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博雅:中华美育关键词
——以《文心雕龙》为中心

李建中 李远

【摘要】 “博雅”是中华美育的核心关键词,博者大通,雅者正也,刘勰的“博雅”观是博观雅正,集中体现于《文心雕龙》一书。刘勰提出“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通过“六观”之法,建立起对文学文本全面客观的认识。其思想对同时期的书画理论及艺术审美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当下培养通识型人才提供了思想资源。刘勰以具有“雅正”特点的儒家经典作为“博观”的对象,将“悦读”经典的理念贯穿其中,在情、智、行三个方面对阅读者产生影响。通过“博观”和“悦读”经典,培养具有君子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大通之才,这是中华美育的目标和追求,与西方博雅教育理念亦有契合之处。

【关键词】 博雅 文心雕龙 君子

谈到“博雅”这个关键词,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博雅教育”。对于“博雅教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一个西方概念,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 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以及 liberaliter educatione,其意义是面向自由人阶层的教育。中世纪时,博雅教育的观念被概念化为“七艺”,到十六世纪时,英文形式的liberal education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教育观念。至二十世纪,其语义更偏向“自由教育”。

中华美育即通过中华民族的审美与艺术传统,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这与西方的博雅教育有共通之处。当我们回头审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时,不难发现,“博雅”作为中华美育的关键词,一直存在其中,并逐渐成为中华审美教育的传统。中华美育的重要目标在于“成人”,那么,“何以成人”与“以何成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其实,无论是儒家的“依仁游艺”,抑或是道家的“乘物游心”,其核心均指向“博雅”。刘勰的博雅观是“博观雅正”,集中体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充分认知和理解《文心雕龙》中的博雅思想,发挥其在中华美育中的独特功用,对当下的博雅教育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dR7dbNaX5S+I++1pEM+Uq80ReA6zEaZo4LeTR08UqodfSsZS06uKMmtmp3VvZC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