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文本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读。如何将学生的误读化为教学资源,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文本内涵的认识呢?在欣赏特级教师薛法根《番茄太阳》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发现薛老师的课堂上也出现了学生的误读,但他在处理时可谓独具匠心,智慧无痕,带给笔者非常大的启示。下面不妨来看看薛老师的做法。
师:明明长大了,如果她失去了双腿,还会快乐吗?
(生摇头)
师:不会快乐,她怎么愿意把腿给别人呢?同学们,你们没有读懂这段话。
明明在与文中的“我”告别时,说等自己长大了要将腿送给“我”,教师在这里预设的问题与快乐有关,读懂快乐,也就看出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人物的内心。但显然,学生的摇头表明他们并没有真正读懂,这时教师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理解,二是跳过去不讲,三是作为课堂生成加以运用。这里薛老师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学生没有读懂,那么,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师:请看一看,作者是这么写她的:“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愿意把腿给别人,你刚才说,一般人看来,失去双腿,或者双目失明,会快乐吗?不会。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作者所看到的盲童明明,如果换作是你,会怎样?
生:低落。
生:悲伤。
生:就是很不舒服。
师:不仅仅是不舒服啊。眼睛看不见了。
生:很气馁,自己的眼睛会失明。
生:完蛋了。
师:完蛋是什么意思?
生:眼睛看不见了,生活没有意义了,只能摸了,看不到了。
师:只能摸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生:心情坠入谷底,而且眼睛失明了,好像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一样。
欲扬先抑,首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一般人选择的态度,为接下来的教学进行情感铺垫,在情感对比中加深自我认识。把学生的生活体会带入课堂学习,打通文本情境与学生内心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无声地将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和文本学习的体验架起联结的桥梁。在此基础上,接下来的学习便有了让学生真正接受的课堂心理氛围。
师:是不是?只能摸了,什么都看不见了。但是你们看看课文中的明明,她一生下来就看不见。她认识所有东西都是通过摸。看看她摸的时候,和你一样吗?她觉得完蛋了吗?课文哪些地方是描写她摸东西的?
生:(朗读)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好看,圆圆的……”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师:明明和你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一点不一样?
生:她没有像我这样觉得完蛋了。
师:她本身就没觉得完蛋啊,是你自己说的。还是没说清楚,哪一点和你不一样?
生:我感觉她眼睛失明了以后,好像根本不在乎一样。
师:哪一点不一样?(众生举手)你看,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了。(生环顾四周)别看别人,要看课文,读最后一句。
生:(朗读)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师:哪一点不一样?
生:明明一边用手摸,一边笑。
师:一边咯咯地笑。如果你当时觉得自己完蛋了,笑得出来吗?
生:笑不出来。
师:笑不出来,是吗?但是明明呢,她笑得出来。她怎么会在双目失明,只能靠用手摸的情况下,还能笑得出来?站起来体会一下。(生站起来)把眼睛闭上,如果你失明了,爸爸拉着你的手,在各种蔬菜上摸,你看不见黄瓜,但是一摸觉得黄瓜是什么样的?
生:有刺。
师:唉,长长的,上面有刺。扁豆你看不见,但是你可以用手摸!
生:它们是圆圆的,不是很光滑。
师:扁扁的,很光滑。番茄看不见,但是你可以——
生:用手摸,然后感觉它们,圆圆的,尝起来酸酸的。
师:是什么让你好像看得见了?
生:是手。
师:手就成了你的——
生:眼睛。
师:明白了吗?虽然你失去了一双眼睛,但是你还拥有——
生:手。
师:一双灵巧的手。快乐吗?
生:嗯(点头)。
如何解决学生的误读,薛老师的高超之处是宕开一笔,仍然不就问题谈问题,而是让学生回到课文的具体语句上,展开与学生的智慧对话,引导学生紧扣字词来体会盲童明明的内心。从以上教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认识成长的过程,没有教师生硬的说教或是灌输,也不是离开文本进行空谈,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把握是实实在在而又真真切切的。这样的引导过程,是走进文本字里行间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开始深化的过程。
师:是啊,上天夺去了你一双眼睛,但还给你留了一双手,你能够摸到世间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天上的太阳你能摸吗?
生:摸不到。
师:摸不到太阳的时候,明明快乐吗?读!要读关键的句子。
生:(朗读)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
师:你看,虽然是一个盲童,但别人说到太阳的时候,她还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生:好奇的心。
师:多好呀,有一颗好奇的心。再往下读。
生:(朗读)我想了想,说:“太阳有热度,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晚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明明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摸看。”明明一边用手摸一边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师:快乐吗?
生:快乐。
师:她为什么看不见太阳,依然那么快乐?
生:因为她有一双灵巧的手。
师:手也不可能摸到天上的太阳,她为什么依然快乐?
生:因为她有一颗好奇的心。
师:她有一颗好奇的心,心就成了她的?
生:眼睛。
师:看不见阿姨是怎样走路的,她快乐吗?
生:依然快乐。
师:为什么?
生:她可以用耳朵听。
师:读课文。
生:(朗读)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
师:这时候,她的耳朵就成了?
生:嗯,眼睛。
师:明白了吗?同学们,当明明失去她的双眼的时候,她可以用手去摸,于是手就成了她的眼睛。当看不见阿姨是怎样走路的时候,她可以用耳朵去听,于是耳朵就成了她的眼睛。她看不见天上的太阳,也摸不着天上的太阳,但她有一颗好奇的心,于是心也就成了她的眼睛。这样的人,她感觉到生活是什么样的?
生:美好。
师:什么样的?
生:快乐。
师:什么样的?
生:充满希望。
继续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薛老师巧妙地整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自我进行发现,更进一步认识到明明的快乐。凭借课文的相关语句,前后贯通,拓展思考,真正体会到一名盲童所具有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但这时教师依旧没有回到开始学生误读的问题上。一切都只是在蓄势,正因为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积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的误读才会水到渠成地走向正解。
师:明白了吗?所以,虽然明明是个盲童,但她依然(用手指着板书:快乐)快乐。好,现在,你来读读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如果有一天她失去了双腿,她还会快乐吗?自己读,读了以后告诉老师。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告诉大家?她如果真的献出了她的双腿,还会快乐吗?
生:她会快乐,因为她把自己完好的身体捐献给了残疾人。
师:什么?把自己完好的身体捐献给残疾人?你的话怎么让人有点听不明白,你能说明白吗?
生:她把自己的双腿捐献给另外的人,她应该会感觉很快乐。
生:我觉得明明应该会快乐,因为她把自己的双腿奉献给了别人,这样别人就会走路了,她肯定会快乐的。
师:是啊。
生:我觉得明明会快乐的,因为她把那份爱心传递给了别人。
师:传递爱心的人,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
教师没有再作任何提示,学生却能够完全认识到盲童内心的快乐是真实的,也是明显的。因为有了对课文中盲童内心快乐产生原因的深入理解,学生的认识才会入“文”三分。薛老师对学生误读文本所进行的引导、点化,帮助学生继续深入文本学习,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朴实的,也是扎实的,更是高效的,对学生的文本误读也起到无痕点化的作用。这体现了薛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前瞻的教学思想。
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可以启发我们,面对学生的误读,要放弃功利化的思想,静下心来走进学生的思维深处,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再次体悟,寻找细节,收获共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思路,生成新的认识,感悟正确的见解,和文本紧密相融。同时,面对学生的误读,正是我们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文本对话的最佳时机。把准学生误读的成因,通过有效的引导,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重视对学生学法、读法的点拨和渗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借此让学生收获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于无痕之中落实语言实践,促进情感认识,让误读成就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段美丽的精彩。这是薛法根老师这则教学案例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