逐步摆脱生存危机,过上自己要想的生活。

所谓摆正位置,首先要考虑自己是什么身份:农民、工人、教师、律师、商人、明星、公务员,还是名人或政治家,不同身份的人,生存要求不一样,也不能以同样的金钱数额作为生存的标准。

同样是一个月收入一万元钱,一个农民或是一个工人,他们认为收入很可观,不仅可以摆脱生存的困局,而且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对于明星和名人而言,这简直就是生存危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所谓生存是对不同身份的人而言。

乞丐的生存要求最低,每天三餐能吃饱饭,有衣服穿,晚上有个落脚的地方就行,一个乞丐能过上一般农民或工人的生活就很满足了;一个明星突然下降成工人的生活就会受不了。同样是人,都是血肉之躯,为什么反差会有如此之大,因为生存标准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不同心态来决定。

(2)、做人做事的原则。做人有三种:一种是规规矩矩做人,从不触犯他人的利益,从不触犯法律的底线,很少去求别人,不接受他人的救助,似乎与外界隔绝,把自己封闭起来;第二种人在不违法违纪的前提下,利己但不害人而获取最大的利益,经常也会有点问题,社会上总能找到生存的平衡点;第三种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获取最大利益为原则,视法律、纪律、制度为无物,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以上三种人都会有不同的生存结局。

第一种人看似很安全,从来不去招惹别人,但是,现实社会根本就没有净土,你不招惹别人,可别人偏要来招惹你,躲都躲不掉,一旦碰上什么事,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过分老实的人在社会上生存很困难,这种做人的方式不合适。

第二种人不显山不露水,不扩张自己的个性,不让别人一眼把你看穿,暗自蓄积实力,不去惹事,但也不会怕事,碰到困难能主动克服,这种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值得提倡。

第三种人在社会上太张扬,唯利是图,只为自己,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当然不会有好结局,这种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必须反对。

合理做人做事的原则是生存的根本,选择第二种原则最为合理。

(3)、建立社会生存的小圈子。生存并非是个体的活动,要在社会群体中展示个体的活动效应。生存要获得他人的帮助,就必须建立自己生存的小圈子,其中有感情圈子:家庭成员、朋友、战友、学友和同事圈;利益圈子:生意伙伴,工作和技术有关的单位与个人;爱好圈子:有一群相同娱乐爱好的伙伴,休闲時在一起搞收藏、书画、唱歌等活动;权力圈子:有几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与你关系不错,必要的時侯行个方便之门。要想比别人生存得更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社交小圈子,这与拉帮结派有本质上不同,没有政治目的,只要做得不过分就行。

(4)、掌握一技之长。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吃软饭”,指那些有着健全身体,好吃赖做,靠别人挣钱养活的人。生存空间的激烈竞争,你就必须要有生存的过人之处,最起码要有一技之长,如果有多技之长当然更好,可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常言道“技不压身”、“一技吃遍天下”,技艺平平也只能混碗饭吃而已,技艺高人一等,可以比别人生存得更好。

一个常人只要有心学习技艺,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静下心来,坚持下去,将来必有大用。不一定要有高学历,也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历代都有许多民间艺人和国宝级大师,他们很小从学徒开始学习技艺,后来成为祖国优秀文化的顶级大师。民间有陶瓷大师、雕塑大师、烹饪大师、书画大师等,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状元,你只要有一门高超的技艺,一辈子都吃穿不愁。

(5)、打造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虽然你现在还在为生存而奔波,想要摆脱生存的窘境,将来干一番大业,那么就要作一个长远打算。

你如果想当一名自然科学家,在学校就要学好数理化;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時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突破方面;如果想在社会科学方面做出贡献,除了要学好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外,还必须学习组织能力、口才演讲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锻炼,同時还要学习社会上的潜规则。

总之,干一行有一行的游戏规则,看好自己的主攻方向,不要心猿意马,向着目标去努力,无论你将来的事业是大还是小,你都是成功的,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eslZ4/fiUm5r+mZOPMk7El8Ov4bzguKIWURxwcsyiMD2Z8zwsvtX9bQ4uR0X0K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