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骈拇第八

〔释文〕举事以名篇。于聪明,性少之徒,矫情为尚,以此为用,不亦谬乎?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张君房本「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作「而多□于聪明之用也」。」,向丘氏反,云:近也。司马同。李却垂反。一云:敝跬,分外用力之貌。誉音余。杨墨崔、李云:杨朱、墨翟也。容思息嗣反。檮杌上徒刀反,下音兀。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注〕此数子皆师其天性,直自多骈旁枝,各自是一家之正耳。然以一正万,则万不正矣,故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

〔疏〕言此数子,皆自天然聪明仁辩,由如合骈之拇,傍生枝指,禀之素分,岂由人为。故知率性多仁,乃是多骈傍枝之道也。而愚惑之徒,舍己效物,求之分外,由而不已。然摇动物性,由此数人,以一正万,故非天下至道正理也。

〔释文〕此数色主反。下文「此数」音同。人情乎」者,是人之情性者也。」矣。周易文言传「确乎其不可拔」,说文土部曰「塙坚不可拔也」,即本易义。是「确」与「塙」通,亦其例也。蒿令力呈反.下同。于难乃旦反。后拯拯救之拯。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

〔注〕夫贵富所以可饕,由有蒿之者也。若乃无可尚之迹,则人安其分,将量力受任,岂有决己效彼以饕窃非望哉!

〔疏〕饕,贪财也。素分不怀仁义者,谓之不仁之人也。意在贪求利禄,偷窃贵富,故绝己之天性,亡失分命真情,而矫性伪情,舍我逐物。良由圣迹可尚,故有斯弊者也。是知抱朴还淳,必须绝仁弃义。

〔释文〕饕吐刀反。杜预注左传云:贪财曰饕。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

〔疏〕此重结前旨也。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

〔注〕夫仁义自是人情也。而三代以下,横共嚣嚣,弃情逐迹,如将不及,不亦多忧乎!

〔疏〕自,从也。三代,夏、殷、周也。嚣嚣,犹讙聒也。夫仁义者,出自性情,而三代以下,弃情徇迹,嚣嚣竞逐,何愚之甚!是以夏行仁,殷行义,周行礼,即此嚣嚣之状也。

〔释文〕嚣嚣许桥反,又五羔反。字林云:声也。崔云:忧世之貌。真,以慰物心,遂使物丧其真,人亡其本,既而弃本逐末,故失其真常自然之性者也。此则总结前文之失,以生后文之得也。

〔释文〕屈崔本作「诎」。折之热反,谓屈折支体为礼乐也。呴况于反。李况付反。本又作「伛」,于禹反。俞音臾。李音喻。本又作「呴」,音诩,谓呴喻颜色为仁义之貌。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疏〕夫天下万物,各有常分。至如蓬曲麻直,首圆足方也,水则冬凝而夏释,鱼则春聚而秋散,斯出自天然,非假诸物,岂有钩绳规矩、胶漆纆索之可加乎!在形既然,于性亦尔。故知礼乐仁义者,乱天之经者也。又解:附离,离,依也。故汉书云「哀帝时附离董氏者,皆起家至二千石」,注云:离,依之也。

〔释文〕纆音墨。广雅云:索也。索悉各反。下同。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注〕夫物有常然,任而不助,则泯然自得而不自觉也。

〔疏〕诱然生物,禀气受形,或方或圆,乍曲乍直,亭之毒之,各足于性,悉莫辨其然,皆不知所以生,岂措意于缘虑,情系于得失者乎!是知屈折呴俞,失其常也。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

〔注〕同物,故与物无二而常全。

〔疏〕夫见始终以不一者,凡情之闇惑也;覩古今之不二者,圣智之明照也。是以不生而生,不知所以生,不得而得,不知所以得,虽复时有古今,而法无亏损,千变万化,常唯一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

〔注〕任道而得,则抱朴独往,连连假物,无为其间也。

〔疏〕奚,何也。连连,犹接续也。夫道德者,非有非无,不生不灭,不可以圣智求,安得以形名取!而曾、史之类,性多于仁,以己率物,滞于名教,束缚既似缄绳,执固又如胶漆,心心相续,连连不断。怀挟此行,遨游道德之乡者,譬犹以圆学方,以鱼慕鸟,徒希企尚之名,终无功用之实。筌蹄不忘,鱼兔又丧,已陈刍狗,贵此何为也?

〔释文〕连连司马云:谓连续仁义,游道德间也。使天下惑也。

〔注〕仁义连连,祇足以惑物使丧其真。

〔疏〕仁义之教,聪明之迹,乖自然之道,乱天下之心。

〔释文〕祇足音支。使丧息浪反。下「已丧」同。情,而天下之性固以易矣。

〔疏〕由是观之,岂非用仁义圣迹挠乱天下,使天下苍生弃本逐末而改其天性耶?

〔释文〕性与音余。此可以意消息。后皆倣此。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注〕自三代以上,实有无为之迹。无为之迹,亦有为者之所尚也,尚之则失其自然之素。故虽圣人有不得已,或以槃夷之事易垂拱之性,而况悠悠者哉?

〔疏〕五帝以上,犹扇无为之风;三代以下,渐兴有为之教。浇淳异世,步骤殊时,其于残生,以身逐物,未始不均也。牧羊牧养之牧。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疏〕奚,何也。册,简也。古人无纸,皆以简册写书。行五道而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问臧问谷,乃有书塞之殊,牧羊亡羊,实无复异也。

〔释文〕挟音协。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博塞悉代反。塞,博之类也。汉书云:吾丘寿王以善格五待诏,谓博塞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疏〕此下合譬也。伯夷、叔齐,并孤竹君之子也。孤竹,神农氏之后也,姜姓。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字公远。夷长而庶,齐幼而嫡,父常爱齐,数称之于夷。及其父薨,兄弟相让,不袭先封。闻文王有德,乃往于周。遇武王伐纣,扣马而谏。谏不从,走入首阳山,采薇为粮,不食周粟,遂饿死首阳山。山在蒲州河东县。蒲州城南三十里,见有夷、齐庙墓,林木森踈。盗跖者,柳下惠之从弟,名跖。徒卒九千,常为巨盗,故以盗为名。东陵者,山名,又云:即太山也,在齐州界,去东平十五里,跖死其上也。

〔释文〕首阳山名,在河东蒲阪县。死,谓饿而死。东陵李云:谓泰山也。一云:陵名,今名东平陵,属济南郡。

〇郭庆藩曰:文选任彦升王文宪集序注引司马云:东陵,陵名,今属济南也。释文阙。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

〔疏〕伯夷殉名,死于首阳之下;盗跖贪利,殒于东陵之上,乃名利所殉不同,其于残伤,未能相异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

〔注〕天下之所惜者,生也。今殉之太甚,俱残其生,则所殉是非,不足复论。

〔疏〕据俗而言,有美有恶;以道观者,何是何非?故盗跖不必非,伯夷岂独是?

〇郭庆藩曰: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九哉?

〔疏〕恶,何也。其所殉名利,则有君子、小人之殊;若残生损性,曾无盗跖、伯夷之异。此盖俗中倒置,非关真极,于何而取君子,于何而辨小人哉?言无别也。

〔释文〕又恶音乌。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崔本无「小人于」三字。、愧同。之行下孟反。注同。冥复音服。从容七容反。吹如字。又昌伪反。字亦作「炊」。

【校记】无,原作「而」。据别本改。骤,原作「聚」。据别本改。原本此下衍「言四人虽复不同」七字,据别本删。慧琳一切经音义,原作「慧林一切音义」。都,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删,据删。知,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正」,据改。言,从王校集释本作「也」。足,南华真经注疏从道藏成疏本、辑要本作「多」,据改。持,南华真经注疏从道藏成疏本作「恃」,据改。虽为,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删二字,据删。非其,王校集释本依正文二字互乙,据改。伪,南华真经注疏从辑要本作「为」,据改。之,南华真经注疏从道藏褚伯秀本、焦竑本补,据补。家,从王校集释本补。走,南华真经注疏从道藏成疏本、辑要本作「是」,据改。辩,王校集释本从世德堂本作「辨」,据改。叠,南华真经注疏从道藏成疏本、辑要本作「结」,据改。 dhv6ddIixrN4HoxAdNqsVqTwYHdw2NiRas3p2j5MIIWSdM4odJjhIAhovO2Wjoq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