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核心观点

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

前些日子,报载两则消息,一则说2005年高考,广东考生在古文翻译中竟有一万多人得零分,一些学生的作文或照抄流行歌曲的歌词,或抄录作文要求说明中的文字,评卷老师唏嘘不已。另一则消息是,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不是中国学生,竟是一支外国留学生队。记者说,国人大跌眼镜。确实,这是国人的一种尴尬,当然也是一种信号。

其实,事情绝非偶然,也绝非个别,汉语教育的被轻慢、汉语水平的下滑已几近趋势,其严重性已不是大跌眼镜的问题,也不是几声唏嘘叹息的问题。问题的表象可以用“外热内冷”来概括。一是外语热,尤其是英语热,而汉语冷。社会上的就业招聘、大学和职称的考级都有英语的要求,中小学还有双语教学的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高,高过了对汉语的要求。现在,世界上的各种声音,尤其是英语的声音在华夏大地都有回响,但是,对汉语呼唤的声音却如此单薄和微弱。二是外国人学汉语热,国人学自己母语的热情却日趋冷淡。据说,全球有3000多万学生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学习汉语,世界上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很有意思的是,我在写拙文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正在播出“超级汉语”节目,几位嘉宾正是在汉语大赛中夺魁的选手。他们用汉语侃侃而谈,并且说,学汉语不是“难”,而是“难免”——学汉语是中国的强盛所引发的必然趋势。外国人学汉语“难免”,国人学汉语却为什么难呢?什么时候,在我们自己的国度里汉语也成为“超级”的呢?新加坡《联合早报》将两条消息合在一起报道,不仅是内容的近似,而是用“冷”与“热”的反差与对比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母语教育究竟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是一种警示!

英语的强势、汉语的落伍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外热内冷”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深刻的时代背景问题,那就是全球化。自从全球化的命题提出以来,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声音都有,但不管你的态度如何,全球化已来到我们中间,全球化已经实际展开。所以,母语教育实质上是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全球化应该是有预设的,全球化的展开引发了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其一,全球化是一个与多样性、多元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在全球化过程中有各种力量的参与,包括处于不同文明中的群体和个体,但是参与的各种力量并不是均衡的。因此,“全球化既可以成为一个宰制性的霸权,也可以创造一个人类生命共同体” [1]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正在成为“宰制性的霸权”,如克鲁克罗所言:英语成了全球经济的语言和国际普通话。这种外来语的强势企图颠覆母语的地位。但是,“全球化不是同质化”,“全球化和地方化是同步的,有全球化就一定有地方化”。 [2]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社会学家彼得 · 伯格有一本书,书名就叫《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事实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毫无个性的普遍主义,而多样性则是人类繁荣的必要条件,文化也正是这样,文化的生存需要语言的多样性。一种语言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某一方面智慧的生长,语言消失了,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消失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丰富多彩。正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与冲突中,我们发现了语言多样化发展的张力。威廉 · 詹姆斯曾说道,没有个人的激情,共同体将是一潭死水;没有共同体的共鸣,个人的激情终将消退寂灭。尽管他说 的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但完全可以引喻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没有 本土化的激情,全球化将是一潭死水;没有全球化的共鸣,本土化的激情终 将消退寂灭。显而易见,加强母语教育正是为了推动民族文化的本土化,而 加强民族文化的本土化,又将推动完整的全球化。当前,那种消退母语、削 弱母语教育的认识与做法,完全是对全球化的片面误读,也完全可能使民族 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寂灭为一潭死水。

其二,全球化引发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全球化的又一重要预设。毋庸讳言,现代是一个普遍化和趋同化的时代,全球化只不过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然而,只要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全球民族,这个过程必然会在全世界引起认同危机和认同追求。这就是为什么‘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话语在这个愈益全球化的世界上看来仍然会保持其重要性(的原因)’。” [3] (括号内容为笔者所加)全球化的进程不是无需认同,而是恰恰需要认同,认同危机和认同追求的存在才可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价值。认同就是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坚守自己;同时,认同也是不断地认识别人、发现别人,进而吸纳别人。因此,在融入多元文化潮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认同追求,就有可能消退自己,甚至丧失自己,同时不能学习别人,也就不能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母语是民族的元素,是文化的符号,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显然,认同母语就是认同民族、认同民族文化,加强母语教育就是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就中华民族来说,加强母语教育,为的是让我们,尤其是让青少年不断地反问自己:在全球化时代,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中国文化在世界多极文化的谱系里有什么价值?中国人在人类发展的坐标里处于何种位置?当然,在提问的时候,必然会涉及母语和母语教育。提问是认同的过程,也是成熟的标志。认同正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的过程。

如此看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母语教育联结着文化认同,联结着文化的本土化。警惕母语的下滑绝不是危言耸听,增强对母语的教育意识,就是对母语的一种支援,甚至是一种捍卫,这也绝不是言过其实。

二、母语的根源性及母语教育的使命

本不想涉及母语的界定,因为,我想什么是母语,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下对母语的定义还有不少的争论,看来,在母语的界定上有一个初步的认同,还是相当重要的。我基本的想法是,首先要搞清楚母语的基本属性,同时要把母语的基本属性与母语的价值区分开来。

1. 根源性:母语的基本属性。《辞海》里注明:“母语,指儿童习得的第一语言,多为本民族或本国语言。”洪宗礼先生主持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组认为:“母语,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语言或某一方言。如果某一民族的标准语是所在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那它就是国语了。” [4] 毋庸置疑,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标准语言、共同使用的语言;而汉语又是在与各少数民族母语的互动中发展、繁荣起来的。强调对汉语这一母语的教育,并不排斥对少数民族母语的教育,更不否定中华民族文化是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决非仅指汉文化。

以上表述中,有两个关键词:第一语言、最初学会。《辞海》里注明:“母,根源,……泛指能有所滋生的事物”,所以,我以为母语的基本属性应是根源性。有人把母语比作酵母、种子,是不无道理的。母语这一根源性的属性,实际上是在向我们宣告如下内容:第一,她向我们宣告,母语是民族文化之源。正是母语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滋生了文化,创造了文化。若要发展民族文化,必要发展母语,加强母语教育。可以这么认为,放弃母语就是消逝和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第二,她向我们宣告,母语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一个民族是依靠她的文化站立起来的,而文化又是在母语中创生的。母语代表着一个民族,象征着一个国家。正因如此,日本著名文化学家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一书中如是说:“放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第三,她向我们宣告,一个民族有应该有根的意识。母语是我们共同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根。记住母语,我们才会有民族记忆、历史记忆,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习得母语,就是获得了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胚胎。第四,她向我们宣告,母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 [5] 。母语是我们存在的精神家园,在“家”里我们才会获得人生关怀,才不会似浮萍四处飘零,才会找到自己和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在根基。母语的根源性向我们宣告了很多,我们倾听她的宣告,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母语。

2. 言说、表达的方式:母语的深层定义。海德格尔对语言有很深刻的见解,他多次说:“语言在生存论及存在论上的根基是言说……”,“言说表出的方式就是语言……言说是生存论上讲的语言”。 [6] 海德格尔其实是在谈论母语,即母语是一个民族言说表出的方式。事实证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言说表出方式,不同的言说表出方式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母语。这是事实,但这一简单的事实几乎不曾被认真思考过。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搞清楚不少问题。一是加强母语教育,是不是只编只教只读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学作品?国外的文学作品能不能进入我们的教材?这样的教材算不算母语教材?这样的教育算不算母语教育?国外的作品通过我们母语的翻译,在保留其本义和风格的同时,已经在用我们的言说方式在表出和传达,显然,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母语教育的畴域。二是加强母语教育,不只是会识字、会写字、会读书、会作文,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言说表出的方式。“在全世界几千种语言当中,汉语是很特殊的一种语言。” [7]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系统在概念与形式上的独一无二。这势必要求我们潜心研究和体验表达的独特性,通过表达方式的体验、把握和运用,真正学会用汉语表达我们的思想。如此看来,在母语教育中要把表达方式的学习和训练提到更高的地位上来。三是要伤害母语,必定伤害母语的表达方式,要颠覆母语的地位必先颠覆它的表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一些网络语言、聊天语言、动漫语言等正在随意地改变着我们母语的表达方式,这些语言追求时尚、新奇、刺激,其间杂糅着奇怪的表述。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母语的规范性,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别让强势外语从改变母语的言说方式上打开颠覆的缺口。

3. 发展自己,丰富人类文化:母语教育的使命。一个民族往往把自己全部的精神生活痕迹都珍藏在语言里,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母语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可以说就是民族本身,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于漪说,母语对外是一道屏障,而对内却是粘合剂。海德格尔说,语词乃供出者,它给我们什么呢?是啊,母语给我们什么呢?母语里充满着人文价值,她给了我们人文教养的尺度,给了我们终极关怀;母语里凝练着传统和历史的精粹,而传统往往是一种力量,她给了我们民族赓续的血脉,给了我们民族的魂魄;母语里蕴藏着智慧,她给了我们流淌着的思想、灵动着的智慧以及快乐、娱悦、幸福的智慧表情。……世界正在关注着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母语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源头和动力。

然而,母语不仅仅是属于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也是属于人类的,她不仅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母语对外是一道屏障,但也应是与人类沟通对话的平台。捍卫母语,就是在捍卫人类文化与文明;加强母语教育,就是在促进人类的进步。这些就是母语教育的崇高使命。

三、关于“认同”的认同及对母语教育的建议

全球化强化着认同的意识。什么是认同?对“认同”首先有一个认同的问题。认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认同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上,认同是人类行为与动力的持久源泉,它坚定了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又从人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派生出生命的意义。在宏观层面,认同是一个更深的个人意义的代码,它将个人与最一般层面的社会意义相联系。” [8] 从这一解读中,我以为可以认同以下一些观点,并由此派生出对母语教育的基本建议。

1. 认同首先是一种定位,为的是获得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在政治学上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国家和民族的定位。而这种定位首先体现在文化认同上,而文化认同又体现在母语的认同上。因此,民族语言一旦消失,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反之,“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借语言教师韩麦尔说的这句话,道出了母语在民族和国家定位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我们自然想到,母语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母语中认识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培育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确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母语教育让学生手握的那把“钥匙”,不断去打开民族文化宝库和人类文明之窗。在任何时候,母语教材建设的这一使命都不能有任何松懈,否则,母语的这种失责其实是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丢失。

这种归属感,在社会学上就是让每个人在社会的共同体和群体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培育起涂尔干称之为的“集体良知”,进而把各个个体凝聚在一起。关照当下的母语教材和母语教育,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开始关注“这一个”,关注“这一个”,为的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但与此同时,也让对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要让学生认同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甚至人类责任感,让责任感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唯此,学生才会真正学会感动和感谢。

2. 认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让学生认识世界和人类。认同始终存在于关系之中,失掉关系就会失掉认同。民族认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不是以排斥外来文化的方式来界定。民族文化应该向所有人类文化开放。用这一观点来审视母语教材和母语教育,就会发现我们的视野还比较狭窄。母语文化是民族的、国家的,也是人类的,民族文化是在与人类文化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对母语的崇拜,理应包含对人类文化的崇拜,包含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接纳。所以要赋予母语整个人类文化的色彩,赋予母语教育世界眼光和全球胸怀。我们不仅要研究本国母语教育的经验,还要研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加强其母语教育的经验,从中获得启发。其实,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得到加强了,才有可能在均势条件下的真正对话。有人说,这种本土与世界的关系,行动上是本土的,而思考是全球的。我们的母语教育不仅要学会母语的思维方式,而且要逐步适应和学会其他语言的思维方式。思维的开放是最广阔的开放,思考着去认同才会有深度。

3. 认同不是目的,认同是为了参与。通过认同,获得归属感,找到自我位置,认清了自己,也发现了别人;认同为的是参与,这种参与是积极的创造过程。用这种认同理念和认同追求去反思母语教材建设和母语教育,其中有两个聚焦点。一是对传统母语教育经验的汲取与创造。我国的母语教育有着非常优秀的传统,累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至今都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不能背对历史,必须继承和弘扬。多读多写,体会汉语的声文之美、形文之美和意义之美。意义之美是一切语种的文学所共同的,形文之美和声文之美则各与其文字的特性紧密相依。汉字比之拼音文字更易于造成多样的形文之美和声文之美。在审美追求上,我们“主张和而不同,差异、对立造成的和谐,是最佳的和谐” [9] 。因此汉语的特性决定着母语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在吟诵与写作中体验、感悟和生成。二是在汲取优秀文化传统中需要进行新的解释。认同不是文化乡愁,也不是怀古复旧,当然更不是倒退,而是在新的起点上迈步。母语教材和母语教育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原义和本义的基础上,赋予传统新的解释,使传统价值成为现代价值。这种积极的参与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放眼全球,不少国家也正用自己的母语和价值来诠释儒家的经典,于是有了所谓“波士顿儒家”等。 [10] 时代的脚步永远是向前的,认同总要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唯此,母语教育才会在深厚的底蕴中透发新的价值气息。

4. 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外来文化的尊重;表现在对民族文化价值的理解,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使用;表现在文化能力的提升,用自己的眼睛去做文化观察,用自己的嘴和笔去表达和传播。文化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始终是我国母语教育的软肋。如果缺乏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分辨,缺乏对新文化的接纳与创造,那么,文化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将会停止发展的脚步。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对母语教育发出了多少信息啊,我们的任务不该是叹息,而应是去建设——面对多元文化,我们不是无能为力的。

[1] 杜维明:《对话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同上。

[3]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选自《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同上。

[7] 王先霈:《国学举要•文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选自《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 王先霈:《国学举要•文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选自《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DNqMEq65U9jtLB1r9CmuVYzKqdQ1gaL0zdqQUu757qfNKEc1z25+uilpRjiOJB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