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诵读中贴近文本
——优秀一等奖获得者都温中《乡愁》教学片段赏析

2011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中,都温中老师以《乡愁》一课感动了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无可争议地获得初中组第一名。课堂上有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贴近文本这样几个精彩的片段。现解析如下。

片段一:诵读,感情与技巧的统一

师:下面我们重点品味第三小节。我们先把第三小节读一下。

(生齐读)

师:第三小节的结尾和其他几个小节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其他小节最后两行的最后两个字分别为“这头”“那头”,而只有第三小节的最后两个字是“外头”“里头”。

师:“外头”和“里头”的距离有多远呀?

生:无限的距离,是生死的间隔。

师: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在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头站着凄苦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咫尺之间却阴阳两隔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信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了。

师:我们怎样把这种沉痛的感情通过“外头”“里头”读出来呢?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看看怎么才能读出来?

(生自由读)

师:请一个同学把后两句读一下。

生: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学生读得一般,不出色。)

师:请坐。同学们,在朗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老师建议你用一字一顿的方法来读,比如说(范读)——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大家跟着我读。

(教师两次范读,学生两次跟读。)

师:我们请一个同学把第三小节读一下。

生: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师:请坐。我觉得这位同学在处理一个字——“啊”的时候,读得非常好。读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地把它吐出来。大家体会一下——后来啊——把这一声叹息中的酸楚读出来。大家自己读一下,仔细揣摩一下。

(生自由读,教师适当指导。)

师:我们把这一小节再读一下。

(生齐读)

赏析

这是一个精彩的诵读教学片段。对于诗词教学来说,没有诵读是不可想象的;而如白开水般让学生一遍遍重复读也不可取。如何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分析情感,则能显出一个教师的功力。都温中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指导学生诵读,把诗歌感情和诵读技巧完美统一。

感情层面。都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第三节诗的特殊之处:“外头”“里头”。然后追问二者的距离,学生答出这是“生死之间”的无限距离。这两个问答透过字面深入诗歌深处,让我们一下子体会到作者的痛楚。接着,都老师进行了抒情阐发,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沉痛的心境:“母亲在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头站着凄苦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咫尺之间却阴阳两隔了……”这种阐发为课堂营造了悲伤的氛围,也为下面的诵读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技巧层面。理解感情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能读好,果然,学生的诵读没有传达出诗人的感情。在这个时候,教师在诵读技巧上的指导至关重要。第一步,都老师指导大家诵读时要“一字一顿”,并作了精彩的示范。一个教师,如果只是指导方法而不进行示范,作用是有限的;而都老师则用示范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第二步,他让学生跟着教师一句句学着诵读。我们可以看出都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诵读。第三步,都老师及时发现学生诵读的优点,对“啊”的诵读进行了解析和指导,从而让学生的诵读再上一层楼。总之,在这个小环节中,学生在诵读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加深了对感情的理解。

到这里,这个教学片段在指导诵读上把感情和技巧巧妙融合,引导学生贴近文本,层次清晰而细腻,几近完美。然而,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片段二:诵读,穿插拓展后的升华

师:(深情地)矮矮的一方坟墓把儿子与她生死相隔,而坟墓里睡的这位母亲就是余光中的母亲。他最挚爱的母亲啊,这位母亲不仅生他、养他,更是带着他一路逃难。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南京的时候,这位坚强的母亲带着年仅九岁的余光中从南京逃到上海,再逃到中国香港,又经越南进入昆明,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才来到重庆。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在战乱的年代里,还让他坚持求学。而现在,母亲静静地躺在矮矮的坟墓里,再也听不到外头儿子的呼唤了。

师:在坟墓的外头,余光中先生写过很多诗歌呼唤他的母亲,老师选了两首小诗。我们来读一下。

师:(配忧伤的音乐读余光中的《招魂的短笛》)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生:(配忧伤的音乐读余光中的《今生今世》)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了;/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有用。

(此生的诵读感动全场。听课学生和教师忍不住鼓掌。)

师:读得真好。我们能感受到多年之后站在母亲矮矮坟前的诗人内心的痛楚依然是那样清晰。带着这种感受,让我们再把第三小节齐读一遍。

生:(配乐深情齐读)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赏析

在赏析第三节的时候,都老师停下来,进行了两次穿插拓展。这让课堂有了不一样的深度和温度,从而让学生对第三节的诵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是相关背景的拓展。教师深情地说起诗人母亲带着诗人逃难的经历,突出那种艰难,突出艰难中母亲对幼儿的爱和期望。学生和诗歌之间是有隔膜的,教师的背景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隔膜,使学生离诗歌更近了,离作者更近了。

第二次是相关诗歌的拓展。引入同一诗人的同一类作品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主题、意蕴。都老师引入余光中两首怀念母亲的诗歌,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深化理解,烘托气氛。课堂效果如何呢?两首诗读完,尤其是一个女生含着泪花把第二首诗读完,全场都被感动,很多人潸然泪下,课堂情感达到最高潮。

两次拓展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诵读第三小节。这次诵读中,学生真正把全部感情投入了进去,它是穿插拓展后的感情升华。余映潮老师说:“朗读,对我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这样高超的朗读,我们终于在都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了。

在诵读中一步步贴近文本,最终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若出于吾之心”(朱熹语)。愿这样的诵读在我们的课堂上能经常出现。

(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 贾会彬) m/STYQRu2ea1PGalcZ4tqvrXKmLAlIQF4+NtjibytS7ZtVW4fgBu2ifdQ3nYMA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