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自由行走
——特级教师吴金根“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赏析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两次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习分数的意义是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是学习分数四则计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特级教师吴金根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找准了学习起点,关注了“分数”的来龙去脉,创设有效情境,让课堂“开放”,给学生充分的思辨和探索时空,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自由行走,从而达到教学优效的目的。

一、找准起点,让新知自发生长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知识总是通过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获得意义。因此,必要的复习和铺垫是学习新知识的有效路径。

从整数的学习到分数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对他们已有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的挑战。就分数这个概念来说,学生已经初步知晓了分数,基本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吴老师深谙此理。为此,新课导入时,他简单提问:“过去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随即说出 等分数。对于 ,学生显然还没有学过,所以,吴老师评价道:“这个分数学过吗?你已经认识它了,很好。”接着,课件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0、1、2、3、4等自然数、0.1、0.5、1.8、3.4等小数, 等分数。可以看到,“数”概念像一棵知识树,自然数、小数、分数等都从它的根系生长出来,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下子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紧接着,吴老师出示分数 ,让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一位学生说:“把一个物体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 。”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 。”吴老师强调说,分数首先要分,而且是平均分。随即,他拿起一个圆片,随意撕成2份,让学生判断每一份是不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简单的操作,凸显了“平均分”这个核心概念。

同样,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吴老师关注知识的自然生长。自然数9可以看作9个1,0.9可以看作9个0.1,那么,分数有没有分数单位呢?教师的启发、诱导,自然引发学生的自我追问。于是,在得出分数的意义后,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原来分数也有“分数单位”。通过观察,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各不相同。教师恰到好处地板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自然生成“分数单位”。这样的一一对应思想也会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不难发现,吴老师引导学生对几分之一的回顾与梳理,对“平均分”的关注,从自然数的数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巧妙引入“分数单位”,依据学生头脑中对这些概念“已有的”和“没有的”知识,从简单的复习提问开始,把握起点,朝向学生“需有的”“能有的”目标出发,让新知与旧知自然对接,自发生长。

二、借助支点,让思维自由行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数学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小学生对于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外部形象到内部图式的建构过程。吴老师依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借助形象直观的操作,围绕单位“1”“平均分”“1份”“几份”等核心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开放”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自由行走,去伪存真,从直观走向抽象,最后提炼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比如,对于单位“1”的处理,体现了教者的独具匠心。吴老师先板书1,提问:“认识吗?1可以表示什么?”当学生说可以表示1个物体、1个数的因数、1个整体、1个人等之后,吴老师及时追问:“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看似不经意的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自觉。

接着,课件出示1个苹果(学生已知的1),再出示6个苹果(未知的“1”),吴老师问学生:“6个苹果能看作1吗?”学生说:“6个苹果可以看作1排,如果装在一个盒子(箱子)里,就是1盒(1箱)。”吴老师又出示了有很多苹果的图,问道:“现在还能用1表示吗?”学生说:“可以看作1堆苹果,如果装在一个筐里,就是1筐苹果……”通过三张苹果图的观察与比较,学生发现,1不仅可以表示1个苹果、1盒苹果(几个),还可以表示1堆苹果(许多苹果组成的一个整体)。可见,教师提供的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帮助学生深层次认识了1,发展了1,让已知的1与未知的1产生碰撞,1的意义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揭示单位“1”的概念,水到渠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智。

同样,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吴老师通过放大四分之一的教学流程,优化学生的探索与发现活动。课件依次呈现下图:让学生依次拿出1个苹果的 、4个苹果的 、8个苹果的 。借助直观演示、操作,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不断追问:平均分为几份?拿走几个?拿走四分之一,还剩下几分之几?这里明明都是四分之一,为什么拿走苹果的个数不同?在师生、生生的不断对话中,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比较、归纳与总结的学习过程,在变与不变的思辨中,促进数学思考,进一步构建起“四分之一”的实际概念,提升对单位“1”的四分之一的真正理解,完整地建构起“分数的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如何采用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既让学生个体对“分数意义”的数学经验为自身的知识生长服务,体现出学习的个性,同时又让更多的学生在师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共融、共生,从而实现群体的共同发展?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吴老师采用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唤醒,学生自然表现出思考、质疑和共鸣的姿态。于是,两相呼应,彼此生成,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渐走向深入。

三、铺设亮点,让思想自然浸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新四基”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着力凸显的亮点之一。孙晓天教授提出,学生在探索、挖掘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数学基本思想的再现。本课中,吴老师围绕分数的意义,在练习设计方面,精心铺设亮点,让数学思想根植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让他们的思维、思想像竹子一样不断绵长、延伸。

1.抓住比较,凸显概念本质。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比较,凸显“分数的意义”的本质属性。如下图:同样是涂色表示出单位“1”的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的桃子个数不同呢?教师主问题的设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其中的几份,以此促进学生思考。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单位“1”“三分之二”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及时沟通 “部分与整体”“份数与分数”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凸显出分数的本质。当学生顺理成章地用三分之二来表示时,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与取的份数,自然就对应起来了。

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其中的几份?

2.变换方式,挖掘思想价值。吴老师十分关注练习题的呈现方式,通过优化思维活动来凸显数学基本思想的价值。如教材原题:一节课的时间是(三分之二)小时,要求说出它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吴老师处理本题时,分了两步,先呈现:一节课( )(提示:时间)。学生凭借生活经验,都知道是40分钟。教师再出示后半个问题:占1小时的几分之几?第一个学生说,是六十分之四十。第二个学生说,应该是三分之二,教师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在部分学生犹豫不决时,一学生又站起来回答说:应该是六分之四。面对三个答案,教师还是没有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一节课的时间占了其中的几份?通过数形结合,观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一节课占1小时的几分之几。三个分数的相等关系自然蕴藏其中,数学课也因学生对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体验的丰厚而显得内涵丰富。

3.丰富素材,体现“数学化”。吴老师倡导的“优效教育”,提出“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教育,是一种知识的教育,是一种思维的教育,是一种思想的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的主张。因此,就练习题的素材而言,他除了利用文本素材外,还精心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以及一些史地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例如:要求学生联系本班实际说出“三好学生”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又如:地球表面大约有(百分之七十一)被海洋覆盖,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占整个冰山的(十分之一)等。教师通过呈现不同的材料或情境,在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辩一辩的思维活动中,供学生归纳,引导他们规范地说出某一个具体的分数的实际意义。课堂的思辨过程被充分地展开,“分数的意义”被进一步地“数学化”。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们发现,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不断提升,从生活经验、直观经验慢慢上升为数学活动经验。对此,我们不仅看到一位智慧型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厚功力,对学情把握的独到能力,而且看到在核心概念的引领下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轨迹,数学思想正悄然润泽着他们的心灵。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陈惠芳) ghYz/9ioiH3U9Wkju36uo68XSkBLRItyunEmkAe6mBH0CMfsWrAD4TP8zJ0/RY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