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失去机遇是最大的失误

战略与机遇紧密相连,机遇是有战略价值的,所以我们总讲“战略机遇”。做企业必须了解环境,抓住机遇,有清晰的方向和战略,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有一次在香港路演时,一位记者问我:“掌管大企业,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我回答他:“就是看到机遇后抓住它,然后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并且义无反顾地做下去。”但想清楚战略意图,并不等于这件事就有机会,需要我们发现甚至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就要毫不迟疑,果断出手。

故事9 汪庄会谈端出“三盘牛肉”

在建材行业,中国建材重组南方水泥时进行的汪庄会谈几乎人人皆知。2007年的时候,浙江水泥行业成为全国的价格洼地,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几百家水泥厂群雄混战,竞争异常惨烈,行业整体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材准备组建南方水泥,首要的就是争取到浙江水泥公司、三狮水泥公司、虎山水泥公司、尖峰水泥公司四家大企业的支持。

2007年4月的一天,我约了这四家企业的“掌门人”到杭州西湖旁边的汪庄饭店喝茶。我心中十分清楚,中国建材要打造南方水泥,面前的几位缺了谁都不行。这四家公司当时或被其他竞购对手盯着,或在谋求自身改革,说服它们加盟中国建材无异于“虎口拔牙”。我们不得不背水一战,摆下这次违反常规的茶局。喝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深入沟通的过程,我把中国建材的战略、文化,以及重组后给大家的条件都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是和颜悦色地讲,让大家都能听进去。我对他们说,即使你们引入了四个新的战略伙伴,也只是聘请了四个“雇佣军”,还是在打仗,浙江的情况不会好转,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达到市场健康化的目的。

管理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在《定见》一书中有一句名言:“变革,就要端出牛肉。”好处是什么,牛肉是什么,要显而易见。在汪庄会谈的谈判桌上,我就端出了“三盘牛肉”:

·公平合理定价,确保创业者原始投资得到回报。

·给民企创业者留有30%的股份。过去民营企业股权100%是民企老总的,但可能亏损活不下去,加入中国建材后,通过管理整合与企业协同,虽然他们只占30%的股份,但有了利润,实现了利益共享。

·对那些有能力、有业绩、有职业操守的创业者给予充分信任并继续留用,吸引他们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中国建材。

这“三盘牛肉”很受欢迎,后来也成为中国建材推动联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原则。

那天的茶局摆了一整天,最终尖峰水泥的老总退掉了去马来西亚的机票,浙江水泥退掉了意大利公司的定金,虎山水泥拒绝了化工集团,三狮水泥中止了改制计划,四家水泥公司都决定加入中国建材。后来一位原建材局的老领导对我说:“志平,南方这边的人都在传一句话——不能见宋志平,如果见到他,他跟你说20分钟,你就得乖乖跟他走。”我说:“我不是神仙,这些企业家也不是小孩子,给块糖就跟着我走,一定是我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或者说解决了他们心里的问题。”我觉得那么多企业哗啦啦加入我们,原因在于:一是大家本能地愿意联合,恶性竞争让大家苦不堪言,这是个大背景;二是中国建材有合作共赢的格局和胸怀,互利共赢的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三是中国建材有包容的企业文化。

2007年9月26日,南方水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南方水泥成立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门发来贺信:祝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早日实现战略整合的既定目标,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探索新路,为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同志不仅肯定了南方水泥的工作,也为南方水泥乃至中国建材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建材在南方地区原本一两水泥也没有,南方水泥成立后,我们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广西迅速重组300余家企业,成为产能规模突破亿吨、位居行业前列的特大型水泥集团。把那么多所有制成分不同、大小不一的企业整合在一起,需要巨大的整合能力,中国建材做到了,在特定时间里,我们抓住了机会窗口,并把它做成了。

观点9 战略实施要靠抓住机遇

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讲,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样,重要的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有的机遇可能十年甚至百年难遇。因此,企业做什么、何时做非常关键。市场不可能总给我们机会,关键要看机遇来了我们能不能抓住它,抓住了,企业就能发展起来,否则就可能永远失去机会,成为企业最大的失误。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就是一个重压之下与时间赛跑的故事。在最初酝酿联合重组时,我们面临很多质疑:一方面,自身规模不大,刚刚上市就要做大规模重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联合重组那么多企业,我们能不能消化得了,会不会导致“大而不强”。此外,当时认同我们联合重组战略的人不是很多,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

现在回过头来看,假如那时放弃重组,分分钟就能做到,但是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机会。看准了、想通了,就要坚定地前行。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就成了叶公好龙,无法前进。最终,我们选择勇往直前、迎难而上。今天回想整个重组过程,的确像个神话,但却是一件真实的事,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了机会,这是我们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原因。像日本,这几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大企业,就是因为行业大发展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了。

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建材的重组机遇抓得特别好。如果时间再早一些,大家都在建新厂,都想鸡生蛋、蛋生鸡,都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收购谁都不行;如果时间再晚一点儿,让别人收购完了,收购成本就会很高;如果等到以后,行业开始减量发展了,收购一个关张一个,就会非常被动。总的算下来,我们这些年平均每吨水泥的收购成本是375元,现在建造的吨成本是400多元,收购的吨成本也要400多元,所以我们的收购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说,兵贵神速,当机遇来临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跳起来,抓住它。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能跳得起来并且有本事抓住它。我们常说,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就是这个道理。一些企业的问题是平时准备不够,关键时刻跳不起来。也有企业在不是机遇时孤注一掷,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想揽瓷器活儿,得有金刚钻。那些没有战略目标、盲目行动、准备不足的企业,注定会摔跟头。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反映在市场上,好像势如破竹,但那是建立在无数次思考、无数次否定之上的行动和表现。谋定而后动。只有看准了、想通了,我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前行。很多人问我工作之余做什么,我说:“我大多时间在思考。”碰到一件事,我会用很长时间去思考,想不清楚就不会做,但一旦想清楚了、目标明确了,行动就会极其迅速且坚决,绝不拖拉。这也构成了中国建材的行事作风。 bywA7x65jSZ5xmSyPnEt/iffnB+w67gd8wOyXaU2cJkZWdxJ8eVgB3/LtS9xX86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