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耳目一新的“相遇问题”
——特级教师吴正宪“相遇问题”精彩片段赏析

北京市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室的活动安排在通州区二中分校举行。活动当天,教师们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相遇问题”一课。这节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如一条自然流淌的小溪,清晰、流畅,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突破知识难点,掌握新知识,更使我身临其境地领略了专家的风采。虽然讲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但吴老师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分析数量关系,而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熟悉的数量关系中研究新知识——相遇问题。

片段一: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理解概念

(上课伊始,吴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来“溜达溜达”。)

师:同学们,你们想给他提点什么问题吗?

生:你在干什么?

师:一般情况下,你们1分钟走多少米?

生:100米。

师:这个100米叫什么?

生:速度。

师: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0分钟走多少米?

生:1000米。

师:这个1000米叫什么?

生:路程。

师:你是怎么求出路程的?

生:时间×速度=路程。

师:这么“溜达溜达”,就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式。今天我们就在时间、速度、路程这三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点评

在这个轻松、愉快的表演情境中,学生很自然地复习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不知不觉中,为学习相遇问题作好了知识、情感和心理上的准备。

片段二:在表演中突破难点

(在教学新知识的环节,吴老师出示“同时”“相对”“相遇”“相距”等几个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又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用语。)

师:读出这几个词语,然后用动作来表示这几个词语。

生:“同时”就是要一起出发。

师:要不要同时停止?

生:要。

师:什么叫“相距”?

(两个学生开始在讲台前面表演)

师:再远一些,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远得看不见,可以吗?

生:只要没有挨在一起就可以。

师:只要他们之间有一段距离就可以。

(接着,两个学生表演“相遇”,同时出发,走着走着俩人相遇后拥抱。)

师:充满感情,好朋友相遇了。这就叫“相遇”。你们暂时叫张三、李四,好吗?请分别到两边去。

(两个学生在讲台两边站好后,吴老师开始描述情境,两个学生开始表演。)

师:张三、李四同时从讲台两边面对面走来,8点出发,8点5分相遇。张三走了几分钟?李四走了几分钟?

生:5分钟。

师:他们一共走了几分钟?为什么?

生:5分钟。因为他们是同时走的,共用了5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在时间、路程、速度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又了解了“同时”“相对”“相遇”“相距”……

点评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同时”“相对”“相遇”“相距”几个词的意思,吴老师请四个学生上台表演这四个词的意思,同时让学生自己做动作,说想法。这既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知识,降低了教学难度,又增加了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独特魅力。

总评

对于需要解决的例题问题,吴老师并不是直接出示,而是请几个学生表演生成。在这些轻松的表演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关键词的切实含义,为本课学习打好基础。本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整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指定内容提问、解答,互动良好,气氛热烈。

2.教师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新课伊始,教学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先声夺人、出奇制胜的效果。

3.教师很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能适时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才能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整节课上,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个个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个课堂上,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情感的交流,为师生互动注入了活力。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有机智的幽默,有解决问题的欢呼和掌声,这些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显得异常轻松而又紧凑。

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学习需要亲身体验,才能获得切实的感受。感受越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越深刻。

(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小学高级教师 聂凤霞) kB6V526DMs97V45fV9UHQ61JZaOMxP02PlE5u+VWOX9mPYY70Vzok3QFf9vqcYz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