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比兴

诗歌中的“比”有如下几种:

第一,比物象物,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如《诗经·卫风·硕人》里描写美人庄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柔荑”是初生的茅草,娇嫩洁白,用于比喻女子之手的洁白整齐。“肤如凝脂”,是说皮肤像凝结的脂肪一样白皙。蝤蛴,是天牛刚刚从卵里孵出的小虫,细嫩白净,形容脖颈之嫩。瓠犀,是葫芦的籽,用来形容佳人牙齿的洁白整齐。“螓首蛾眉”,是说头发梳得很整齐,眉毛像飞蛾的触角一样卷曲修长。这些都是将具体的事物拿来用于比喻庄姜的外在容貌之美。接着,又描写女子的内在气质之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女子笑起来那么甜,目光流转,把女子的灵动之美完全表现了出来。

这种比喻在诗词中经常使用。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中有一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在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中进一步演化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以海喻愁,形成了一个愁满江山的意境。境界扩大了许多,愁也更加具象化。蒋捷的《梅花引·荆溪阻雪》,则把愁比喻成梅花:“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梅花的迎风开放,夜雪的漫空飞舞,一如此刻自己的愁思一般,充盈于整个天地之间。

第二,比物象人,就是把物比成人,用人比拟物。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气寒冷,才知道松柏的与众不同,松柏也因此成为人格的写照。屈原在《离骚》中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高高飞翔的鸟与众不同,不与一般的鸟同群。屈原用鸟来比喻自己的品行高洁,表现出遗世独立的情怀。曹操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所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是先把自己比喻成老马,再点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心曲。

典型的以物象人,是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这首词中,苏轼把自己比喻成孤鸿。古人常用孤鸿来比喻孤独。陈胜少时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把自己比作高飞的鸿雁,而把目光短浅的人比喻成燕雀。阮籍在诗里说:“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是说一个非常孤单的人,没有知己,没有朋友,就如同失群的大雁,深夜在林野之中不肯栖息。飞鸟不愿归巢,既显示出自己的孤独,也宣示着自己的坚持。

苏轼是用孤鸿形容自己的孤独与坚持。“缺月挂疏桐”,缺月就是一轮半月,疏桐是稀稀落落的梧桐,一弯缺月正挂在疏落的梧桐梢头。“漏断人初静”,时间已经非常晚了。在这种幽深凄冷的意境下,苏轼抒发起自己的情感:“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能看到一个孤独的人独自来往,就像形影相吊的孤雁,在渺渺长空里飞翔。

这首词描写得非常凄冷,语气正好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形成鲜明对比。“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是非常明亮的,明月当空照,追求的是开阔的感觉。“孤鸿影”,再加上前面的“幽人”,明显是在写自己的孤独。“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大雁本来是落下来的,突然被惊起,然后往天上飞。飞起来以后,“有恨无人省”,却没有人理解它。每一句都是在写大雁,每一句都是在写自己。“拣尽寒枝不肯栖”,看看这个树枝不愿意落,看看那个树枝不愿意落,最后落到哪儿了呢?“寂寞沙洲冷”,最后落到了一片寂寞凄冷的沙洲荒地上。

这首词的每一句都透着伤感,是苏轼的人生写照。苏轼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反对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上台。司马光认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那就应该和自己同属一个派别。结果苏轼却说,王安石变法也不全错。因此,王安石被贬走了,苏轼也依然没能回朝。他的“拣尽寒枝不肯栖”,是慨叹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人格难以被世俗接纳。苏轼先到黄州待了一段时间,又到惠州待了一段时间,还到儋州待了一段时间,黄州、惠州、儋州就成了他的人生驿站。这里写的“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说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寂寞沙洲冷”,是说宁可落在沙洲上,也要保全人格。“鸿雁”常被比作有理想、有志向的人,但它们的结局,经常让人感到伤感。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是诗人描写自己的人生遭遇和高尚品格之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表达了陆游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他把梅花比喻成自己。“驿外断桥边”,在断桥边一枝梅花孤零零地开;“寂寞开无主”,这个梅花没有主人,暗喻无人关照,无人赏识。“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黄昏的时候,连路人都不来欣赏,已经非常伤感,更何况还要遭受自然界的风吹雨打。“无意苦争春”,梅花静悄悄地开,无意同百花争艳,但百花还来妒忌它。“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却凋零了,和在春泥里面,变成了尘土,但是它的芳香,却依然如故。诗句展现了梅花的坚贞与高洁,也暗示着诗人对高洁理想的执着,即便化为尘土也依然馨香如故。这与于谦《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士人的一种坚持,不能低头,要堂堂正正地做人,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

第三,比物象事。是用事物来暗示、象征一件事情,也是寄托的写法。如《周南·关雎》本来写的是男子对女子的思慕之情,最后的结果是两人结婚了。《毛传》却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说里面寄托了很深的情感,体现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要求,男女相识、成亲,要完全按照礼仪来。即使心里有想法,辗转反侧,也不得违背钟鼓礼乐的规定。《关雎》被列为国风之首,就是因为这首诗能让天下所有夫妇们都品行端正,按照礼义行事。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自叙》中说:

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

诗歌之所以能感人,就在于诗歌的形象鲜明、情感深沉,在于诗歌所蕴含的普遍的人生感慨。能用别人所不能说的话把事情概括清楚,能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把事情叙述明了,能用很朴素的话把深刻的道理挖掘出来,这就是艺术表达。

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孤开的梅花,远看像雪一样,为什么又不是雪呢?因为它散发暗香,香气扑鼻。这有一种人生的体验在里面,梅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诗人借物以寓情,表达的正是自己的心性。

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

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有时候,身世之感也成为诗歌的表达主题,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为什么呢?因为杜甫的诗歌多是在沉郁顿挫中流动着深刻的人生感慨,但这首诗却语言明快。写杜甫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的消息,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就对妻子说,“青春作伴好还乡”,咱们一块儿回家吧!立刻就设计了一条回家的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坐着船顺着三峡一线,然后到襄阳,往北一走就到家乡了。这种心情并不仅在于他对归乡之事的急切期待,更重要的是,这种归乡情感中所寄托的对叛乱平息、国家中兴的殷殷厚望。正因为情深若斯,这首诗才能够感动千千万万的读者。遗憾的是,杜甫终其一生都没能再回到家乡,他在回家路上途经岳阳时就去世了。

虞世南曾写过《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历仕于南朝和北朝,一直都身居清要之职,衣食无忧。他所写的《咏蝉》,便有自己得意的样子:蝉叫得这么响,绝对不是风吹得响,而是蝉本身的叫声就那么响。“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一看就有飞黄腾达的感觉。

骆宾王,少年便是才子,后因为叛臣徐敬业作《讨武曌檄》,被关在了狱中,在监狱里,他听到了蝉的叫声,也借蝉来写自己的身世之感。他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有“行西陆谓之秋” ;“南冠”是《左传》里的典故,楚人钟仪被囚于晋,“南冠而絷” ,后世就用“南冠”来指代囚犯。骆宾王说自己的头发已白,与蝉的玄黑之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露重”,是露水打湿了蝉的双翼,蝉飞不动了,“风多响易沉”,是风太大,蝉的鸣叫声被风声掩盖,沉了下去。蝉的声音很高,却被风声掩盖;蝉的志向高远,却被雨露打湿翅膀。蝉的高洁因失声、困顿而被人忽略、无视。全诗句句写蝉,也是句句在写自己。

李商隐的《蝉》,也很值得品味: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是不吃固体食物的,仅吸风饮露,蝉在叫的时候,没有人理睬,蝉声再高远、再清澈,有什么用?无人倾听,无人理解。那么多蝉叫来叫去,却没有引起任何回响。李商隐也怀才不遇,蹉跎一生。他以此形容自己满腹牢骚却无法向人诉说,无法对人表达,写的也是自己的人生境况。 3GB+agcKr9s+iZxLyBzRjNcMXcbiVEt2ZFJLr9IWwrJm3BMu7hoQbjr+v6jyKP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