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想吃“纯天然”粮食?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有很多人喜欢说要吃纯天然的食物,所以那些物种经过改造的,种植过程中用了化肥、农药的粮食,就经常遭到白眼。

但实际上,自从上万年前人类开始农耕起,粮食就不再是纯天然的了。

比如玉米,跟现在的玉米相比,纯天然的远古玉米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征:玉米粒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外皮;每株玉米有很多分杈,每个分杈上都有一个雄蕊和若干个雌蕊(最后变成玉米棒);玉米棒很小。

这三个特征对于远古玉米的繁衍生息很重要。因为玉米粒上有厚厚的外皮,所以在被动物吃了之后,种子不会被消化掉,被排泄出来后还能发芽。一株玉米上有多个雄蕊和若干个雌蕊,保证了总有雌蕊能够成功受粉,也不容易被外来的病虫或者采食的动物“一网打尽”。玉米棒多了,自然每颗就会小。这种特征对于繁衍也具有正面的意义——玉米棒掉在地上,往往只能发出几棵幼苗,因此不会因为养分不足而整体“夭折”。

但这对于人类来说显然不是好事——厚厚的外皮,去掉太麻烦,不去掉又难以消化;玉米棒多而小,采摘起来很不方便。

不过,自然界的物种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远古玉米也不例外。有的突变使它们失去了玉米粒上的厚皮,有的突变使它们的分杈减少,还有的突变使得每株上不再生长那么多玉米棒……对于玉米的繁衍生息而言,这些突变是不利的,对于人类来说却是福音。因此,人类总是选择那些他们喜欢的植株,收集它们的种子以便来年种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选种”,最后人们逐渐培育出了现在我们所常见的玉米。

人类选种的过程就是“驯化”。驯化后的玉米每株通常只有一根玉米棒,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它身上,因此它能长得更大。另外,驯化后的玉米容易采摘,撕开苞叶,里面就是易于食用的玉米粒。

对于人类来说,这实在很完美。但这样的玉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自我繁衍的能力。如果只有一两株玉米,那么雌蕊就很容易错过头顶的花粉(要想成功受粉,只能依靠人类成片的种植)。由于玉米棒上籽粒较多,一根成熟的玉米棒掉在地上,会生出大量的幼苗,幼苗之间争夺养分导致这些幼苗都长不大;幼苗要顺利长大,需要人类将玉米粒按照一定的间隔种下;如果玉米粒被动物吃掉,那么它们会因为没有坚硬外皮的保护而被消化。

成为人类粮食的玉米于是变成了完全不天然的“怪物”。从此它们的繁衍生息只能依靠人类。人类对玉米的驯化,堪称反自然的典型。

上万年前人类把野草驯化成了粮食,但这并非终点——人类对物种的改造,对种植条件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息。在中美洲的古人类遗址上,人们发现了从1厘米长到20厘米长的玉米棒,显示着人类一直在努力。

随着人类的迁徙,玉米从发源地中南美洲扩散到了全世界。为了让玉米适应各地的气候、土壤,抵抗病虫害等,人类又培育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品种。

相对于选种驯化,杂交则可以有目的地把不同品种的优良特性集中到一个品种上,于是新品种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后来的诱导突变育种,则是通过化学试剂、离子辐射等处理,让种子发生随机突变,再挑选出人类喜欢的突变体进行培育。从根本上说,这是传统选种法的人为加速版本。这种加速方法更不天然。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些育种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量优秀品种的诞生,奠定了绿色革命的基础。

相对于古人的驯化和选种,杂交和诱导突变育种都是高效的。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育种提供了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方法,即直接针对目标基因进行操作——可以把其他物种的某个优秀基因转入,也可以加强或者抑制某个特定基因的表达。这种新的方法如此强大,让许多人感到恐惧。比如在西方国家,许多反对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人认为这是做了上帝所做的事情。

在人们还茫然无知的时候,杂交和诱导突变技术就已然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当它们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只看到它们带来的美好结果。至于它们出现的过程,人们无暇顾及,或者没有兴趣去关注。等到后来了解到它们的产生过程,人类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也就顺理成章地将其当作“传统技术”。而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则不同,在人们面对转基因产品之前,关于它们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对于人们来说,它们是陌生的,也是可有可无的,于是“反自然”就成了它们的原罪,尽管人类从数万年前开始农耕时就一直在“反自然”。 +m3Rk0re528hApjt3mt9EwAY4Cqs/fsm6PiV2VbCpGNvdQlktcDWqV5CGqgGll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