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解与运用融合 课内与课外并重
——特级教师吉春亚《“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精彩教学片段赏析

笔者有一次到北京小学参加“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研讨会。会上,有机会欣赏到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的人教版第十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两个月后,笔者与吉老师应邀赴河南讲学,再一次欣赏了她执教的这一课。课上得非常精彩,两个教学片段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片段一:感受精彩

师:大家认为“凤辣子”漂亮吗?

生:漂亮!

师:怎么漂亮?找到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我从“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看出她漂亮。

师:(纠正“攒”字的读音,并要求学生把这个字的读音注在书上;解释“攒”就是“绕在一起”的意思)从穿着怎么就看出她漂亮了?谁来补充?

生:我是从她的衣着打扮看出她漂亮的。

师:怎么就漂亮了呢?

生:她戴的东西都是很独特的。

师:很贵重的,对吧?好,我们一起读这一段,我读画横线的语句,你们读下面的内容。(课件出示外貌描写这段话)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在师生合作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字音——“朝(zhāo)阳”“绾(wǎn)着”,并提醒大家语速快点;随机对“朝阳五凤挂珠钗”“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翡翠撒花洋绉裙”等衣饰作简要介绍;解释词语“绾着”。]

师:外表怎么漂亮?谁来说说?

生: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师:怎么漂亮?找出关键的地方说说。

生:她的身材很苗条,体格很风骚。

师:体格很“风骚”,意思是?

生:就是体格细嫩。她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师:她的脸色是?

生:白里透红。

师:真是漂亮啊!曹雪芹运用对仗的描写方式,把“丹凤眼、柳叶眉、身苗条、体风骚、粉面含春、樱桃小嘴”所有这些写美女的词句,都用在王熙凤身上了。让我们再来读读,把这种漂亮读出来。(学生齐读)

师:这漂亮的外貌背后还藏着点什么呢?

生:藏着她的威严。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粉面含春威不露。(教师板书:藏着威严)

师:这藏着的威严从前面也能看出来。从“三角眼”中你读出什么了?

生:感觉她很有心计,很奸诈。

师:对,三角眼的人很凶。

生:感觉她很严肃,很正经。

师:不是很正经,有威严在里面。“吊梢眉”,眉毛吊在那里,你感觉到了些什么?

生:好吓人。

师:好凶的一个人呀!对呀,我们品着品着,发现这富贵的衣饰、漂亮的外貌背后藏着的是威严。曹雪芹真了不得,借外貌描写就折射出了人的性格。

赏析

书(文)主要是读(包括朗读和默读)懂的,而不是靠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解、学生坐着弄懂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阅读教学,“读”的重大意义远不止这些。有人这样概括朗读与讲解的关系: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面;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正因如此,教育先哲才讲:“阅读总得‘读’”“提高语言能力必须以朗读、精读、熟读、多读为基础”。正是这样,当代有识之士才强调:“阅读教学,‘读’是根本,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

在上面品味人物外貌描写这个教学片段中,吉老师没有采用什么花样的教学手段,主要就是凭借“朗读”这个阅读教学中最便捷、最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自读与指名读、引读与品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与理解、体会与领悟,并以“读”的方式带动“说”和“议”,展现各自的理解与领会。这当中,吉老师又特别重视掌控课堂上学生“读”的层次:先是指导学生“读进去”,感受这段外貌描写所呈现出的“凤辣子”的人物特点——富贵的衣饰、美丽的相貌背后深藏着的是威严;再引领学生“读出来”,领会作者的表达顺序,借助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手法。

既“读进去”,又“读出来”,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完整的。唯有如此,才会将指导理解与欣赏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结合起来,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再过渡到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而实现以理解促进运用、以阅读带动表达的良好愿望。

片段二:品味精彩

师:我们通过品味“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的语言,感受到她“放诞无礼”的背后是在显示自己的权威;“热情周到”的背后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份,讨好老祖宗贾母,讨黛玉喜欢,讨在场的老祖宗嫡亲的孙女们开心;“能说会道”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她的八面玲珑,见风使舵。作者更“辣”,借助语言描写,便活脱脱地把“凤辣子”这个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红楼梦》里有这样的记述:“凤辣子”管理的是荣国府上千号的人马,同时又协理着宁国府。在协理宁国府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头天有个奴婢迟到了,求她绕过。(出示《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片段,请同学来读一读。)

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

师:“求奶奶饶过这次”,这二奶奶王熙凤,炫耀地位、八面玲珑、藏着威严,这时候会说什么话呢?请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生:我想她会说:饶过你这回,那下回呢?饶过你这回了,但下回再也不准了。如果再有下一次,看我怎么收拾你!

师:讲一点点情理。

生:不能饶过你,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子,那还怎么办?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迟到,那还了得!所以,这回不处罚你是不行的!

师:这是威严在里面了。说起王熙凤的管理能力,人们描述她是“百个男人都不如”。

生:我们可是富贵府,你可不能违反富贵府的规则。拿下去,宰了。(众生笑)

师:更厉害了,还要把她给宰了,极具威严。还有吗?王熙凤还会说什么话?

生:我是不会原谅你的!如果我原谅了你,我的威严何在?

生:罢了罢了,这次饶过你吧,我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师:曹雪芹是怎么写的呢?

(出示原文,教师绘声绘色地范读。)

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顿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

师:这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

生:可怕得很。

生:冷血无情。

师:她可是方方面面考虑得周到啊!处罚有理由,杀一儆百,教育别人,还牢牢掌握了自己的权力,绝不撒手。这就是曹雪芹笔下的——

生:(齐)“凤辣子”。

师:这“凤辣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她就像一团谜,吸引了亿万读者。你想要真正地了解这个人,就得走进《红楼梦》。(出示《红楼梦》中的人物图片,配以背景音乐,教师解说图片上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人公形象。)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这本巨著,去感受曹雪芹笔下人物描写的绚丽多姿吧!

赏析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艺术。说它是艺术,就语文学科而言,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的就是课堂上如何创设所需的教学情境,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让每个教学环节具有尽可能大的思考、想象与实践空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何正确运用教材,让文本发挥多种效能;如何让课堂教学更灵动、更有味道,使每一节课都能上到学生心里,乃至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美好记忆。

在品味人物语言描写这个教学片段中,吉老师尽显高超的教学艺术。结合文中的语言描写,深刻感受王熙凤在权贵面前极尽炫耀又八面玲珑、时时不忘讨好对方的人物特点后,教师首先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联系上文,说说面对因睡迷了偶尔来迟并请求饶过的奴婢,这位八面玲珑又深藏威严的王熙凤会说什么——这就激起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尽情猜想并尝试情景描述之后,教师才出示原著中王熙凤面对眼前这个下人所讲的一段话,并配以绘声绘色的范读——这样两相对照,就让学生既全面感受到“凤辣子”多面的人物性格特点,又深切领悟到这部名著的语言魅力,以及作者曹雪芹借语言描写来淋漓尽致地刻画人物特点的极高造诣。加之教师随后的悬念设置、书中人物图片展示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激励,学生就被领入《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以欲罢不能的高昂热情,去独自阅读和欣赏这部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古典名著。

教是为了学,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更自觉、主动、快乐地学。这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既是教学预设的着力点,也是课堂上教师一切努力的向心点。既重视指导理解语言文字,又重视教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并使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既重视教读、精读,又重视激励和组织学生自读、博览,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彼此带动,这样耗时、低效的语文教学,就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

(特级教师,北京市密云教研中心 杨德伦) Iq1jitiL0rkanGWTAnzWIP9SUricdrk4NxxHjmDKmK9gOmfe18kPeO2L4jrSqW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