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错误观念无关大小

让我们陷入误区的,不只是白马王子那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很多错误观念都会使我们在争吵中偏离正轨,导致我们对自己的关系越来越不满意。就像“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童话那样,这些误区让我们对亲密关系产生了不现实甚至有害的期望,并使得我们无法掌握获得幸福的技巧。基于这些观念,我们不是选择回避冲突,就是会沉溺于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争吵或冷战,这些源于错误观念的处理方法对感情有害无益。

你将认识到,你们争吵的本质通常不是让你们争执不下的那个话题。你必须先了解这一点,然后才能明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并开展能促进你们成长的有效争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最常见的误区有哪些,以及怎样辨别它们是否影响了你在一段关系中的行动。

误区1:我只要拥有一段关系,就会变得快乐

到目前为止,针对亲密关系的研究推翻了一种观念:亲密关系能够带来持久的快乐,是解决我们所有烦恼的灵丹妙药。虽然爱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幸福感,但是无法带来长期的成就感和亲密感。事实上,结婚两年之后,伴侣们的幸福程度又会回到在一起之前的水平。看起来,我们的幸福程度有一个初始值,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回到了那一点。恋爱或结婚并不会让我们变得幸福,拥有一个伴侣也无法带给我们幸福,只有我们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幸福水平。期望对方提高我们的幸福程度是不现实的,只会徒增失望。当我们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就会对自己的关系抱有过多的期待。因此,当不可避免的冲突出现之时,我们常常会认为是自己犯了错误。如果我们认为这种关系理应带给我们幸福,那么等两年的快乐时光过去,关系回到幸福的起点时,我们将不堪一击。

误区2:爱意味着喜欢并接受我真实的样子

“你应该爱我真实的样子。”好吧,这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对的,但并不是全部。这种误区会使你沉迷于不求改变、循环往复的关系。科学研究表明,我们更应该爱的是我们未来可能的样子,以及我们一起努力获得的成果。显然,我们需要欣赏伴侣当下的样子,但如果想要增进彼此的感情,就应该支持对方发展理想的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研究表明,在一段感情中,一方能帮助另一方做到最好并实现梦想,便能建立理想的关系。同样,如果你们的关系能让你学到更多新事物、提升自身的水平,你们的关系也会更上一层楼。通过伴侣获得的自我提升越多—无论是通过新想法、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新奇的经历、特性、观点、知识等—人们对关系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就会越高。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对方改变,更是支持对方努力成为他/她想成为的人。卡里尔·鲁斯布尔特(Caryl Rusbult)、伊莱·J. 芬克尔(Eli J. Finkel)和熊城圆(Kumashiro Madoka)将这一现象称为“米开朗基罗现象”(Michelangelo Phenomenon)—我们雕刻彼此,促使彼此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每次我们交流互动时,都可以给对方施加一种力量,让他更接近或者远离他的理想自我。我们可以帮助彼此做更好的自己。

误区3:找到“对的人”或“灵魂伴侣”才是答案

当浪漫爱情初期的光环褪去,你将会悲痛欲绝地发现,你的灵魂伴侣在任何方面都不完美。201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73%的美国人认为他们注定会找到“对的人”,也就是真正的“灵魂伴侣”。这种观点常常伴随着一种信念—“对的关系”能解决一切问题,你们都会爱对方真实的样子,相信自己能拥有浪漫的未来。

真相又是怎样的呢?1998年一项针对亲密关系的研究表明,相信并去寻找灵魂伴侣,实际上会让你更难获得你寻求的亲密关系!寻找灵魂伴侣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合理化一种潜意识中的幻想。这些人是在追寻积极的情感反应—化学反应或相容性—这些也是关于爱情的谬论。他们认为,两个人之间要么合得来,要么合不来。研究表明,坚信存在灵魂伴侣的人起初会对伴侣充满激情,尤其是一切和谐、顺利的时候。但当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时,他们便会认为这意味着彼此不是“命中注定的人”,所以他们不去尝试解决问题,往往过早地结束了原本有希望的关系。

他们没有为幸福而战,却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焦虑上。另外也有统计数字显示,他们更没可能原谅对方,也更难看到共同学习、成长的可能性。当一段关系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更可能选择放弃,重新开始寻找“对的人”,或让自己陷入不快乐的状态。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一些热烈而短暂的恋情和一夜情,但并非令人满意的长期关系。

与此相反,那些相信关系需要培养的人,寻找的是能与他们共同学习、成长的人,他们会在冲突出现时积极解决,为自己和彼此的关系而努力。他们相信,即便是在困难的时期和情况下,只要付出努力,关系就能得到发展、成长和深化。与寻找灵魂伴侣的人相比,他们在初期对伴侣的激情和满足感可能更少,也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么愉快的开始。事实上,他们在开始时更容易吵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会更长久,更令人满意。当问题出现时,他们更有动力去解决,会以负责的态度与伴侣共同发展和成长。

误区4:相容性很重要

盲目相信相容性的人认为,有很多共同点是你们“适合”在一起的标志,这是上一个误区的一个变种。快速浏览一下约会网站,你就会发现,大多数单身人士寻找的对象,都是那些与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并有共同点的人。他们认为,这些共同点能增强他们的相容性,并且更有可能帮助他们找到“对的人”。

真相又是怎样的呢?一些权威的婚姻研究者表示,相容性的作用被高估了,而过度关注相容性很可能会带来麻烦。幸福的伴侣并不比不幸福的夫妇更“兼容”。但是,如果某一方开始抱怨,说“我们太不合适了”,或者一再强调相容性有多么重要,那么他/她真正想说的其实是“我们现在相处得不好”。相容性只是暂时的,它会随时间变化,没有一对伴侣能永远百分之百适合彼此。良好的关系并不一定要求高度的相容性,幸福的伴侣懂得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并在差异中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们分享了更深层的价值观,探讨了这段关系的意义和目的并致力于成长。重要的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共同的兴趣。

误区5:化学反应很重要

浪漫,鲜花,烛光,月下共舞……仿佛只要有浪漫和激情,就会有化学反应和真爱。实际上,浪漫和化学反应与真爱几乎没有关系。这种误区是如此普遍,连字典都搞错了,将浪漫描述为:(1) 爱情,尤其是短暂而热烈的;(2) 性爱,多指理想化的对象或关系。然而,这两个都不是“真爱”的定义—在这种短暂而热烈的爱情和性爱中,对象或关系都是理想化的,但并不符合现实!

浪漫的时刻很美好,但若想把关系建立在浪漫上,就有问题了。如果仅仅把关系建立在浪漫上,那么这段关系将是脆弱、肤浅的。请思考两组关于化学反应的表述,第一组是当化学反应存在的时候,第二组是它消失的时候:

“我感觉很兴奋!”“她让我疯狂,我想不出别的形容了。”“我陷入爱情了,它像无数砖头一样砸向我。”“我们疯狂地爱着对方。”

在那之后呢?

“我对他没感觉了。”“我们就是不来电了。”“我们已经不爱对方了。”

虽然化学反应的概念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过分依赖化学反应,把它视作维系关系的纽带,会引起巨大的问题。首先,当化学反应很强烈时,伴侣们往往不能就真正重要的事情进行有意义或激烈的讨论,因为他们太过于依赖身体而非大脑。其次,化学反应终会减弱,那时伴侣们会变得暴躁易怒,为鸡毛蒜皮而争吵,哀叹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从他们的关系中消失。结果,他们可能会过早地结束原本能进一步深入的亲密关系。

实际上,化学反应都伴随着化学物质的暗涌。刚进入热恋期以及经受着爱情之苦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荷尔蒙、血清素和多巴胺。爱是一种情感、化学反应以及身体上的体验。在人们看到恋人的照片时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你将会看到,他们的大脑状况和强迫症患者或瘾君子的一样。这能够解释热恋初期(或者说坠入爱河时)爱情使人着魔的性质,在那个时期,人们很难把精力集中在日常事务上。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教授发现,刚迷恋上某人(请注意,我们没有用“爱”字)的人会花一天中85%的时间想念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对象。他们情绪高昂,无法自拔,处于一种非同寻常的状态中。这能够解释我们为什么有时会感觉自己犯了“相思病”。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化学体验。这些化学反应不会持续太久,虽然它们令人感到兴奋,但并不是能带给我们持久满足感的亲密。

许多人认为,如果化学反应消失,他们就“不再相爱”了。未必如此。他们可能正准备进入爱情的下一阶段,通常被称为“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伴侣之爱与早期的迷恋或热烈的爱情相反,不是那么强烈,却非常强大,它混合了依恋、亲密、承诺和深厚的感情,在这之后,感情才能进化为完美的爱,让双方获得幸福感。

误区6:感受到吸引,意味着遇到了“对的人”

“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不能跟对我没吸引力的人在一起。”“你对我有吸引力。”没有感受到吸引力,可能并不是个问题。吸引力可能引领你进入天堂,也可能会让你走向地狱。吸引我们的不一定是对我们而言最好的人,事实上还往往恰恰相反。吸引我们的人经常无意识地展现出了我们与父母关系中的某些方面,被吸引则是我们对这些方面所做出的反应。他们对我们的吸引力越强,就越多地代表了那些方面或是与其相反的方面。如果你的父亲对你而言很遥远,那么你会被难以接近的男人所吸引;如果你的父亲有虐待倾向,那么你也可能被胆小的男人吸引。事实上,没那么吸引我们的人可能更适合成为我们的伴侣。

我们从早年的亲子关系开始,就已经在内心对爱的样子和“感觉”产生了一种无意识的模式,科学家称之为“依恋图式”(attachment schema)。这成为我们建立关系的模板,决定了我们成年后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如果在我们成年后,某人给我们的“感觉”像小时候体验过的爱,无论这种爱最初多么糟糕,都可能让我们产生“爱”的感觉。简单来说,如果我们父母中的一人或双方都对我们很冷淡,我们就会认为距离感是爱。而如果他们有虐待倾向、态度轻蔑或对我们过分保护,那么我们会将这些特性与“爱”联系在一起,并被那些带给我们同样“感觉”的人吸引。我们无意识地探寻,试图完善或修复我们童年时期经历过的模式。

不可避免的是,你童年时期的旧模式会显现出来,你也将不再受到吸引。这并不意味着你已经不爱那个人了,也不表示你选错了人,而是意味着,是时候开始面对更深层次的问题了:探究是什么让你在最初被那个人吸引。

误区7:只要有爱就够了

像这样过于天真、简单化的信条,会让你走进死胡同。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亲密关系就像所有生长中的有机生命体一样,需要维护和培育才能成长。良好的关系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需要技巧和练习,并需要双方致力于学习和成长,而不只是有爱就够。

这一误区使人们在爱中变得懒惰。他们不为彼此关系的发展承担责任,这些关系中有各种困难,偶尔还会出现令人不安的交流。在他们看来,爱情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们无须付出任何努力,但这只存在于虚幻的幸福故事里。在极端情况下,我们连伴侣的酗酒问题都能忽略,因为对爱的盲信让人们认为自己应该完全接受对方。这种态度还使得伴侣在遇到冲突时选择回避。然而回避的问题积少成多,不幸福感逐渐累积,可能会导致无效的争吵甚至离婚。

投入和技巧是幸福关系方程式的基本要素。但我们中很多人认为,爱情应该是很容易的。我们觉得,只要我们处于一段关系里,自然能知道该如何驾驭它。当情况变得困难时,我们会认为是哪里出了问题,却不会去培养应对困难的技巧。我们会说:“这是不对的。不应该这么麻烦。”诚然,爱有所帮助,但只有爱并不够。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对于生活中的其他事,我们并没有期待它们变得轻而易举,自然而然就能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会努力完善自己的高尔夫动作,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或是参加瑜伽课程的原因。然而,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有爱就够了,就不会在关系中投入更多,也不会继续学习、成长和发展。我们很可能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消极的对抗而非婚姻的艺术上。

你曾经踏入的误区

请重新看看上面这些误区。哪些最符合你的情况?哪些是你在看到相反而又证据充分的研究结果后依然想维护、不想改变的?曾经坚信不疑的迷思被打破时,你是否感到焦虑不安?哪种观念是你最喜欢的?你能说出某个观念是如何给你们造成了问题或破坏了一段关系的吗? 9cg1sL1O11MbyUBdxRCRQnfkukKt/R068MyGCBq+8YA6P6ABsKiZb9OKFNk9RX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