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达生第十九

〔释文〕以义名篇。全生之道也。如此之类,世有之矣。

〔释文〕无离力智反,下同。大甚音泰。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注〕非我所制,则无为有怀于其间。

〔疏〕生死去来,委之造物,妙达斯原,故无所恶。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

〔注〕故弥养之而弥失之。

〔疏〕夫寿夭去来,非己所制,而世俗之人,不悟斯理,贪多资货,厚养其身,妄谓足以存生,深可悲叹。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

〔注〕养之弥厚,则死地弥至。

〔疏〕厚养其形,弥速其死,故决定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

〔注〕莫若放而任之。

〔疏〕夫驰逐物境,本为资生,生既非养所存,故知世间物务何足为也!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注〕性分各自为者,皆在至理中来,故不可免也。是以善养生者从而任之。

〔疏〕分外之事,不足为也;分内之事,不可不为也。夫目见耳听、足行心知者,禀之性理,虽为无为,故不务免也。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注〕更生者,日新之谓也。付之日新,则性命尽矣。

〔疏〕几,尽也。更生,日新也。夫欲有为养形者,无过弃却世间分外之事。弃世则无忧累,无忧累则合于正真平等之道,平正则冥于日新之变,故能尽道之玄妙。

〔释文〕则几徐其依反。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注〕所以遗弃之。

〔疏〕人世虚无,何足捐弃?生涯空幻,何足遗忘?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注〕俱不为也。

〔疏〕夫形全不扰,故能保完天命;精固不亏,所以复本还原。形神全固,故与玄天之德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注〕无所偏为,故能子万物。

〔疏〕夫二仪无心而生化万物,故与天地合德者,羣生之父母。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注〕所在皆成,无常处。

〔疏〕夫阴阳混合,则成体质,气息离散,则反于未生之始。

〔释文〕常处昌虑反。形精不亏,是谓能移;

〔注〕与化俱也。

〔疏〕移者,迁转之谓也。夫不劳于形,不亏其精者,故能随变任化,而与物俱迁也。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注〕还辅其自然也。

〔疏〕相,助也。夫遣之又遣,乃曰精之又精,是以反本还元,辅于自然之道也。

〔释文〕相天息亮反。,姓尹,名喜,字公度,为函谷关令,故曰关令尹真人,是老子弟子,怀道抱德,故御寇询之也。窒,塞也。夫至极圣人,和光匿燿,潜伏行世,混迹同尘,不为物境障碍,故等虚室,空而无塞。本亦作「空」字。

〔释文〕关尹李云:关令尹喜也。不窒珍悉反。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

〔注〕至适,故无不可耳,非物往可之。

〔疏〕冥于寒暑,故火不能灾;一于高卑,故心不恐惧。

〔释文〕蹈火徒报反。请问何以至于此?」

〔疏〕总结前问意也。,物奚自入焉!

〔疏〕是者,指斥以前圣人也。自,从也。若是者,其保守自然之道,全而不亏,其心神凝照,曾无闲(却)[郄],故世俗事物,何从而入于灵府哉!

〔释文〕无(却)[郄]去逆反。然则开天者,性之动也;开人者,知之用也。

〔疏〕郭注云:「不虑而知,开天者也;知而后感,开人者也。然则开天者,性之动;开人者,知之用。」郭得之矣,无劳更释。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刘得一本「人之天」作「人之人」。开天者德生。

〔注〕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忘余,斯德生也。开人者贼生。

〔注〕知用者从感而求,勌而不已,斯贼生也。

〔疏〕夫率性而动,动而常寂,故德生也;运智御世,为害极深,故贼生也。老经云:「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不厌其天,不忽于人。

〔注〕任其天性而动,则人理亦自全矣。

〔疏〕常用自然之性,不厌天者也;任智自照于物,斯不忽人者也。

〔释文〕不厌李于艳反。徐于瞻反。民几乎以其真!」

〔注〕民之所患,伪之所生,常在于知用,不在于性动也。

〔疏〕几,尽也。因天任人,性动智用,既而人天无别,知用不殊,是以率土尽真,苍生无伪者也。

〔释文〕几乎音机。或音祈。多,所承之蜩,十失其一也。

〇典案:注「少」旧作「多」。道藏注疏本误同。「所失愈多」,与正文「则失者十一」义殊相反。御览九百四十四引注正作「所失愈少也」,世德堂本。今据正。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注〕停审之至,故乃无所复失。

〔疏〕累五丸于竿头,一无坠落,停审之意,遂到于斯。是以承蜩蝉犹如俛拾。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注〕不动之至。

〔疏〕拘,谓斫残枯树枝也。执,用也。我安处身心,犹如枯树,用臂执竿,若槁木之枝,凝寂停审,不动之至。斯言有道,此之谓也。

〔释文〕若厥本或作「橛」,同。其月反。株音诛。拘其俱反。郭音俱。李云:厥,竖也,竖若株拘也。若槁苦老反。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疏〕二仪极大,万物甚多,而运智用心,唯在蜩翼,蜩翼之外,无他缘虑也。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注〕遗彼,故得此。

〔疏〕反侧,犹变动也。外息攀缘,内心凝静,万物虽衆,不夺蜩翼之知,是以事同拾芥,何为不得也?蜩,妙凝神鬼。而尼父勉勖门人,故云「痀偻丈人之谓」也。

〔释文〕不分如字。

〇俞樾曰:「凝」当作「疑」。下文「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即此所谓「乃疑于神」也。列子黄帝篇正作「疑」,张湛注曰: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可据以订正。

〇马叙伦曰:云谷杂记引苏轼曰:蜀本庄子云「用志不分,乃疑于神」,此与易「阴疑于阳」、礼「使人疑于夫子」同,今四方本皆作「凝」。寻下文「器之所以疑神者」,字正作「疑」。「疑」即拟度之拟初文。典案:「疑」读曰「拟」。周官司服郑注:「疑」之言拟也。史记平准书「人徒之费拟于南夷」,汉书食贷志「拟」作「疑」;天地篇「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淮南子俶真篇作「于是博学以疑圣」,皆其比也。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

〔疏〕觞深,渊名也。其状似桮,因以为名,在宋国也。津人,谓津济之人也。操,捉也。颜回尝经行李,济渡斯渊,而津人操舟,甚有方便,其便辟机巧,妙若神鬼。颜回怪之,故问夫子。

〇典案:御览七百六十八引「吾」作「回」,「渊」作「泉」,唐人避高祖讳改之也;三百九十五引作「渊」,当是别本。「济」,三百九十五引作「游」。

〔释文〕操舟七曹反。下章同。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

〔注〕言物虽有性,亦须数习而后能耳。

〔疏〕颜回问:可学否?答曰:好游涉者数习则能。夫物虽禀之自然,亦有习以成性者。

〇典案:「善游者数能」,文不成义。注「亦须数习而后能耳」,是郭所见本作「数习而后能也」。疑今本「数」下敚「习而后」三字。白帖十一引正作「数习而后能」,与郭注合,是其证。列子黄帝篇此上有「能游者可教也」,疑庄子脱之。

〔释文〕数能音朔。注、下同。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注〕没人,谓能鹜没于水底。

〔疏〕注云,谓鹜没水底。鹜,鸭子也。谓津人便水,没入水下,犹如鸭鸟没水,因而捉舟。

〔释文〕鹜音木,鸭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竝作「昏」。所要一遥反。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注〕夫欲养生全内者,其唯无所矜重也。

〔疏〕夫射者之心,巧拙无二,为重于外物,故心有所矜,只为贵重黄金,故内心昏拙,岂唯在射,万事亦然。税反。李寻恚反、信醉反,或苏忽反。帚也。亦何闻于夫子绝句。」,云:匿也。视其羸瘦在后者,匿着牢中养之也。威公曰:「何谓也?」

〔疏〕未悟田开之言,故更发疑问。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

〔疏〕姓单,名豹,鲁之隐者也。巖居饮水,不争名利,虽复年齿长老,而形色不衰。久处山林,忽遭饿虎所食。

〔释文〕单豹音善。李云:单豹,隐人姓名也。而水饮元嘉本作「饮水」。

〇马叙伦曰:「水」当依御览七百二十作「谷」,淮南人间训亦作「谷」。典案:马说是也。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疏〕姓张,名毅,亦鲁人也。高门,富贵之家也。县薄,垂帘也。言张毅是流俗之人,追奔世利,高门甲第,朱户垂帘,莫不驰骤参谒,趋走庆吊。形劳神弱,困而不休,于是内热发背而死。

〇碧虚子校引刘得一本「高」上有「见」字。典案:刘本是也。淮南子人间篇「张毅好恭,过宫室廊庙必趋,见门闾聚衆必下」,即用此事。文虽各异,「门闾」上有「见」字,可为旁证。又案:「无不走也」,文选幽通赋注引作「无不趋义也」。

〔释文〕县音玄。

〇典案:文选幽通赋注、御览七百二十引「县」作「悬」,古今字。薄司马云:帘也。无不走也司马云:走,至也。言无不至门奉富贵也。李云:走,往也。

〇俞樾曰:「无不走也」,语意未明。司马云,走,至也。言无不至门奉富贵也。亦殊迂曲。「走」乃「趣」之坏字。文选幽通赋李注引此文曰「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趣义也」,字正作「趣」,但衍「义」字耳。吕览必已篇曰「张毅好恭,门闾帷薄聚居衆无不趋」,高注曰:过之必趋。淮南人闲篇曰「张毅好恭,过宫室廊庙必趋,见门闾聚衆必下,厮徒马圉,皆与伉礼,然不终其寿,内热而死」,其义更明。庄子文不僃,故学者莫得其解。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

〔注〕夫守一方之事至于过理者,不及于会通之适也。鞭其后者,去其不及也。

〔疏〕单豹寡欲清虚,养其内德,而虎食其外;张毅交游世贵,养其形骸,而病攻其内以死。此二子各滞一边,未为折中,故并「不鞭其后」也。

〔释文〕去其起吕反。节,袵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举世皆然,深为罪过。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江南古藏本「取」作「最」。御览四百五十九引「过也」上有「知之」二字,义较长。

〔释文〕袵而甚反。徐而鸩反。李云:卧衣也。郑注礼记云:卧席也。动皆之死地一本无「地」字。不冒音墨。车也。聚偻,棺椁也。为彘谋者,不如置之圈内,食之糟糠,不用白茅,无劳彫俎。自为谋,则苟且生时有乘轩戴冕之尊,死则置于棺中,载于楯车之上,则欲得为之。为彘谋则去白茅、彫俎,自为谋则取于轩冕楯车,而异彘者何也?此盖颠倒愚痴,非达生之性也。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张潜夫本「所异」上有「其」字。

〔释文〕为彘于伪反。下「自为」、「为彘」同。食以音嗣。穅音康。糟音遭。错之七故反,置也。又如字。本又作「措」。腞音直转反以象菲帷帱尉也」。「柳」、「蒌」、「缕」、「偻」,并字异而义同。吕氏春秋节丧篇「偻翣以督之」,其字亦作「偻」。释文所引或说,以「偻」为蒌翣字,是也。余说皆失之。闷之貌。既见鬼,忧惶而归,遂成病患,所以不出。

〔释文〕去反一本作「公反」。诶于代反。郭音熙。说文云:可恶之辞也。李呼该反。一音哀。诒吐代反。郭音怡。李音台。司马云:懈倦貌。李云:诶诒,失魂魄也。数日所主反。司马本作「数月」。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

〔疏〕姓皇子,字告敖,齐之贤人也。既闻公有病,来问之,云:公妄系在心,自遭伤病;鬼有何力,而能伤公?欲以正理,遣其邪病也。

〔释文〕皇子告敖如字。司马云:皇,姓。告敖,字;齐之贤士也。

〇俞樾曰:广韵六止「子」字注:复姓十一,庄子有皇子告敖。则以「皇子」为复姓。列子汤问篇末载锟鋙剑火浣布事,云「皇子以为无此物」,殆即其人也。

〇典案:御览三百九十一引「敖」作「傲」。鬼恶音乌。夫忿滀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

〔疏〕夫人忿怒,则滀聚邪气,于是精魂离散,不归于身,则心虚弊犯神,道不足也。

〔释文〕忿拂粉反。李房粉反。滀敕六反。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李云:忿,满也。滀,结聚也。精神有逆,则阴阳结于内,魂魄散于外,故曰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疏〕夫邪气上而不下,则上攻于头,令人心中怖惧,郁而好怒;下而不上,阳伏阴散,精神恍惚,故好忘也。夫心者,五藏之主,神灵之宅,故炁当身心则为病。

〇典案:御览八百八十三引作「不上不下者,中身当心,则为病耳」。

〔释文〕上时掌反。下同。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亡尚反。李云:阳散阴凝,故怒;阴发阳伏,故忘也。不上不下中丁仲反。身当心则为病李云:上下不和,则阴阳争而攻心,心,精神主,故病也。反。蠪音龙,又音聋。跃之司马云:倍阿,神名也。鲑蠪,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

〔疏〕豹头马尾,名曰泆阳。

〔释文〕泆阳音逸。司马云:泆阳,豹头马尾,一作狗头。一云:神名也。水有罔象。

〔疏〕注云:状如小儿,黑色赤衣,大耳长臂,名曰罔象。

〔释文〕罔象如字。司马本作「无伤」,云: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一云:水神名。丘有峷。

〔疏〕其状如狗,有角,身有文彩。

〔释文〕峷本又作「莘」,所巾反,又音臻。司马云:状如狗,有角,文身五采。山有夔。

〔疏〕大如牛,状如鼓,一足行也。

〔释文〕夔求龟反。司马云:状如鼓而一足。野有彷徨。

〔疏〕其状如蛇,两头,五采。

〔释文〕方音傍。本亦作「彷」,同。皇本亦作「徨」,同。司马云:方皇,状如蛇,两头,五采文。泽有委蛇。」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

〔疏〕桓公见鬼,本在泽中,既闻委蛇,故问其状。

〔释文〕委于危反,又如字。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

〔疏〕辴,喜笑貌也。殆,近也。若见委蛇,近为霸主。桓公闻说,大笑欢之:我所见正是此也。

〇典案:御览八百七十二引「则」上有「见人」二字;八百十三引「殆」上有「其」字。

〔释文〕朱冠司马本作「俞冠」,云:俞国之冠也,其制似螺。恶闻雷乌路反。捧芳勇反。

〇典案:御览八百七十二引「捧」作「举」。其首司马本同。一本作「手」。辴敕引反。徐敕一反。又敕私反。司马云:笑貌。李云:大笑貌。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注〕此章言忧来而累生者,不明也。患去而性得者,达理也。

〔疏〕闻说委蛇,情中畅适,于是整衣冠,共语论,不终日而情抱豁然,不知疾病从何而去也。纪渻子为王养鬭鸡。

〔疏〕姓纪,名渻子,亦作「消」字,随字读之。为齐王养鸡,拟鬭也。此章明不必禀生知自然之理,亦有积习以成性者。

〔释文〕纪渻所景反。徐所幸反。人姓名也。一本作「消」。为于伪反。王司马云:齐王也。

〇俞樾曰:列子黄帝篇亦载此事,云:「纪渻子为周宣王养鬭鸡」,则非齐王也。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疏〕养经十日堪鬭乎?答曰:始性骄矜,自恃意气,故未堪也。

〔释文〕虚憍居乔反,又巨消反。李云:高也。司马云:高仰头也。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疏〕见闻他鸡,犹相应和,若形声影响也。

〔释文〕犹应应对之应。下同。向许丈反。本亦作「响」。景于领反,又如字。李云:应响鸣,顾景行。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疏〕顾视速疾,意气强盛,心神尚动,故未堪也。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疏〕几,尽也。都不骄矜,心神安定,鸡虽有鸣,已无变慴,养鸡之妙,理尽于斯。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注〕此章言养之以至于全者,犹无敌于外,况自全乎?

〔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遥望之者,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天下无敌,谁敢应乎!

〇碧虚子校引文如海、刘得一本「者」上有「见」字。马叙伦曰:当依文、刘本补「见」字。「见者」应属下读。,遂使激湍腾沫四十里,至于水族,尚不能游,况在陆生,如何可涉?

〇典案:御览五十八、三百九十五、九百三十二引竝作「流沫三十里」,列子黄帝篇同。「四」疑「三」之譌也。

〔释文〕吕梁司马云:河水有石绝处也。今西河离石西有此县绝,世谓之黄梁。淮南子曰:古者龙门未凿,河出孟门之上也。县水音玄。三十仞音刃。七尺曰仞。流沫音末。鼋音元。鼍徒多反。或音檀。鳖字又作「鳖」,必灭反。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

〔疏〕激湍沸涌,非人所能游,忽见丈夫,谓之遭溺而困苦,故命弟子随流而拯接之。

〇典案:御览三百五十九引「见」作「有」。

〔释文〕有苦如字。司马云:病也。拯之拯救之拯。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疏〕塘,岸也。既安于水,故散发而行歌,自得逍遥,遨游岸下。

〇典案:既出水,不得复言「游」。「游」当为「游」,涉上「游」字而误也。御览三百九十五引正作「游」,当从之。

〔释文〕数百所主反。被发皮寄反。行歌司马本作「行道」。道,常行之道也。水如磨齐也。郭云:磨翁而旋入者,齐也。

〇典案:列子黄帝篇「齐」作「斋」。与汩胡忽反。司马云:涌波也。郭云:回伏而涌出者,汩也。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

〔注〕任水而不任己。

〔疏〕随顺于水,委质从流,不使私情,辄怀违拒。从水尚尔,何况唯道是从乎!此吾所以蹈之也。」

〔疏〕更无道术,理尽于斯。

〇典案:御览三百九十五引「之」作「水」。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疏〕未闻斯旨,请重释之。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注〕此章言人有偏能,得其所能而任之,则天下无难矣。用夫无难以涉乎生生之道,何往而不通也?

〔疏〕此之三义,并释于前,无劳重解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注〕不似人所作也。

〔疏〕姓梓,名庆,鲁大匠也。亦云:梓者,官号。鐻者,乐器,似夹锺。亦言:鐻似虎形,刻木为之。彫削巧妙,不类人工,见者惊疑,谓鬼神所作也。

〇典案:御览五百三十引「木」上有「大」字。

〔释文〕梓音子。庆李云:鲁大匠也。梓,官名。庆,其名也。

〇俞樾曰:春秋襄四年左传「匠庆谓季文子」,杜注:匠庆,鲁大匠。即此梓庆。鐻音据。司马云:乐器也,似夹锺。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疏〕鲁侯见其神妙,怪而问之:汝何道术为此鐻焉?」

〇典案:御览五百三十引作「子一何巧矣,何术以至此」。御览引书多删削,少增益,疑今本敚「巧矣」二字。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疏〕梓答云:臣是工巧材人,有何艺术?虽复如是,亦有一法焉。臣欲为鐻之时,未尝辄有攀缘,损耗神气,必齐戒清洁,以静心灵也。

〔释文〕秏呼报反。司马云:损也。气李云:气耗则心动,心动则神不专也。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疏〕心迹既齐,凡经三日,至于庆吊赏罚,官爵利禄,如斯之事,并不入于情田。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

〔疏〕齐日既多,心灵渐静,故能非誉双遣,巧拙两忘。

〔释文〕非誉音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

〔注〕视公朝若无,则跂慕之心绝矣。

〔疏〕辄然,不敢动貌也。齐洁既久,情义清虚,于是百体四肢,一时忘遣,辄然不动,均于枯木。既无意于公私,岂有怀于朝廷哉!

〔释文〕辄然丁协反。辄然,不动貌。无公朝直遥反。注同。其巧专而外骨消。

〔注〕性外之事去也。

〔疏〕滑,乱也。专精内巧之心,消除外乱之事。

〔释文〕骨消如字。本亦作「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

〔注〕必取材中者也。

〔疏〕外事既除,内心虚静,于是入山林,观看天性好木,形容躯貌至精妙,而成事堪为鐻者,然后就手加工焉。若其不然,则止而不为。

〇典案:「形躯至矣」,艺文类聚四十四引作「形区别矣」,御览五百七十五引作「区别见」。

〔释文〕成见贤遍反。材中丁仲反。则以天合天。

〔注〕不离其自然也。

〔疏〕机变虽加人工,木性常因自然,故以合天也。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注〕尽因物之妙,故乃疑是鬼神所作也。

〔疏〕所以鐻之微妙,疑似鬼神者,只是因于天性,顺其自然,故得如此。此章明顺理则巧若神鬼,性乖则心劳而自拙也。

〇典案:御览五百三十引「疑」作「凝」。碧虚子校引江南古藏本「其」下有「由」字。马叙伦曰:当依江南古藏本补。案:马说是也。

〔释文〕是与音余。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

〔疏〕姓东野,名稷,古之善御人也,以御事鲁庄公。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庄公以为组绣织文,不能过此之妙也。

〇典案:御览七百四十六引作「周旋中规」。

〔释文〕东野稷李云:东野,姓;稷,名也。司马云:孙卿作「东野毕」。以御见贤遍反。下同。庄公李云:鲁庄公也。或云:内篇曰「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问于蘧伯玉」,则不与鲁庄同时,当是卫庄公。

〇俞樾曰:荀子哀公篇载此事,庄公作定公,颜阖作颜渊,则为鲁定公矣。中绳丁仲反。下同。文弗过也司马云:谓过织组之文也。

〇钱大昕曰:吕氏春秋适威篇作「以为造父弗过也」。「文」盖「父」之误。典案:钱说是也。造父,周穆王臣。古称善御,故以为此。荀子哀公篇、韩诗外传二、新序杂事五、家语颜回篇皆载此事,亦竝言「造父」。御览七百四十六引此文正作「造父弗过也」,尤其塙证矣。惟司马注已云「谓过织组之文也」,是其敚误已在晋前。使之钩百而反。

〔疏〕任马旋回,如钩之曲,百度反之,皆复其迹。

〔释文〕使之钩百而反司马云:稷自矜其能,圆而驱之,如钩复迹,百反而不知止。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疏〕姓颜,名阖,鲁之贤人也。入见,庄公初不信,故密不应焉。

〔释文〕颜阖户腊反。元嘉本作「廅」。崔同。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疏〕少时之顷,马困而败,公问颜生,何以知此?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注〕斯明至当之不可过也。

〔疏〕答:马力竭尽,而求其过分之能,故知必败也。非唯车马,万物皆然。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

〔疏〕旋,规也。规,圆也。稽,留也。倕是尧时工人,禀性极巧,盖用规矩,手随物化,因物施巧,不稽留也。

〔释文〕工倕音垂,又音睡。旋而盖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音鸡。司马本「矩」作「瞿」,云:工倕,尧工巧人也。旋,圆也。瞿,句也。倕工巧任规,以见为圆,覆盖其句指,不以施度也。是与物化之,不以心稽留也。故其灵台一而不桎。

〔注〕虽工倕之巧,犹任规矩。此言因物之易也。

〔疏〕任物因循,忘怀虚淡,故其灵台凝一,而不桎梏也。

〔释文〕不桎之实反。司马云:阂也。之易以豉反。忘足,屦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

〔注〕百体皆适,则都忘其身也。

〔释文〕足屦九住反。要带一遥反。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注〕是非生于不适耳。

〔疏〕夫有履有带,本为足为要。今既忘足要,履带理当闲适。亦犹心怀忧戚,为有是非;今则知忘是非,故心常适乐也。

〇碧虚子校引张君房本、文如海本「知」作「口」。典案:作「口」义太浅薄,张、文本非是。又案:此当以「忘足」为句,「屦之适也」为句,「忘要」为句,「带之适也」为句,谓所以忘足忘要者,以屦带之适耳。疏非。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

〔注〕所遇而安,故无所变从也。

〔疏〕外智凝寂,内心不移,物境虚空,外不从事,乃契会真道,所在常适。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注〕识适者犹未适也。

〔疏〕始,本也。夫体道虚忘,本性常适,非由感物而后欢娱,则有时不适,本性常适,故无往不欢也。斯乃忘适之适,非有心适。遇斯之运命?」

〔释文〕踵门章勇反。司马云:至也。而诧敕驾反,又呼驾反。郭都驾反。司马云:告也。李本作「托」,云:属也。子扁庆子音篇,又符殄反。李云:扁,姓;庆子,字也。临难乃旦反。宾于必刃反。恶遇音乌。下同。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注〕闇付自然也。

〔疏〕夫至人立行,虚远清高,故能内忘五藏之肝胆,外遗六根之耳目,荡然空静,无纤介于胸臆。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注〕凡非真性,皆尘垢也。

〔释文〕芒然武刚反。彷徨元嘉本作「房皇」,音同。逍遥乎无事之业。

〔注〕凡自为者,皆无事之业也。

〔疏〕芒然,无心之貌也。彷徨是纵放之名,逍遥是任适之称。而处染不染,纵放于嚣尘之表;涉事无事,任适于物务之中也。是谓为而不恃。

〔注〕率性自为耳,非恃而为之。长而不宰。

〔注〕任其自长耳,非宰而长之。

〔疏〕接物施化,不恃藉于我(我)劳;长养黎元,岂断割而从己?事出老经。

〔释文〕长而丁丈反。注同。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疏〕汝光饰心智,惊动愚俗;修营身形,显他污秽;昭昭明白,自炫其能,犹如担揭日月而行于世也,岂是韬光匿耀,以蒙养恬哉?

〔释文〕饰知音智。明污音乌。若揭其列反,又其谒反。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疏〕而,汝也。得躯貌完全,九窍具足,复免中涂夭于聋盲跛蹇,又得预于人伦,偕于人数,庆幸矣莫甚于斯,有何容暇,怨于天道?子宜速往,无劳辞费。

〔释文〕九窍苦吊反。跛波我反。蹇纪辇反,又纪偃反。徐其偃反。而比如字,又毗志反。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

〔疏〕孙休闻道而出,扁子言讫而归。俄顷之间,子庆嗟叹也。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

〔疏〕扁子门人问其嗟叹所以。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

〔疏〕孙休频来,踵门而诧,述己居世,坎轲不平,吾遂告以至人深玄之德,而器小言大,虑有漏机,恐其惊迫,更增其惑,是以吁叹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疏〕若孙子言是,扁子言非,非理之言,必不惑是;若扁子言是,孙子言非,彼必以非故,来诣斯求是。进退寻责,何罪有乎?先生之叹,终成虚假。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

〔注〕各有所便也。

〔疏〕此爰居之鸟,非应瑞之物。鲁侯滥赏,飨以太牢,事显前篇,无劳重解。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刘得一本「平」上有「安」字。

〔释文〕说之音悦。为具于伪反。奏九韶元嘉本作「奏韶武」。以乐音洛。下同。食之音嗣。委于危反。蛇如字。李云:大鸟吞蛇。司马云:委蛇,泥鰌。

〇俞樾曰:委蛇未详何物。李云大鸟食蛇,然未闻养鸟者必食之以蛇也。司马云:委蛇,泥鰌。此亦臆说。今案至乐篇云「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鰌,委蛇而处」,传写有阙文耳。且云「委蛇而处」,方与下句「则平陆而已矣」文气相属,若无「而处」二字,下句便不贯矣。今休,款啓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

〔注〕此章言善养生者各任性分之适而至矣。

〔疏〕鼷,小鼠也。鷃,雀也。孙休是寡识少闻之人,应须款曲,啓发其事。今乃告以至人之德,大道玄妙之言,何异乎载小鼠以大车,娱鷃雀以韶乐!既御小而用大,亦何能无惊惧者也?

〔释文〕款啓李云:款,空也。啓,开也。如空之开,所见小也。鼷音奚。鷃字又作「鴳」,音晏。

〇典案:御览九百二十一引「鴳」作「鷃」。【校记】陈林羣说明:原书校者误置三注释于下篇《山木》篇尾,《山木》注释顺序亦因此而误。全部改正,不再作注。御览,二字原脱。腞,原作「豚」,据释文改。罔象,原作「冈象」。据别本并释文当作「罔象」。以下迳改。奚,于义不通,其他版本亦无此字,据删。生,王校集释本删此字,当从之。夫,从王校集释本、南华真经注疏改作「失」。「关尹」二字,从王校集释本补。却,从王校集释本、南华真经注疏改「郄」,下同。「譬也」二字,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补,据补。原断句为:「不虑而知开,天也;知而后感开,人也。」从南华真经注疏及庄子集释改。下成疏引郭注同。犹,王校集释本改作「尤」,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又」。征,王校集释本改作「增」,南华真经注疏从道藏成疏本、辑要本作「微」。乘,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承」,据改。矛,王校集释本依释文及世德堂本作「予」,据改。将,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樽」,据改。间,续古逸本、赵谏议本均作「问」,当从之。,王校集释本、南华真经注疏均作「輀」,据改。数,王校集释本作「烦」,据改。隹,当为「佳」,据王校集释本改。名,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未」,据改。驶,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駃」,据改。向,王校集释本依释文原本改「回」字,据改。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子庆」二字互乙,据改。苟,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乃」,据改。 Bt+2WSBpG+7heunNQyf1o1AF79ZwtLqg/CeXXa1l0sLUgZfxBazkpBjYOpJnQ9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