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以回答大家对亚历山大的共同疑问来结束本书。
亚历山大到底是为了什么才毅然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远征呢?这是关于亚历山大最单纯的疑问,同时也是最大的疑问。在阿里安的传记中出现过亚历山大的演说,其中有此问题的线索。在印度的希法西斯河畔,当军队拒绝继续前进的时候,亚历山大把部队长们召集起来,讲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鼓舞他们继续远征。然而,这个演说经过阿里安重建,并不是亚历山大演说内容的原样记录。阿里安是罗马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记载不可避免地掺杂有他自己的理解。然而以此为依据,我们还是能够推测亚历山大的目的。
亚历山大在演说中曾这样说过:
与此相关,阿里安在下文中是这样评论的:
这些记述是理解亚历山大内心世界的重要线索。如第八章所述,亚历山大的心性与荷马笔下英雄们的心性是一样的,都以永不磨灭的荣誉作为自身的追求。荣誉常常要与胜利相伴,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在寻找敌人、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以确保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拥有常人难以匹敌的卓越才能,证明他是超越常人的英雄。正是这种追求荣誉的欲望从他的内心中喷涌而出,成为了他征服世界的原动力。
那么,当一切都征服了,没有值得击败的敌人和竞争对手时,又该怎么办?到那时,只有挑战自己,自己打败自己。像这样,挑战和胜利永无止境。其实对他来说,战胜敌人、打败竞争对手,就已经是对自己的挑战。对手是他人,也是他自己。即使是到达了世界的尽头,他可能还会为自己创造出新的、需要征服的世界尽头。不论世界的尽头是真的存在,还是只存在于他的心里,这并不重要,关键是开拓精神永远不会消失,或者应该说是永远不能让它消失。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以特定的目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亚历山大的追求。挑战、胜利,这些本身就是亚历山大的追求。对于一个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这种生活方式更加纯粹的了。然而,为了自己的追求,究竟有多少人丧失了性命,又有多少城市和地区惨遭破坏呢?如果考虑到他引起的牺牲及带来的灾难,是否可以说亚历山大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利己主义者,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呢?
在亚历山大身边,马其顿将士们常常如手足一般跟随着他。这些将士们为什么会忠实地追随他直到最后呢?最简单的答案是: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了。在离祖国数千公里的陌生土地上,除了依靠亚历山大,还能依靠谁呢?离开了亚历山大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没有保障,不服从他就不能安然无恙地回到祖国。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答案:因为亚历山大与士兵们以共同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普通的马其顿人也和亚历山大一样,为追求荣誉而生存。在他们看来,荣誉是只有在战争中获胜才能取得的报酬。为了获得比别人更高的荣誉,就必须取得相应的战绩,因此必须不断地与同伴们竞争。战争中勇敢的人能得到亚历山大的认可,能升迁,获得更高的地位、威信和战利品。为了获得荣誉和威信而无休止地竞争,这是维持马其顿全军士气的机制。亚历山大正是以这种机制统治着军队的上上下下。
换种说法,这其实是名为军队的宫廷社会。就像埃利亚斯的名著《宫廷社会》中描述的那样,在17世纪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形成了以国王为最高点的宫廷秩序,所有的贵族都被编进严格的等级序列之中,被卷入对威信的无休止的竞争中。在这个封闭的世界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逃不过众人之眼,谁都想比别人领先一步,为此展开一场神经高度紧绷的战争。与此相同,马其顿士兵们远离祖国,在远征军这一封闭的世界中,他们围绕着战功与荣誉的争夺,展开了无休止的竞争。在竞争中取胜并提升自己的地位,这才是他们生存的信念,才能保证他们作为亚洲统治者而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没有想过要在这种环境之外的世界里生存。
最后,我们应如何评价作为领袖的亚历山大呢?确实,他是伟大的统帅,具有无与伦比的超凡魅力,释放出强烈而迷人的光彩。但是,他的伟大也被深深地刻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他的英雄气概,是那个人神难分的时代的固有产物。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相信自己是英雄,周围的人才会把他当作英雄来崇拜。有了英雄信仰,才会有亚历山大的超凡魅力与迷人光彩。他作为统帅的非凡天赋,只有在战争胜利就是一切价值源泉的时代,才能得到充分磨炼与发挥。他追求永不磨灭的荣誉、征服世界尽头的心性,也来源于古希腊那种把荣誉当作人生终极目标的价值观。
这样说来,有人可能会觉得是在贬低这位旷世英雄,其实并非如此。不论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束缚。某个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总括了那个时代的价值意识,将其潜在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出来,变成现实。亚历山大追求古代希腊人的价值观,最终达到了极致,取得了空前的成果。这种价值观便是战功与荣誉就是一切的一元价值观。他不仅自己以其作为依据,还把这种价值观灌输给将士们,使将士们接受他的强势领导。他的伟大有一个必备条件,那便是整个时代都一致接受古代战士所特有的价值观。
那么,今天的我们能从亚历山大这个人物身上得到怎样的教训呢?坦率地讲,有这样的领袖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不是从个人好恶方面来说的。亚历山大伟大的终极秘密在于整个社会一元的价值观。即使是在现代,如果处于一个封闭的国家或社会,或者时代朝着一个方向快速滑落的话,像亚历山大那样的强势统治,可能也会发挥出同样的效果。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被掌权者绝对化、视为唯一的价值观,肯定会被灌输到国家、社会的各个角落。实际上,20世纪的人类不是已经多次经历过这样的统治所带来的空前灾难了吗?
笔者想起了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剧本《伽利略传》中的如下的台词:
亚历山大的种种天资和性格,时至今日仍具有非凡的魅力。然而,魅力四射的亚历山大与作为专制君主的亚历山大是不同的。如果理想的世界被定性为多种价值观并存、人类和平共处的话,那么,应该说亚历山大模式的权力是有害的。我们不应一味赞美他的伟大,更应该批判性地重新审视产生他这样的人物所需的社会前提条件,把亚历山大当作伟大的反面教材或许是有益的。21世纪的任务应是以此为基础,探寻符合宽容、共存要求的新领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