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通向罗马的希腊化文化

希腊化的旗手是罗马人

前文提及犍陀罗美术之时,笔者曾指出它受到罗马的影响。希腊文化是向东扩张的,这与位于希腊以西的罗马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若忽视罗马的存在,我们就无法探讨希腊化文化。

公元前146年,巴克特里亚的希腊城市阿伊·哈努姆因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恰巧在这一年,罗马消灭迦太基,同时把希腊变为行省。希腊人在东方的重要根据地消失之时,罗马人却踏上了征服整个地中海的征途,迈出了无法后退的一步。此后,行省希腊的文化传入罗马,以汹涌澎湃的势头流行开来。罗马人如饥似渴地吸收希腊文化的精髓,涉及文学、哲学、辩论术、美术、建筑等众多领域。

亚历山大镶嵌画 骑马的亚历山大和乘坐战车的大流士三世。那不勒斯考古学博物馆藏

以上所述最好的例证之一,就是有名的亚历山大的镶嵌画。这幅精彩的画作描绘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的决战,发现于因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而被掩埋的庞培古城。这幅镶嵌画为什么会出现在庞培古城呢?实际上,镶嵌画的原画是希腊画家费罗萨努斯于公元前300年左右依马其顿国王卡山德的要求绘制的,用于装饰其首都佩拉的王宫。然而,公元前146年,罗马军队在镇压马其顿的叛乱时,洗劫了首都佩拉,带走了数量庞大的战利品,其中就包括这幅画。后来因某些机缘,这幅画在罗马人中广为人知。公元前120年到公元前100年,庞培城的一个被称作法乌诺斯之家的大宅在改建之时,大宅主人引进当时流行的希腊风格,依原画创作了镶嵌画装饰在会客室的地板上。据推测,火山喷发时被埋的庞培城的人口在一万几千到两万人。亚历山大镶嵌画的出现表明希腊化艺术的杰作深受城市富裕阶层的欢迎。

像这样,经由罗马人的摄取,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被移植到广阔的土地上,扎根于整个地中海世界。当然,地中海世界也包括了纳入罗马帝国版图中的西亚和北非,即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域,这都是亚历山大征服过的土地。今天我们在西亚各地看到的古代城市的遗迹大部分都是罗马时代建造的。公元前146年是地中海和中亚地区各自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也是宣告罗马与希腊化文化开始紧密结合的一年。

另一方面,罗马人沿着贯穿红海和波斯湾的海路,不断扩大与印度的贸易。纪元前后,罗马人发现了向东的季风,乘风而行从阿拉伯半岛南岸到达印度西海岸仅用两周时间。罗马人从印度购买香料、宝石、珍珠、象牙、棉布、中国的绢等,而印度则从罗马人手中赚取大量金币。公元1世纪至2世纪,海上航路使得印度与罗马间的贸易繁盛起来。犍陀罗美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迎来了鼎盛的时代。可以说,影响了犍陀罗美术的罗马文化,实际上是向西迂回传播的希腊化文化。

综上所述,罗马人才是希腊文化真正的继承者,也是传播希腊化文化的旗手。

遗赠给罗马的帕加马王国

罗马从希腊化世界继承的遗产中,还有位于小亚细亚西部的繁盛的帕加马王国。这个王国最后的国王阿塔罗斯三世在公元前133年立下遗嘱:无论如何也要将自己的王国毫无保留地遗赠给罗马。

帕加马王国的宙斯大祭坛 众神与巨人族的战斗。女神阿耳忒弥斯与巨人奥托斯的浮雕。帕加马博物馆藏

在此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村子的帕加马,为什么能够成长为希腊化世界中屈指可数的王国?公元前302年,继业将军之一的利西马科斯把他保管在帕加马卫城的九千塔兰特的财宝委托给部下菲来泰罗斯来管理,这也成为帕加马崛起的契机。此后,菲来泰罗斯依附于塞琉古,在塞琉古被暗杀后他虽然依旧承认塞琉古王朝的宗主权,不过另在帕加马确立了统治。其后继者攸美尼斯(一世),于公元前262年击败了塞琉古王朝安条克一世的军队,实现了独立。攸美尼斯重视文化事业,保护学术和艺术,成为哲学家们的资助者。这种文化政策被后来的阿塔罗斯、攸美尼斯二世继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阿塔罗斯于公元前228年登上王位,他采取亲罗马的政策,在希腊化世界逐渐崛起。他以雅典娜女神为守护神,以雅典为榜样,谋求城市与艺术的繁荣发展。

其后的攸美尼斯二世与罗马结成同盟击败塞琉古王朝,依据和约获得了小亚细亚的西半部分。他以丰厚的财力做后盾,积极地推进建筑事业的发展,努力把帕加马建设成壮丽的希腊化王国。帕加马王国的历代国王都清楚,艺术与建筑是表现国家政策和威信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在文化事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海拔三百三十三米的卫城上建造了宫殿、宙斯大祭坛,以及鳞次栉比的神殿、剧场、图书馆和体育场。置身其间仿佛置身于全盛时期的雅典,而登上卫城的顶端则会产生一种超脱人世、向众神的世界迈近一步的感觉。品味这种高度,就能很好地理解国王们要把帕加马建设成为希腊文化新中心的高远志向了。

帕加马王国繁荣的外在条件是和罗马结盟,而为其艺术表现提供内在动机的是打败“野蛮民族”取得的胜利。这些“野蛮民族”是东邻的比提尼亚人以及由欧洲入侵而来的凯尔特人的一支——加拉太人。尤其是加拉太人,他们与塞琉古王朝结成同盟,就是以战胜加拉太人为契机,阿塔罗斯才宣布称王的。

曾经的雅典也因击退了异民族波斯人而开辟了国家繁荣的道路。与此相同,击退“野蛮民族”的胜利,增强了帕加马王国认为自身才是希腊文化守护者的自觉。阿塔罗斯一世在雅典奉纳纪念群像,攸美尼斯二世和阿塔罗斯二世在雅典捐赠列柱馆就是基于这种思想。

如果有文化中心,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周边。这种中心与周边、文明与野蛮,两者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贯串了希腊文化,后来的希腊化文化也继承了这一思维方式,再后来的继任者罗马也是如此。

蔑视东方的目光

如前所述,希腊化概念所包含的最重要问题是:一方面是希腊中心主义,认为希腊文化具有普遍性,是至高无上的;另一方面是蔑视东方的思想,认为古代东方文化是劣质的、野蛮的文化。其实这种价值观并非首先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而是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罗马帝政时期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除了《希腊罗马名人传》以外,还创作了《道德论丛》这一大部头的论说集。在其中,有一篇《论亚历山大的命运和德行》是如此论述的:

他训示希尔卡尼亚人尊重婚姻对双方的约束力,教导阿拉考西亚人耕种土地、栽培作物,说服索格底亚那人奉养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将他们活活饿死,还劝导波斯人不要与父亲的妻室和侍妾产生配偶的关系。多亏了亚历山大将文明的源头活水注入亚洲,荷马的作品成为普通读物,波斯人、苏西安纳人和格德罗西亚人的儿童都学会如何欣赏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亚历山大使整个巴克特里亚和高加索地区,都知道应该尊敬希腊的神明。亚历山大还为野蛮的部落建设了七十多座城市,在亚洲各地任用希腊的官吏,改变了过去未曾开化和有如禽兽的生活方式。

亚历山大深信自己是受神的指派来统治万民的,是全世界的调停者。他把人们的生活样式、习惯、结婚等,像在“亲爱的杯子”中搅拌混合那样,把所有的东西统合为一了。

在普鲁塔克的笔下,亚历山大被描绘成给野蛮的东方带来文明的功臣、文明的使徒,甚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统一者,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罗马帝国统一了地中海世界,给周边“落后”的各民族带去了和平与文明。因此,普鲁塔克赋予亚历山大与“罗马和平”时代相适应的历史意义。近代的希腊化概念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相当于文明中心的希腊、罗马被近代的欧洲替代,而地中海周边的野蛮民族则与沦为殖民地的亚洲、非洲相重合。希腊化的概念在19世纪的欧洲诞生绝非偶然,可以说是与西欧帝国主义列强想要掌控整个地球、移植欧洲文明的思考方式相适应的。像这样,文明的使徒这一古罗马的亚历山大形象在近代复活了,他更是被视为文明开化的旗手,具有融合东西方这一宏大理想的先行者。批判性地对待上述希腊化概念所包含的价值观,是今天亚历山大研究的重要课题。

那么,今后应如何处理希腊化这一概念呢?一种方法是把这一词语单纯作为划分时代的概念,以价值中立的立场来使用。也就是把从亚历山大登场到克娄巴特拉死去的这三百年间视为一个时代,称为希腊化时代,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文化称为希腊化文化,但概念中不包含与希腊、东方相关的价值判断。

然而即使如此使用,也无法从一个概念中完全抹杀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即使不包含价值判断,这一概念依然有希腊文化扩展到东方的时代这样的含义,如果将其剔除的话,希腊化这一概念本身就不成立了。对此,我们应该对包含希腊文化在内的多样文化在亚洲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性研究,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 Cc4l4vodHZp684DKdhXaGO0KhnjsMdVbbulsyyuHJsUb4VVeWTtJasHJfFVhVgs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