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叫《定义语文》。
定义语文不仅是界定语文,更重要的是阐释语文、诠释语文,这是一个文化理解过程。理解语文的课程性质,阐发语文的文化意蕴,明晰语文的文化使命。这样的理解不妨叫作断想。
断想绝不是碎片化,虽有点随性,但不失对深度的追求。这是我的表达方式,希图引发阅读的期待。
清楚记得,上小学时,每次新学期开始,第一天,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发新书,那是我最期盼、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刻。我的目光,一定追随着老师捧着一叠新书从走廊走来的身影。有时候,我也承担发新语文书的任务,有说不出的自豪和光荣。书发到手上,迫不及待地从封面,一页一页往下翻看,直看到封底。有时会在某一页、某一课,或某一幅图,目光停留的时间特别长,因为那些文字,那些图片,那些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此时,我没有把新语文书当作课本,而是当作新学期老师赠送给我的礼物,是宝贵的礼物、幸福的礼物。
这是当年我、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心中真实的感受。后来,当了老师,又后来,进了教科研部门,尤其是参与了课程改革,回想儿时的情景,还真有个想法:我们应当把语文课程,把所有课程当作礼物送给学生。有了幸福的礼物,儿童才会有快乐的心情,满怀期待去学习,学习中才会收获幸福的礼物。我想,这应当作为课程理念,作为课程观。这样的课程观是真正来自儿童的。
幸福的礼物,快乐的学习,绝不是对勤奋、刻苦学习态度、精神的否定,也绝不是对课程任务和难度挑战的否定,而是首先激发情感,激发学习欲望,把认知过程优化为温暖的过程。这对儿童学习语文,学习所有课程,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与其说是馈赠,不如说,这是老师和儿童共同创造的。当语文课程、语文学习成为儿童自己参与、研究的过程的时候,幸福的礼物就创造出来了。
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看,语文课程其实是手段,是工具。但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它是特殊的工具,因为语文有其本质属性——文化。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开发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彰显文化特质,用文化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语文的灵性。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承担着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的重任。语文本身就是文化,它是文化的一种形态,而这一形态,荟萃着人类文化的精华,闪烁着人类文化的光彩。语文课程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浸润在文化中,感悟、体验,受到熏陶,得到滋养。不言而喻,文化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所谓语文的回归,实质是文化的回归。当我们在争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时候,只要用文化来观照,就会用文化来平衡工具性与人文性,就会用文化来引领语文课程,自觉地把人文性寓于工具性中,让工具性包孕并彰显人文性。回到文化上去,就是回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上去。于是,关于语文教学的各种不同的主张,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主张;关于语文的一些隐喻,说到底就是文化的阐释与想象。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这一熟知的判断,已形成了共识。熟知并非真知。从熟知走向真知,得在过程中去领悟,内化为自己的观念。
依我看,与生活相等,就是与整个世界相等并相融,语文就是一个偌大的世界。我们常说,把语文当作一个世界;现在应该说,要把世界当作语文。这样的比喻一点都不过分,既是因为世界方方面面的知识、故事,前世今生,古今中外,都在语文里,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怀揣着语文素养,走向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一员,认识世界,热爱生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这一切,又都是从在语文课堂里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看到世界开始的。
这就是语文的意蕴:博大,万千,神秘,美好。没有这种气象,语文就没有视野和胸襟,学生的大视野、大胸怀也就培养不起来。
每个汉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中国的故事。如梁衡先生所言:汉字是母亲微笑的脸庞,是母亲温暖的胸怀,是母亲甜美的乳汁。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之魂、之根、之血脉。语文教学的脉管里要流淌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在语文课堂里应当树起中华民族文化的雕塑。
中国要走向世界,要融入世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语文也要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故事。语文教学,引领学生用汉字、用母语、用中华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让世界在“杏花、春雨、江南”六个字中感受中国的美丽,在“万里长城永不倒”“长江之歌”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感受中国的责任和抱负。
用语文讲述中国的故事,语文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于是一个命题自然摆在我们面前:建设中国品格和风格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国品格、中国风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塑造的,也是东方智慧所凝练而成的。而中国品格、风格,东方智慧,回应着世界文化的潮流,顺应着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向。
倘若,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使命感,语文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定然会形成并得到提升,语文课程的万千气象里一定有中华民族文化之光的闪耀。
从普遍上说,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语)。但丁说过,一个人知识不行,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但一个人道德不行,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旅途中的光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说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这是逻辑的必然。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语文课堂首先是道德课堂。道德课堂,不是只讲道德,而是要在课堂里升腾起道德的太阳,语文教学要有道德意义和生命的成长。同样的,语文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担负着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任务。而这一目的,是通过语文来实现的,这一过程是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自然的、生长的。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尊严,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有知识分子批判的勇气和能力,有知识分子永远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当下,大家都在急切地呼唤:知识分子,你在哪里?教师该怎么应答呢?我想语文教师一定会应答得最为鲜明最为坚定。
语文教育是新母语的教育,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教育,从语文的田野里生长起来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在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这本书四辑的题目连缀起来,就是一个定义语文的逻辑过程:语文、语文教育是专业,应当用专业的眼光看语文,语文、语文教育就获得了建立在专业价值上的专业尊严;语文、语文教育本身有自己的眼睛,它可以开启语文的世界眼光,发现整个生活与世界,专业的眼光与语文的世界眼光相遇,世界就明亮起来;语文之所以是世界,是因为它是由语文人,尤其是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缔造的,教语文的人可以成为名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是种诗的人,而学语文的人——儿童,就是种出来的诗,是一朵朵小花,永远站在春天里。
像斯霞老师那样教语文。斯霞,儿童教育家,她的语文教学的大旗上写着:童心母爱。她用童心母爱诠释了语文,优化了语文,建构了儿童语文。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和名家,首先做个儿童研究者,像斯霞老师那样教语文,首先像斯霞老师有童心母爱。
像李吉林老师那样研究。情境教育的创立,破解了儿童学习和发展是在哪里发生的这一难题,具有国际前瞻性和世界普遍意义。李老师又建构了中国儿童情境学习的范式,把语文教学、整个教育教学聚焦到儿童学习上。这一范式具有中国的品格和风格,已走向世界,与世界展开了深度对话。研究,才会让语文教学改革站到更高的平台上。
像洪宗礼老师那样在语文高地上有建树。洪老师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语文教材编写、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是他的伟大建树。他的语文被称为洪氏语文。一个有作为的语文老师和名家,应当向洪老师致敬,在语文教学的高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像斯霞老师、李吉林老师、洪宗礼老师那样定义语文吧。
概念是人定义的。专家可以定义,教师也可以定义,其实儿童也在定义。定义的过程是参与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
因此,定义语文,让教师和儿童在语文世界里站立起来,闪耀起来。