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遇到了“投机性谈判”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谈判中有许多圈套,有些圈套隐藏很深,甚至在你觉得双方已达成共识时它才突然“露面”,让你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化为乌有。比如,你和客户敲定了合作流程、售后服务套餐、签约细节、交货周期、付款时间等一系列烦琐事宜,你兴奋地传消息给后方:一切顺利!你甚至开始让后方的同事搜索一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餐厅,准备请客户吃饭。这时,客户突然告诉你,除非你愿意把价格下调20%,否则他不能签约。

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你不能理解,回头一想,才发现从磋商的一开始到适才的几个小时里,你的客户并未就价格这个关键的问题明确地表态,也并未对报价说出“同意”或“不同意”这两个词。当你们就其他的问题事无巨细地沟通和协调时,事实上你陷进了一种成交圈套——你以为对方已经同意了这桩交易,其实关键性的谈判才刚开始。

这种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第一,你是否一厢情愿地认定交易已经确立、谈判只是敲定细节?

第二,你是否被对方语言表达中的某些词语迷惑:很好、能否、应该、很不错等?

成交心切的彼得·哈斯

彼得·哈斯是19世纪欧洲石油业著名的掮客,他帮助雇主与石油产业的各个环节建立联系,从中赚取不菲的佣金。在1886年至1896年,哈斯迎来了自己的事业巅峰期,10年间赚到的钱足以在地中海买下一座岛。这些钱全部是从谈判桌上赚来的,哈斯可谓那个时代最厉害的谈判高手。

但是哈斯也犯过重大而且低级的错误,因此他说:“你不能太心急,不能太天真,不能对交易太狂热,那会让人利用。”有一次,哈斯赶时间从西西里岛坐船去伦敦,那时一周只有一班船,他必须准时回到伦敦向雇主汇报工作结果,重要的是协议得拿回去。他有点着急了,部分放弃了自己的谈判原则,想在两天内和意大利的一家石油商签下合同。当那位石油商像往常一样提出试探性的条件时,哈斯采纳了其中几条听起来没那么过分的条款,拒绝了另一些。他成交心切,希望最好在一天内拿到签字的合同,对方却突然改变了之前的态度。哈斯被晾在了旅馆,他一边受到高规格的饮食接待,一边收到了这位石油商开出的更高的合作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口头传达的,他对此无可奈何。他是一个从不受要挟和被时间绑架的人,于是果断离开旅馆去了码头,登上了返回伦敦的客船。

“谈判大师”的尴尬

作为有名的谈判大师,哈斯一生中遇到过很多尴尬的局面,在西西里岛这次使他终生铭记。后来,哈斯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写下了一段话:“商业谈判就像这艘不知何时才能到港的船一样,陆地尚在遥远的北方,翻滚的乌云和凌厉的飓风随时把船打入海底,舵手却必须像雕塑一样镇定,因为惊慌而急切的船只都已经带着所有的船员沉没了!”

在谈判中,你不仅要熟练地驾驭语言,条理清晰地组织和阐述合作条款,还要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圈套和陷阱。在没有白纸黑字地写下名字、盖上印章之前,所有的承诺都是虚假的,都有可能被一个临时的变化而打断,或者承诺本身就是谈判陷阱的一种—— 它可能是为了诱导你做出一个相应的承诺并且率先兑现,在造成既定事实后又追加有利条件,最大化地实现对方的目标。 世界纷繁复杂,谈判桌绝不是象牙塔,你必须建立防范意识,学习如何洞察和对付这些狡猾的对手,才能实现自己的谈判目标。 LfTPQCsKziM2dzhzxoaHpZvdyRZu9ivlkS3MMms9dJy/fqf739iFArDQLbQQeB1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